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实验2-5]氯水被分解。 若用MnO_2和浓HCl加热制取的Cl_2制成的氯水,颜色过浅,过一段时间后近似无色。为了使学生看清氯水的浅黄绿色,可用KClO_3与浓HCl不加热制取Cl_2通入水中。 为使学生明显看到氧气泡往上冒,可在盛氯水的烧瓶中事先倒点NaClO(或KClO),演示时再往烧瓶中灌满氯水,再行倒放于盛氯水的大烧杯中,NaClO遇氯水中的HCI,生成HClO,可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围绕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用能否引起氯气中毒的争论,从考察两者混合反应有无碱和氯气生成入手,设计系列实验进行求证;结合理论计算,讨论分析影响氯气逸出浓度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发现,在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的初始阶段有少量氯气逸出,而体系中存在的酸性物质会促进Cl2的生成和逸出;当C2H5OH的氧化产物CH3CHO积累到一定浓度,CH3CHO与Cl2、NaClO在强碱催化下可发生卤仿反应。  相似文献   

3.
一种制饱和氯水的方法新疆乌鲁木齐市矿务局第二中学田秀峰在高一化学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均要用到氯水。而制取氯水时会遇到两个难题:其一因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其二因Cl2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散逸出来污染...  相似文献   

4.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为4~6.5%,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家庭、食品加工行业等卫生消毒,其消毒方法主要有擦拭、喷洒、拖洗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身边的化学"中,要求列举实例说明84消毒液具有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本文通过实验验证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消毒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84消毒液广泛用于餐具、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桔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等,并能杀灭肝炎病毒。为了观察84消毒液在不同浓度下的漂白、消毒杀菌效果,并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我们用爱特福84消毒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6.
氯水与氢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山东省邹县兖州矿务局二中(273500)马玉斌,林曙光在氯水与氢硫酸的反应实验分组准备过程中,会遇到下列不便。氢硫酸不易保存,十分钟内就因氧化而变浑;若每组都配一气体发生装置,让学生临时制备氢硫酸,又显得费事、费时,且偏离了...  相似文献   

7.
高一学生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涉及到使用氯水,有些学校要做卤索性质的学生实验,也会要求制备大量氯水(至少2000 mL),作为实验员如何快速制得体积分数较大氯水(若体积分数小,则学生实验没结束氯水已经分解变质),同时又不使氯气泄露危害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演示现象明显,缩短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时间,我对某些实验采取了一些改进的办法: 一、氯水的光照分解:(高中化学第一册甲种本P28实验2~6按课本上的装置,在课堂上做实验,一要用阳光照射时,装置移动不方便,二是因为所用的氯水浓度比较大(浓度小,效果不好),阳光的照射和温度的影响,会使大量的氯气和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从水槽中逸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以“氯及其化合物性质”为主题的复习中,教师常使用的复习方法是直接回顾知识,轻视了实验展示对学生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素养的提升作用。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疑惑,包括“问题1∶84消毒液1∶30稀释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褪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生的习题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题:若图1中曲线X、Y分别表示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则X为何种溶液?[已知Ka(CH3COOH)>Ka(HClO)]很多教师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NaClO的碱性强,分析时把它看成氢氧化钠,稀释时NaOH的pH变化大,因此NaClO溶液稀释时,pH变化大,因此X是NaClO溶液,但这样的说法很难让学生信服,因为氢氧化钠在稀释的过程中是不能继续电离出OH-,但是ClO-继续稀释时,仍然能继续水解出OH-。其实用平衡常数可以很容易计算出等pH的CH3COONa与NaClO稀释以后,CH3COONa的碱性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1.
1 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以央视新闻"甲流及其预防"的录像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和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经过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问题、归纳等教学环节,在完成NaClO及HClO性质等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科学猜想和实验探究能力.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人教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一册,学生实验四,试图用氯水跟硫化钠反应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但笔者不论使用多大浓度的氯水和硫化钠溶液,均不产生乳白色的单质硫沉淀。为此,我们采用下达实验方法,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3.
按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教材进行《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实验时 ,因装置中盛氯水的烧杯、水槽都是敞口的 ,而溶于水的氯气易挥发 ,所以 2 - 3天内容器中氯气几乎挥发完了 ,这样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不利 ,实验时虽能观察到气泡产生 ,但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加以验证。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改为如下装置 :1 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 (2 5 0mL) ,试管 (约 2 0mL) ,烧杯 ,塑料管 (小孔 ) 2根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药品 :新制的氯水 ,蒸馏水。2 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瓶中加满新制的氯水 ,在试管中加满…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氯水性质的教学中,有两点关注较多,一是氯水的存放时间问题,二是检验氯水的酸性和氧化性的方法问题。基于氯水的不稳定性,理论认为用氯水做实验必须是新制的,久置的氯水不行;氯水既显酸性又显氧化性,于是理论认为向氯水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会有明显的“先变红后褪色”的过程.并可以用此方法来演示验证氯水的酸性和氧化性。下面用实验来检验这两种理论推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中,用氢硫酸加氯水,有单质硫析出,溶液变浑浊,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我改用Na2S溶液代替氢硫酸,把氯水改成用盐酸酸化的氯水,经实践证明有以下几个好处:一、现象更加明显,效果更好。因氢硫酸浓度太小(约0.1mol/L左右),又是弱电解质,单位体积中所含S2-浓度更小。而硫化钠属强电解质,Na2S溶液全部离解,S2-浓度大,所以实验中的浑浊现象非常明显。二、氢硫酸不稳定,不便保存。三、在实验室需用Na2S或FeS等来制取氢硫酸,如果直接用硫化钠溶液,就可以…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卤素置换反应的实验中,需要新制备的饱和氯水,使其分别与澳化物、碘化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备饱和氯水,一般要缓慢地向水中通入氯气,需要时间较长,因为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小,且溶解速度慢,所制得的饱和氯水,如不十分密封,放置一天就会因氯气的挥发而影响实验效果.鉴于此,我做了这样的改进:即将氯气直接通入四氯化碳溶液中,制得氯的四氯化碳溶液.由于氯气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溶解速度快,通入氯气几分钟即可看到无色的四氯化碳由于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不用衬托白纸即可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做同时也使学生们加深了…  相似文献   

17.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由于氯水成分具有多样性,性质具有多重性,故氯水常被喻为氯的知识点的“精髓”.下面从不同角度来认识氯水. 一、氯水的制法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氯水,通常是把氯气通入盛有冷蒸馏水的细口容器(如圆底烧瓶)中制成的.水的量一般占容器容积的一半.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氯水成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敞开式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探究,忽略了新制氯水会飘逸出许多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不但会污染教学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用一次性医用品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实验过程设计 以84消毒液为载体,按照三个问题组的提示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组一]通过课前阅读材料(见附),推测84消毒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验证之。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制氯水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氯气直接通入水中至饱和。因为氯气不能迅速溶解于水,大部分气体逸入空气中,所以利用该方法制取氯水存在一些缺点,如:试剂用量大,耗时长,制得氯水浓度小,有毒的氯气大量逸入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等等。另外现行课本中还没有实验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