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志》三十七卷,明熊相纂,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刻、有嘉靖间增补叶。半叶九行,行二十三字,注文小字双行,四周单边,版心上镌书名“四川志”,中镌各门名,如“布政司”、“经略”……,版心下镌叶码,上下书口间无鱼尾,仅间以墨线。全书顺序共计一千二百三十二叶,以地支为序,分装成十二册,各再首之卷端下镌阴文册序字。卷首正德戊寅  相似文献   

2.
孝经精义一卷,后录一卷,或问一卷原孝一卷,馀论一卷,清张叙撰,清乾隆四年潞河书院刻本.二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版心下镌"潞河书院". 张叙(1690~)字冰潢,一字寅王,又字凤冈,镇洋人.雍正举人,乾隆时举鸿博,与试未用.所著尚有《易贯》、《诗贯》等.  相似文献   

3.
《尔雅疏》十卷宋邢昺等撰,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每半叶十五行,行二十九至三十一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镌每版字数,下记刻工姓名,中镌"雅疏"及叶码。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生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卒子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  相似文献   

4.
《罗德安先生集》三卷,明罗性著,明隆庆四年罗纨刻本.每半叶十行二十字,左右双边,版心中镌书名,下镌刻工. 罗性明泰和人,字子理,博学有行谊,洪武初举于乡,授德安同知,有善政,坐事谪戌西安,时四方老师宿儒在西安者数十人,吴人奏奕曰:合吾辈所读书,庶几罗先生之半,年十卒.  相似文献   

5.
《古三坟书》三卷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沈斐婺州州学刻本。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镌"墳"或"古"字,又镌叶次、字数,下镌刊工姓名。陸元通、陶日发、宝康题款。《左传·昭公十二年》谓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迄今所知有关《三坟书》的最早记载。《尚书·孔安国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刊《中州集》十卷,首一卷,附《中州乐府》一卷,二十册,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方题“汲古阁”三字。然此本并非汲古阁初印本。扉页题“萃古斋藏板”,且钤长方朱印:“虎邱太子马头萃古斋书坊发兑印”,可知汲古阁所镌《中州集》板片后归于苏州书商钱听默的萃古斋,而重新刷印发行,用纸较为粗劣,与汲古阁印本不同。  相似文献   

7.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刊本《昌黎先生集》一种,计《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外集》一卷。左右双边,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版心白口,单鱼尾,鱼尾下记"韩文几",其下记叶次,下方记刻工姓名。每卷首叶首行题"昌黎先生集卷第几",次行下署"门人李汉编",第三行起低三字  相似文献   

8.
一清末民初《天演论》版本近日在接触《天演论》时,有机会见到它的几个版本,下面逐一列出。1.清光绪二十四年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刻本。封面镌"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刊行",版心镌"慎始基斋丛书",卷末镌"沔阳庐弼校字",十五行三十二字。这是《天演论》最早的版本。2.清光绪二十四年侯官嗜奇精舍据慎始基斋本出了石印本。封面署"光绪戊戌十有一月侯官嗜奇精舍第二次石印本。3.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富文书局石印本。封面署"光绪辛  相似文献   

9.
[乾隆]会昌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戴体仁修吴湘皋等篡清乾隆十五年刻本按:卷数当无“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版心、目录、内容均无卷首之标识。纂者当录为:吴湘皋纂。是志纂修姓氏列吴湘皋为“纂修”,戴体仁《序》云:“修纂则原任江宁溧水知县吴湘皋。”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戴体仁等所作序均为乾隆十六年,记事亦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十七职官第10页)。[道光]会昌县志三十二卷(清)蒋启扬纂修清道光六年刻本按:卷数当另录有:首一卷附一卷。是志纂修人名页之版心有“卷首”字样,凡例也题有卷首;卷三十二之后附…  相似文献   

10.
宋赵汝愚辑,明弘治三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每半叶九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字同,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版心中镌“奏议”及卷次。版框高24.1cm,宽16.1cm。《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诏令奏议著录。  相似文献   

11.
赵阳阳 《图书馆杂志》2012,(4):92-93,95
考察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卷四所载《石墨镌华》题跋,订正叶氏数处失考之论,并考订四库本《石墨镌华》之抄写"底本"为万历初刊本。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藏一部《穆堂诗文钞》,十一卷,四册,书名页题“道光辛巳年镌”、“穆堂诗文钞”、“临川李氏容轩藏板”,卷一卷端著者题“临川李绂巨来著”。卷前分别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宋鸣珂、李宗瀚《序》,乾隆九年(1744)李绂《序》,穆堂居士《自序》,嘉庆二十三年程卓樑《叙》,卷未有嘉庆二十五年李友裢《跋》。  相似文献   

13.
古刻本的版心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指每版四周边栏以内的部分,如元大德年间湖南茶陵东山书院陈子仁刻《梦溪笔谈》,大开本,小版框,别具风格,后人形容此书是“大开本、小版心”;这一版心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版心”概念相仿。然古代用的最多的是另一个“版心”的概念,是指每一雕版正中间不刻正文内容的那一条栏格,它处于雕版的当中,把版面划分为左右两半,故称为“版心”。    相似文献   

14.
晚清耆儒俞曲园生前不仅名播中国,而且声震日本。笔者曾撰文《俞曲园在明治日本》,对曲园老人在世时深受日人崇敬的历史事实作了钩沉。此外,还草成《流入东瀛的俞樾遗札》一文,披露了保存在金泽市常福寺的14通曲园遗札。今复芹献曲园遗稿:《春在堂尺牍七》,以为续篇。《春在堂尺牍七》现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特别资料室,朱丝格稿本,一册,正文三十二叶,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单鱼尾,版心下镌"春在堂写本"。自第二十一叶至末尾混和使用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泰国曼谷(塔瓦苏吉)国家图书馆访书,得睹小说《绣像杨文广征南》一种,兹介绍其书如下:《绣像杨文广征南》,无名氏著,石印本,上海章福记书局刊,刊年未详。书标题为《绘图杨文广征南》,版心题《杨文广征南》。原书4册4卷24回,现存卷一、三、四。开本14.2×9cm,有图,无界,四周单边,半叶20行,行48字。书的详细回目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4):F0002-F0002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唐韩愈撰,宋朱熹考异,集传一卷,宋绍定六年(1233)临江军学刻本。  相似文献   

17.
《台仪辑略》一书,明代以降公私书目多不见著录,仅明末清初常熟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昆山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曾著录此书。钱氏云“《台仪辑略》一卷,述国朝台”,作者阙如;徐氏则云“《台仪辑略》,明许弘纲,一本”。皆语焉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库藏《台仪辑略》一部,著录信息云:“《台仪辑略》一卷,(明)许弘纲订正,明万历四十年刻本。”这部《台仪辑略》不分卷,1叶2面,四周单边栏。叙文,1面竖5行,手写印刻行书,满行11字。叙下落款,钤盖三方印玺,自上而下,依次是“许弘纲印”“庚辰进士”和“大中丞印”。目录与正文,每面长12cm×11cm,竖10行,行16字为主,满行18字,雕版,仿宋楷体大字,说明文字采用小字双行夹注格式。版心,黑色上鱼口,下鱼口以一条满行细横线表示。上鱼口与上边栏之间,刻书名“台仪辑略”,顶格;版心中间近下鱼口约3字处,标叶数,共23叶。《台仪辑略》以都察院职官为本位,先己后他,由内而外,记载都察院日常运行、院官到任、相见及各衙门职官与都察院职官往还仪节等,可补《明史》《大明会典》《宪纲事类》记载之阙。鉴于此书极为稀见,兹整理辑录,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传世的古籍中,偶尔可遇到两种版同而又有差异的本子,或卷数不一,或刻年、刻书人难求一致。细审,其牌记、序跋及署年、卷端撰校人题名,以及部分篇章排列顺序、某些页的文字,都或有不同,但全书视为异版,又不妥。例一、甲梅村集二十卷九行十九字,线黑口,单黑鱼尾,尾下镌“梅村集”。顺治庚子钱谦益序。卷一卷端题:“太仓吴伟业骏公著后学许旭九日顾湄伊人订”。  相似文献   

19.
书籍的版式设计,是对书稿内容各部分排版格式的确定和技术处理。设计的范围,集中在版心,兼顾四周白边的留空,也可以说是版心的设计。画册的版式设计,通常不受版心的约束,可以利用整个版面进行安排,等同于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20.
“胡氏印存残帙”,经折装一册,高33.1cm,宽17cm,印蜕粘贴本,单面,每面二、三、六印不等,计二十面,收印七十六方。各印大概以印面大小为序,朱文、白文错杂。为大兴傅氏旧藏,其装祯仍存傅氏旧式,以花绫衬底,红木为框,前镌“胡氏印存残帙”篆文六字,直书;后镌“华延年室鉴藏”楷书六字,横书。卷前正书“胡氏印存残裹”,分两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