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媒体急于进行平台化的转移,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寻找落脚点,以捕捉年轻消费者或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却忽略了老年人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体.无论是从市场或是媒体角度,老年广播在当下老龄化社会中拥有更多机遇和创造空间,也面临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老龄化社会大背景下,老龄化的问题反映在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新闻传播领域即表现为老年数字鸿沟的问题.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老年数字鸿沟的现象越加凸显.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社会调查法,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从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老年人对待新媒体技术的认知与态度和媒介生态的角度分析了老年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缓解老年数字鸿沟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与积极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和程度呈现出超乎人们主观想象的快速发展态势.本文针对公共图书馆对老龄化准备不足及人文关怀在其实践领域有所忽视的现象,从政策、制度方面提出富有积极老龄化和人文关怀内涵的建设性设想.  相似文献   

4.
从图书馆的角度关注老龄化问题,采用5WIH方法,提出建立社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6,(Z1):83-84
<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时代的使命,都促进现代城市的飞速扩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改造工程不断地翻新城市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旧城改造、新城开发、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等等大环境,我们档案部门尤其是城建档案馆应当主动承担起保存城市记忆,记录历史变迁的责任,在城市的发展和保护中寻求动态平衡。一、"城市记忆"的概念和现实意义对城市记忆的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答。尽管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释,但是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新闻传媒控制模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这个拥有400万人口、65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国家里,汇聚了中华文化、欧美文化、印度文化和马来文化.多元就意味着"无元",因而有人将新加坡称为文化的边缘地带.[1]意思就是说:从文化上来讲,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归宿点的国家.然而,就是这种本土文化的缺失感培植了新加坡强大的融合力和创造力.自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从"文化边缘"中奋起,积极进行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形成了独有的"亚洲价值观".显然,新加坡是个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社会各方面将因此面临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迅速扩展迫切需要大众传媒改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顺应这一社会变化趋势.从我国电视方面,要深入研究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积极营造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环境.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咨询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角度来看,咨询职业是咨询人员获得的社会角色;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咨询职业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环节;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咨询职业则是咨询人员"扮演"的社会角色,他因此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相似文献   

9.
吕晓峰 《青年记者》2016,(35):125-126
媒介城市的内涵:作为媒介的城市 媒介城市的形成基于两个前提.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为媒介城市的形成打通了技术和信息通道.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化社会是高度依赖技术和技术逻辑的社会形态,技术逻辑的丰富让社会的重要呈现形式——城市,更多地呈现为数据化的实体.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空间”贯通了城市、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新的时代背景,从技术上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从政治上看是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的社会场景,从学理上看是在城镇化大潮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冲突.城市、媒介、人都是特定的时空场域,从时间上看,联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空间上看,既是自然地理空间,也是个体精神空间和社会意义空间.从“空间”角度出发,探索城市与媒介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城市作为媒介纳入媒介学研究视野进行分析研究,是媒介城市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新移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能否顺利的融入到城市生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重点考察社交媒介的使用对"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所带来的影响。基于合肥个案的网络数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城市新移民"群体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交往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王菲 《东南传播》2021,(5):113-116
后疫情时代,"老龄化"和"数字化"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老年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不应该被隔离在数字科技的"围墙"之外,应该实现科技"助"老,而非科技"阻"老.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出发,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可分为设备、情感以及社会融入三个层面,在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下,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问题出现转机,文章就此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充分享受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12.
一、窥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制造 近几年来,"剩女"已经成为街谈巷议、报刊杂志和影视传媒热议的焦点.以此观之,"剩女"既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性别传播问题.但是学界同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剩女"成因的不少,从性别传播角度讨论"剩女"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生产与制造,及其所隐含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却无多.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将可以自主调节生育行为——上海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的举措,被认为可以缓解城市老龄化趋势;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计划生育正从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向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4.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一方面让人们享受到便利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个体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拥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更为严峻.就此,本文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街道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的,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街道.整齐划一的街道会给人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拥有文化底蕴的街道会给城市带来历史内涵的积淀感、而杂乱无章的街道则会降低人们对城市的好感度.可以说,街道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功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人们逐渐忽视对街道的规划设计,街道似乎只是用于交通往来的通道,千篇一律、毫无内涵.本文将从不同地域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当代街道景观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希望能营造一种有文化内涵、互通有无、内外相互的城市街道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6.
袁玲  李杰 《今传媒》2017,25(11)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重要手段.在对外交流中,城市形象宣传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筹码,比起硬实力的展示更容易被社会和广大受众接纳,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城市形象.本文着重从西安城市形象宣传的核心内涵、重点内容、表现形式(媒介语言)等理论角度阐释西安城市形象宣传的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策略,以期对西安城市形象宣传的话语体系构建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从1994年开始步入"老龄国家".在2000年之前,日本媒体调查公司的广播收听率调查的年龄范围不包括60岁以上的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2000年以后,广播收听率调查的60岁年龄限制被取消,从中反映老年受众在媒介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NHK面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从公共广播社会责任"对少数群体的特殊关照"出发,于1989年开播了针对日本老年群体的"广播深夜便"节目,开始了多年来被商业电台冷落的老年受众的"特殊关照"服务.  相似文献   

18.
郭颖 《今传媒》2012,(5):34-35
随着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和分散化,出现了"空巢老人"这一名词,这标志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进入一个新阶段。公共新闻的理念要求传媒人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公共生活。文章通过对《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日报》网络版在2011全年报道的内容分析、讨论不同类型报纸中空巢老人新闻的比例及其特点,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报道空巢老人这一议题上的探索与成绩,也指出了由于社会关注程度的不足以及缺乏年龄分层的敏感,空巢新闻的数量、版面编排、议题设置、写作角度与方法等方面均显薄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作用,协同各方力量,营造和谐老龄化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罗燕 《民生周刊》2021,(7):52-53
与养老事业发展同步,加快发展"银发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根据民政部公布的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老龄化给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很多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成为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方言节目与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立勇 《新闻界》2007,(6):124-125
电视方言节目既有效地表达了多元文化中地方性知识的体系建构,又是分众化的区域文化圈内社会整合、社会教育乃至社会分化的公共领域.因此,无论从愉悦“他者“的角度还是提升“自我“城市文化形象的角度,对方言节目的自我文化身份意识的重塑和提升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