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贪官自首"这4个字,无疑是7月17日~7月19日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重庆400多名官员上腐败预防课课后5人抱钱自首"(重庆晚报)、"重庆5名干部防腐课后自首"(南方都市报)、"涪陵检察院上完预防腐败课5名贪官自首"(羊城晚报)……似乎我们的反腐教育突收奇效,本应从法律上遏制的"腐败问题",依靠一堂道德教育课的感召就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
反腐倡廉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工作目标,越来越多的贪官劣迹暴光于公众视野.贪官暴光体现了政府政务日趋公开、透明,昭示了政府反腐的决心、力度,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硕鼠"们无所遁迹、无法隐形也是大众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体现;此外,贪官暴光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24日<报刊文摘>转载了<一学者与剽窃者的十年较量>.文中说"冯佐哲的书桌上,堆着一撂有关清朝大贪官和砷的书籍,近半人高,书名各异……"此处"一撂"应为"一摞".  相似文献   

4.
李琦 《新闻知识》2008,6(1):12-14
一随着党和国家对社会腐败问题整治的日益深入,反腐倡廉的媒介事件亦成为公共大众传媒极为关注的重点议题。在这些媒体报道中,大部分传媒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既表明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现象的决心和执行力度,亦彰显社会正义对罪恶的胜利,为构建和谐社会践行自己应尽的职责。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其间衍生出来的一类报道——与"女色"极为亲近的"贪官报道"也已成为一些媒体抢夺受众眼球的"杀手锏",从中引发的问题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典型的网络"过激舆论"案例 前段时间,福建、江苏、陕西等多个省份相继发生校园凶杀案后,网络上除同情学生、谴责凶手的舆论外,也产生了一些过激言论.有种言论出自于3月31日的某报.据该报报道,南平市"3·23"的重大校园凶杀案后,南平市下辖的建阳市求知园作文班布置了一篇"选择给郑民生或受难者家长或受害小伙伴写一封信"的作文,一位小朋友在写给郑民生的作文中写道:"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两本不同的期刊上,看到同一署名作者的一篇反腐倡廉文章。原文是这样写的“少数领导干部甚至是位高权重的高级干部,因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行为,成了反腐利剑下的落马贪官。这些落马贪官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或撤职丢官,或锒铛入狱,或饮弹刑场,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教训极为深刻,让人警醒,催人自律。”文中“饮弹刑场”一词,作者咋不仔细辨析,褒贬不分就胡乱地用给了那些贪官了呢?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学过《方志敏烈士的故事》,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下,曾被“百万大洋”悬赏追捕…  相似文献   

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03年是让贪官们心惊肉跳的一年。刘方仁、李嘉廷、程维高、王怀忠、田凤岐……或被开除党籍,或被撤销职务,或上法庭受审,或被中纪委“双规”,有的甚至还被判了很明显,我国政府反腐败的“紧箍咒”越念越紧。若仔细研读这些大小贪官落马的前前后后,你就会发  相似文献   

8.
反腐倡廉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工作目标,越来越多的贪官劣迹暴光于公众视野。贪官暴光体现了政府政务日趋公开、透明,昭示了政府反腐的决心、力度,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硕鼠"们无所遁迹、无法隐形也是大众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体现;此外,贪官暴光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0日22时49分,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由于舞台上燃放烟火引起了一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88人受伤。9.20特大火灾发生后,立刻引起了全国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不久后社会流传并经各类媒体广泛报道,特别是网络媒体风传的"大火烧出亿元贪官"风波,也再次将深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的日历还没翻过几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原副局长就滚鞍落马。贪官那点事,基本上都是非财即色,或者是又财又色。所不同的只是数量多少,仅此而已,整不出啥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贪官最怕媒体曝光。其实,贪官也最喜欢借媒体为自己造势发威。谓予不信,只需翻翻旧报旧刊,就可找到例证。今年一月中旬,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公职。往日他就很善于利用媒体为自己造势:一个项目落成,总要安排下属组织宣传报道;甚至去北京、香港等地招商,也喜欢主动邀请记者一同前往;有时还出钱找媒体作整版的报道。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当政后期,该市一年用于新闻界的“公关”经费达百万元。1994年夏,一家有名的文学期刊刊登长篇报告文学歌颂胡建学“政绩”。三个月后,胡就因受贿罪被捕。上世纪90年代初,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内地居民投资移民人数持续增加,而伴随这股移民潮,一官员与商人非法转移资产出境并外逃不归的现象,引人注意. 目前,有媒体通过梳理近十年来50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外逃"的样本,试图画出一份贪官外逃"路线图",其目的当然不是为贪官外逃做指南,而是希望提醒有关部门如何预防和追逃,以及回应公众的疑惑.  相似文献   

13.
"等钱够花了就收手"——摘自吉林省松原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陈建设的悔过书。贪官陈建设在悔过书中写道:"等钱够花了就收手",这正是陈建设自己"侥幸心理"的大暴露。这里不妨对其中的"等""够""收"3个关键词加以剖析,使大家进一步认清腐败官员的贪婪本质。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格局     
清朝嘉庆皇帝查办大贪官和珅,宣布和珅的第一条罪状,是嘉庆被立为太子的前一天,和珅向他送礼以示拥戴.学者阎崇年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中,为此评价嘉庆皇帝"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南丹黑心矿长及一批贪官被惩治"、"沈阳刘涌被送上断头台"……这些贪赃枉法事件的当事人最终都被绳之以法,新闻舆论监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采写法治新闻的记者,笔者几乎每天都要"泡"在法院里,旁听各种各样的案件,接触各色各样的案件当事人.这些当事人既有利令智昏的大贪官,也有痛失亲人的受害人.  相似文献   

17.
《杨钰莹将为“红楼”献歌/五万块钱唱四首歌》。如果这是一条标题新闻,那么我想很多读者会把“红楼”看做是赖昌星在厦门的那座因“套牢”众多贪官而闻名遐迩的“红楼”。而那“红楼”正是歌星杨钰莹心底的痛,在人前启齿常常表现行很艰难。于是你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杨歌星中了哪门子邪,怎到那个让自己不好意思的地方献歌。但且慢,你错了。请往下读新闻的正文: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00,(11):44-45
贪官档案:欧阳松,男,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市一个贫困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岳阳市某大型企业从事技术工作,80年代初担任该厂厂长.1983年任岳阳市委副书记.1990年任岳阳市常务副市长.1991年5月任岳阳市市长.1994年9月任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1995年5月任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因涉嫌受贿犯罪,1999年7月20日被逮捕.  相似文献   

19.
抓回贪官的难度包括:中国与一些贪官外逃的目的国,仍未签署双边引渡的协议,追缉的成本巨大,有时甚至超过外逃贪官贪污所得;此外,由于权责不清和程序衔接存在漏洞,留下的缝隙也为预防贪官外逃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一些贪官和有劣迹的官员,在网络监督下,原形毕露,纷纷落马.网络监督像一把利剑,高悬在虚拟世界之中,闪动着寒光,随时不知从何处伸出,刺向贪官,刺向劣迹斑斑的官员.因此,网络监督既令贪官胆寒,又让百姓称快,实在不失为一种使吏清官廉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