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产权模式对家族企业初期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权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文章从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现状及缺陷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虞陶唐 《职业圈》2011,(1):52-53
以产权开放为途径,集中良性资金、选择适合的经营方式、克服企业决策的随意性,达到强化企业的规模性、明晰产权、完善资产管理机制的目的。这是现在众多家族企业打破家族企业规模发展期产权单一局限性,使自身品牌营销能力更具竞争优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尉静 《职业圈》2008,(35):36-37
单一的产权模式对家族企业初期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权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文章从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现状及缺陷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家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必然的.通过论述中国家族企业的特点以及家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管理模式的建议,希望能对家族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作为各国企业组织中的重要形式,对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目前3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企业.随着家族企业的规模扩大,治理成了家族企业继续发展的瓶颈.文章通以真功夫公司这一国内家族企业为案例,对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出现的弊端,主要为股权纠纷进行研究.作者集中梳理了真功夫...  相似文献   

6.
产权不清、公司治理缺位导致的家族企业纠纷正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的"家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家族企业的核心,同时也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以"家文化"组建起来的家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更为复杂. 此时,当"夫妻店""父子店"初具规模,家族企业就得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所有权、公司治理和管理等三个领域的问题,而家文化在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精神建设方面很难跟得上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滞后会严重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家族企业将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的仲继银老师.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但家族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存续时间不够永续,而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更短.文章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就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是以家族血脉为纽带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并非家族血脉不断,企业就能永远蓬勃发展.在大量的家族企业当中,保持富裕状态的很少有超过三代的,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企业分裂,最终走向衰败的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的家族企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政策环境出发,比较研究了不同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发展构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形式保守" "体制落后" "难以适应全球化趋势"……一直以来,家族企业被限定在这样的框框里,而在近些年来却成为企业界、经济学界热议的"关键词",引来诸多业界专家的评论、创业者的效仿、媒体的围观. 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种种研究表明,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在出乎意料地发展、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各个主要股市中,家族企业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那些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家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温和的变革",呈现给世人一副"新面孔",家族企业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如何走出一条良性循环模式?对此,本刊记者约访了著名营销策划人、著名国学企管导师谭小芳.  相似文献   

12.
持续创造社会价值是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家族企业从根本理念上融入社会责任的内涵。因此,形成社会导向的家族企业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以方太集团为例,探讨其社会导向的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这一过程包括领导者价值观明确、企业核心文化涌现、社会导向的家族企业文化确立三个阶段。文章探究出的结论对于指导家族企业实践,帮助家族企业实现基业长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而在江浙等沿海地区比例更高.我国的台湾、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所建立的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地显示出了他们的效率和竞争力.中国的家族企业是在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历经二三十年的发展,很多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瓶颈制约,代际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家族企业传承的概括的基础上,就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主要由家族成员出任的企业。美国学者克林盖克尔西认为,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不是看企业是否以家庭来命名,或者是否有好几位亲属在企业的最高领导机构里,而是看是否有家庭拥有所有权,一般是谁拥有股票以及拥有多少。孙治本学者将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家族企业中,在经营资源已经转向人才、科技、信息等因素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小型家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的挑战将更加艰巨。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小型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解决对策,对于中小型家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度芦 《职业圈》2010,(7):72-73
家族企业是以家族血脉为纽带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并非家族血脉不断,企业就能永远蓬勃发展。在大量的家族企业当中,保持富裕状态的很少有超过三代的,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企业分裂,最终走向衰败的不胜枚举。但是在香港,有一个经历了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成功顶住了各种风雨,不断地长出新的枝叶,开拓出新的根系——这个企业就是闻名华人餐饮界的李锦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日本独具特色的家文化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了日本家文化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从日本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里得到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提出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莫伟 《职业圈》2008,(6):27-29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的家族企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政策环境出发,比较研究了不同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发展构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个成功的商人很难同时做合格父母,一个得父母欢心的孩子也不-定就能成为企业未来的合格管理者.像洛克菲勒那样长盛不衰的家族企业在西方已经不胜枚举,在中国还没有一个王均瑶和陈逸飞"后继无人"的例子却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的家族企业领袖们面对错综复杂的"非常家事"可能还没作好应有的准备.身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创业者,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绩,然而他们的"80后"子女却还没有脱掉独生子女的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