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是目录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表现在体裁品种的多样化、著录项目的丰富化,而且清代的目录学家更多理论意识。在诸多的体裁中,“藏书志”是很重要的一种。乾嘉时期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是这种体制的发端,而这种体制的诸多优点,使得它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很多藏书家承认。到了清末民初藏书家傅增湘手中,“藏书志”的体制更加完善。傅增湘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书志体”做了总结,并且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进行了创新,使得传统的“藏书志”得以成功地转换,为新时代所接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现代目录学与古典目录学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现代目录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功能和现代化书目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论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于商丘的我国著名目录学家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目录学发微》一书中,他对目录学的作用,目录各组成部分关系及目录类例都有独到的见解,其核心部分是对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的吸收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李艳 《文教资料》2012,(8):47-48
《直斋书录解题》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所撰,是私家藏书目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从其图书分类的体系的创新、考镜学术源流、辨别版本真伪等方面探讨它在目录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录学形成于汉代,在宋代基本成熟,郑樵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郑樵的目录学的三个重要学术观点反映了郑樵目录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确立了郑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探讨目录学时代特征是目录学的永恒主题,如何有效地解决数字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查询、开发和应用是当前目录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表现出标准化、共享化和以用户为中心,这就要求将现代目录学原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现代目录学能更好地满足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汪璐辑录振绮堂藏书名家题跋而成的《藏书题识》一书,其内容有如下特点:一、著录版本特征,考订版本阙谬,评判版本优劣;二、考述书籍流传始末及得书经过;三、详述校勘之粗精;四、著录书林掌故;五、考证史实,类同学术笔记;六、概述书旨,提要内容。《藏书题识》是研究清代目录学发展和振绮堂早期藏书、清代藏书楼史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目录学研究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录学研究方法和目录学史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不紧密,削弱了其"致用"的功能;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导致目录学的"恋母情结"不易消解;目录学视野局限,使得目录学研究的末涉领域得不到开发等。未来我国目录学发展主要有整体化、科学化综合化和数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孔子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目录学历史渊远流长,可以说它是伴随着文献的产生而产生的。孔子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目录学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10.
简评刘氏父子、郑樵、章学诚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刘向父子、郑樵、章学诚三家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概述和简要的评论 ,并简略地阐述了他们对当代目录学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