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诗学研究的书斋化、诗歌创作庸俗化的今天,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了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原理》、《中国诗性文化》、《中国诗词之美》四卷本摞于案头,厚实得像一块砖。这也确实是一块砖,构筑作者刘士林教授那美却并不虚幻的“诗性文化”之城的城砖,虽沉默朴素,但很有质感。在诗学研究的书斋化、诗歌创作庸俗化的今天,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相似文献   

3.
周圆圆 《大观周刊》2011,(13):81-82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世俗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主要描述骑士的冒险之旅和典雅爱情来展现骑士精神。骑士精神不仅包括忠诚,谦卑,荣誉,勇敢,热情,谦逊和正直,而且包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冒险的虔诚献身。作为欧洲精神和文化现象,骑士精神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生活的理想方式。作为骑士文学的灵魂,骑士精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篇主要讨论了骑士文学和骑士精神的产生背景,骑士精神的主要特点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对其后文学和其它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阚丹 《出版广角》2016,(20):92-94
德国浪漫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滥觞之地——德国,其浪漫派不仅成员众多、大家云集,而且理论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论德国浪漫派》是陈恕林教授30年德国文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书中表现的创新精神与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格令人敬佩,它弥补了我国在德国浪漫派研究专著方面的不足,对国内德国浪漫派乃至德国文学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留日期间开始思索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通过对当时流行于明治时期日本的进化论、尼采思想以及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接受,认识到精神的价值和文学的力量,最终完成了由"科学者"向"文学者"的转变,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6.
赛门·班布里奇2020年出版的《登山与英国浪漫主义》探讨了英国登山活动的产生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关联,以及其对英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影响。本文认为,该书最显著的特色是从登山这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将浪漫主义者的攀登经历与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相结合,做出了富有洞见的文本分析,既挖掘了登山这个浪漫主义研究鲜少涉及却又非常重要的话题,又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多元阐释,对英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文学领域表现出色,而对于浪漫主义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苏耕欣主编的《英国小说与浪漫主义》对于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有很高的学术信息价值,它深入揭示了浪漫主义小说家在过渡时期经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更迭所带来的不稳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造成小说主人公地位的互换或命运的逆转.该书是一部结构清晰、内容独特新颖、学术价值高、可读性强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8.
王志爱 《大观周刊》2011,(52):239-239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其音乐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审美诉求和审美价值观。本文从音乐的情感态度、文学色彩以及形式美的角度出发,集中阐述了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峰 《报刊之友》2012,(11):147-148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来的文学形式,被认为是最能表达心灵的文学体裁,所谓“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被称作“第七艺术”的电影,其电影语言和创作都与诗歌有着微妙的联系。电影语言的诗性呈现便是诗歌语言和电影语言自身表达的结合,其中景别是导演和摄影师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影修辞和诗性表达的重要手段,而远景和特写这两极景别,在电影中承担着更多隐喻、象征和情感抒发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苏轼仕杭时期的文学,书写了时人的娱乐生活,也展示了自己的娱乐天性。娱乐的精神体现在岁时节日、公私生活和诗词写作里,娱乐活动处处存在,享受轻松、快乐、惬意、自由的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娱乐是杭人生活的核心,苏轼本人在公务之余也充分享受时光。这种娱乐精神的出现,是北宋商业经济的繁荣、享受的时代风气和杭州风雅靡丽的诗性环境共同构建而成的,追逐快乐、享受时光成为太平盛世下的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