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庾信作为南北朝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与突出的文学成就成为后世评论的焦点。隋及初唐对侍臣庾信与诗人庾信的背离,开启了后世庾信批评的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2.
庾信是北朝的碑志大家,其创作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北朝碑志创作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在行文体制、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有所发展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后世碑志文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褒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家,王褒的《与周弘让书》是其现存二十五篇散文中最具文学性的一篇。王褒对北周文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正是王褒、庾信等人的到来,才使北周文学的发展出现了蓬勃的生机;王褒的碑铭文,在体制结构上,是对庾信程序化写法的突破,对后世韩愈碑志“一人一样”的写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庾信的由南入北后矛盾创作心态对于更好理解北朝时期由南入北文人创作心态的多重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作者试从庾信的"乡关之思"着手,辅以对庾信人生轨迹的探求,借以来探明庾信入北后矛盾的创作心态,从而发现其创作风格的变化、影响及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所起到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5.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南北赋风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由南入北后写下的文情并茂、高视六代、彪炳千秋的优秀作品。赋中流露出强烈的功业意识和人世精神。从一个方面表明儒家思想文化对庾信辞赋创作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庾信辞赋创作中的儒家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6.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南北赋风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由南入北后写下的文情并茂、高视六代、彪炳千秋的优秀作品。赋中流露出强烈的功业意识和入世精神,从一个方面表明儒家思想文化对庾信辞赋创作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庾信辞赋创作中的儒家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7.
在北周与庾信齐名的王褒,是一个名重当世而后世大大跌落了声誉的诗人。这其间原因却很少有人作过更深层次的探讨。从史论家的评价、文学主流的和文学欣赏的变迁诸方面对王褒文学地位“由显到隐”进行梳理,并对王褒作品在后世遭受冷遇的原因作出较为辩证客观而又合乎情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庾信诗文被后世广为重视的是入北后的悲愤之作,以《哀江南赋》和《拟咏怀》为代表。然而由于过度悲愤,这样的作品在诗歌艺术上却流于贫乏。庾信诗文若从技艺和内容两方面看,明显有着一份对情感宣泄的节制和因此而呈现出的优雅,这在他南朝和入北后的作品中均有体现,这些即是庾信的技艺高超之作。庾信诗文的这一优雅与节制和他作为萧梁宫体诗人的主要代表所接受的严格的宫廷训练以及"言高意远"的文学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庾信后期的人格和文格最易让后世误解和误读.本文将历来庾信研究中的"两格"是非试归纳为五种不同的意见并略加评析.文学是人格的投影,笔者对其争议的焦点"留北他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较少问津的北朝文学与文论领域里,庾信与颜之推是少见的两个大家。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时常谈起庾信,而对颜之推,则较少联系其经历及其全部创作进行较全面的探讨。本文在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的校注基础上,联系南北朝文化实际,以庾信为参照系,试加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庾信《周五声调曲》曲辞形成了以文法、赋法为歌的体式特点。这是其遵守曲辞创作中以数立言规则的结果。以数立言是以五行之数决定诗歌每句采用的字数,首先由谢庄在《宋明堂歌》的祭五帝歌辞中予以实践,并得到后人完善。庾信《周五声调曲》继承前代经验,通过以数立言实现诗体与音乐、政治、天道的统一,最终开创了诗歌新法,为后世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等破体、借体手法遥开先河。这是礼乐影响文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梁园作家群体是汉代文学史上最具活力的创作群体,它的生成依托的是梁孝王雄厚的经济基础、独特的政治地位,以及梁孝王本人对文学的偏爱。他们的创作不仅标志着赋史上第一次咏物赋创作高潮的出现和骚体赋向散体大赋的演进,而且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在汉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梁园作家群体所营造的和谐惬意的文化氛围成为后代文士向往和追求的梦想,对后世文士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庾信是我国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他的诗开唐人诗先河,他的赋堪称"史赋",是继《离骚》之后又一叙事抒情的长篇巨制。庾信诗赋创作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可他的人格却屡遭非议。从人格与创作两方面,客观地看待庾信,从中可以引出思考,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在南朝时期创作了大量宫体诗歌,是宫体诗人的代表。庚信仕西魏后,诗风为之一新,熔南朝的华美绮艳和北朝的刚健老成为一炉,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由于史料缺乏和年代的久远,庾信的诗句在流传中讹误甚多,众说纷纭。本文在比勘众说的基础上,对庾信有关诗歌佚句进行了细致地考证与辨析。  相似文献   

15.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坎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赋作达到了这一文体的最高成就,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咏物写景、吟咏艳情和悲感身世、伤怀故国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诗歌创作素有“集大成”之说,从《诗经》至汉魏六朝之苏李、曹刘、颜谢、徐庾等都给予杜诗的创作以巨大影响。其中,梁--北周的望乡诗人庾信,便是给杜甫的诗创作以深刻影响的人物之一。本文主要是想从杜甫的前期创作中选出几例,来探讨一下杜甫如何继承、发展了庾信文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庾信后期的诗文创作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对南朝文化的反思,有对南方的价值追求、文化信仰的依恋、疑虑与不解。这种文化反思是庾信后期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接受北朝价值趋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寓言文学源远流长,先秦寓言更是寓言文学的摇篮,对后世文学及现今生活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将就先秦寓言的起源与发展、来源以及价值意义进行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庾信、杜甫两位文学巨匠,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之处。本文从史诗性、自传性、创作境界等方面力图揭示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和之美"的音乐审美标准,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和音乐审美的需要,也对后世文学、音乐的创作以及审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