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吃多了烧烤容易致癌。烤肉中的致癌物是如何产生的?能否避免或者减少呢? 烤肉中的致癌物有两类:一类叫做“杂环胺”,另一类叫做“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在烤肉中发现的苯并芘是其中著名的一种,也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化学致癌物。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物名单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这一消息打击面实在太大,火腿、培根、腊肉、香肠不让吃还能忍,烧排骨、酱牛肉、烤羊腿也全部"中枪",吃货们纷纷无奈表示:"真的接受不了。"致癌物分类并不依据致癌能力强弱培根、火腿、香肠都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美食,突然变成"致癌物"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中式咸鱼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为1类致癌物,而按照亚洲传统方式制作的腌菜在同一年被判定为2B类致癌  相似文献   

3.
正"我请你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这是著名相声贯口《报菜名》的一小段,听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口水直流的感觉?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菜几乎都成了致癌物,有一些菜的致癌能力堪比砒霜,你还乐得起来吗?最近,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名单上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一时之间,"火腿培根致癌能力如同砒霜"  相似文献   

4.
七月中旬,央视一则"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报道指出,槟榔与口腔癌发病有密切关系,更有专家指出: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央视《新闻30分》的报道指出,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槟榔列入"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致癌原因有两个:第一,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08,(1):45-45
开窗防癌 地面及许多建筑材料都能释放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氡衰变的物质),开窗可使室内空气中的这类致癌物降到最小密度.  相似文献   

6.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7.
癌症的发病原因是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被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癌因素的激活,使细胞开始进行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恶性增殖,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既然细胞癌变是由于DNA损伤造成的,那  相似文献   

8.
健康快递     
矿泉水瓶反复使用可致癌一般矿泉水瓶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制成,含有潜在致癌物乙基己基胺,瓶子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险。每个矿泉水瓶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里面的数字愈  相似文献   

9.
<正>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就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10.
染发与癌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2006年4月16日报道了一位姓韩的中年女性可能因染发致癌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一项对2600人的调查发现,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其中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半数左右。但是只有少数人对染发剂的危害有认识。那么,染发是否有害,致癌的几率有多大?染发与健康的两种结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染发剂可能对人致癌就有很多研究结果,而且引起了广泛争论。如今,这种争论还在继续,但趋向性结论是:染发剂大多含有致癌物,长期使用可能致癌。美国癌症学会最近对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她们患白血病数是未染发妇女的3.8…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或火候超度失误而引起的致癌因素甚多,试举数则如下,以供参考、对照并改进。各种动物肉、鱼类、禽畜等动物蛋白由于火候超度造成烧焦,使其色氨酸容易形成一种强力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如果人们经常食用这种烧焦后的动物蛋白就  相似文献   

12.
DNA加合物研究及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致癌物在生物体内经解毒系统诱导与生物体内的DNA形成加合物, DNA加合物综合反映了生物体对致癌物的暴露、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机体对DNA的修复能力,是致癌物有效作用的量度,与致癌作用直接相关。目前较多用于DNA加合物测定的方法是32P后标记技术。DNA加合物作为一项反映人群暴露于致癌物的指标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鱼与哺乳动物一样可活化致癌物形成DNA加合物,由于解毒系统不完善及DNA修复能力差而对致癌物特别敏感,因此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DNA加合物研究受到重视并且一直引人注目。因此,DNA加合物作为指标用于环境毒理学研究应该大力发展和建立以鱼为模式动物的实验系统来筛选潜在致癌物和检测水环境中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13.
<正>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江浙一带广受欢迎。但我们的先祖在偶然发现酿酒奥秘的同时,恐怕没有想到这种"转化的灵感"不仅带来了厚重的酒香,也带来了一种致癌物,它就是氨基甲酸乙酯(EC)。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风险有多大?201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氨基甲酸乙酯归为2A类致癌物,和丙烯酰胺处于同一组。氨基甲酸乙酯是发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城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美国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空气污染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有550万人因污染而早亡,其中半数在经历最强劲经济增长的中国和印度。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但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远非减寿与癌症。雾霾能破坏人体新陈代谢人们通常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是饮食不健康和缺乏锻炼,然而研究表明,环境问题也  相似文献   

15.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二噁英这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它极容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具有致癌毒性,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人类的子孙后代,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更为可怕的是,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溶解,熔点较高,更极难溶于水,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饮酒致癌的分子机制酒精位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1类致癌物清单上,但饮酒究竟为何会致癌,此前并没有从分子机制上证明两者间的关联。一项新研究首次发现,酒精可以损伤干细胞的DNA,从而提高饮酒者罹患癌症的风险。酒精的初级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小鼠造血干细胞DNA双链断裂。虽然部分DNA断裂后被修复,但是残留损害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们对癌症的观点,被称作致癌基因的某些基因被致癌物(化学物质、阳光和某些病毒)"击中",所造成的损害打破了细胞分裂与细胞静止(或细胞死亡)之间脆弱的平衡。当一个细胞——特别是一个被损害的细胞——开始失去控制地分裂,可能会形成肿瘤。正常情况下,应促使这些细胞自尽。该过程被称作"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不能对多种癌症完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8)
PM2.5是空气污染物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国内外最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它的体积小,成分复杂,和强烈的环境活动,它可以作为一个载体附着化学物质,重金属,细菌,毒素和致癌物进入人体。导致的结果是它会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M2.5中重金属长期积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来源、分配方法、化学形态,检测方法,处理的方式,PM2.5中重金属的分布研究。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云南个旧和宣威是肺癌高发区。云南高发肺癌流行病学、病因学调查研究显示:宣威地区高发人群为农业人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个旧地区则以锡矿矿工人为高发人群,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如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是目前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虽然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许多致癌因素的致癌作用已经得到了确定。本文就传统的和最新发现的致癌因素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