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企业公益慈善活动与商业广告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笔者认为,企业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的种种公益慈善活动,同企业的其它经营活动一样,具有企业自身的功利追求.企业公益慈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一种更为高明、更加艺术的商业广告,其本质是企业商业广告和品牌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2.
广播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舆论引导作用越发凸现,尤其在宣传慈善公益事业方面,已担负起了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笔者从近几年来我国涌现和迅速发展起来的慈善公益类广播节目及自己所在电台近年来做的慈善公益类节目中总结出:宣传慈善公益事业已成为广播媒体彰显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主流媒体是公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佛山传媒充分发挥媒体影响力和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实践,牵头举办“行通济——元宵慈善文化人人行”等系列活动,创新探索出以各方互动为纽带的弘扬公益慈善新模式,成为佛山城市现代公益慈善的倡导者、推动者、示范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国经营性出版社没有停留于经济利益的追逐,而是通过慈善义卖、慈善捐赠、公益出版等方式主动参与慈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提升了出版社的知名度、美誉度,如何优化这些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章从互利共赢的视角提出了出版社优化慈善公益活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勇 《声屏世界》2007,(12):13-14
当新一轮电视真人秀节目又开始肆意炒作、方言栏目剧遍地开花、电视民生新闻热火朝天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一系列电视公益慈善活动恰似一缕清风悄然而至,并以其“致力于维护公众利益,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理念,在不断整合资源、丰富电视荧屏、彰显媒体文化功能的同时,使电视媒体的喉舌功能得以实现新突破,在全社会最广泛人群中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从而有力提升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电视公益慈善活动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品牌建设中内容和路径创新的一大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趋同,电视媒体的竞争环境已经日趋激烈,几近白热化。2007,当新一轮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全面启动,方言栏目剧遍地开花,电视民生新闻热火朝天时,我们却欣喜发现一系列电视公益慈善活动恰似一缕清风,正悄然而至,并以其“致力于维护公众利益,提供优质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7.
市民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求助急难事纳入报道范围,处于辉煌时期的市民报,纷纷开专栏设专职记者和独立部门。借助市民报的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公益慈善报道在大病救助、助学助老等方面,承担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人手一份市民报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市民报公益慈善报道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压缩报道内容,延长相应专栏周期,有撤并了相关部门。市民报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打通实现公益慈善的"断头路",增强报道的渗透力和效果;市民报还应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紧扣时代主旋律权威发声,在公益慈善报道深度上下功夫,提高在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民间公益缺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到来进一步推动官办公益向民间公益,机构公益向人人公益转型,互联网颠覆计划慈善的旧思维,从慈善理念、参与形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腾讯公益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慈善组织媒介管理是慈善组织实现自身功能、应对社会信任危机和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需要。慈善组织必须理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理清慈善组织与媒介、社会和社会舆论的关系,不断推进慈善组织媒介管理,在多元化慈善项目的实施中实现慈善组织公益慈善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汪文 《新闻实践》2011,(8):11-12
新闻为民,是媒体的天然职责。而这一点,在媒体参与、组织、引导的各类慈善活动中,体现得尤为鲜明、直观。慈善活动中,媒体有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发挥媒体,尤其是党报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是媒体责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2012,(3):40
编者按:慈善与公益的概念和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慈善新闻成为热点、吸引人的目光更是始于近年,因此,从认识、操作到规范传播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是慈善事业、慈善  相似文献   

12.
李晓彦  于晓娟 《新闻传播》2014,(3):102-103,106
在强有力的国家号召和政策导向下,2004年至今,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所主导的信息不公开以及缺乏与社会沟通的品牌意识等原因,使其屡屡遭遇信用危机,而这种信用危机正是慈善公益组织缺乏品牌建设意识的结果表现。在当今整合营销传播的大环境下,慈善公益组织要想自身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感召和影响他人,就必须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建设公益品牌形象,以此来实现其相应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谁曾想,2011年下半年,两名少女的一组微博,仿佛蝴蝶扇动的翅膀,几乎扇灭了官办慈善业,扇出了公民为主体的一个新公益时代.公益与慈善,往往联袂而出,不少人以为是相同概念.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慈善事业,是指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其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慈善事业常常采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这类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团体和工作机构统称为慈善团体.而公益事业是指为了公众利益而举办的各类事业.环保、卫生、文教、体育等皆可纳入其中.由此可见,公益包括的范围要大得多,慈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乔占军 《新闻界》2013,(11):55-57
近年来一系列负面慈善事件的发生,导致我国慈善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网络公益传播作为获取公众支持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塑造慈善文化,是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从网站、网络公益广告、博客等三个方面构建网络公益传播策略体系,以改善慈善组织形象,进而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高红樱 《声屏世界》2007,(10):66-66
2007年初始,慈善、公益在中国仿佛一夜之间在各大媒体变成了一种时尚。先是中央电视台二套的“春暖2007”24小时连续滚动播出,之后是民政部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于2007年3月18日正式揭晓,后来是各类公益晚会陆续登场,令人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6.
媒体是公益慈善活动的放大器,也是慈善精神的引领者,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不仅仅是宣传者、报道者、传播者,更应是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秦皇岛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之一,以成立"晚报爱心基金"为标志,凝聚爱心资源,在努力打造媒体慈善救助品牌、在公益性慈善活动的组织宣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展现了媒体的民生情怀,对于有效引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全社会热衷于慈善救助的大背景下,媒体也投身于慈善救助这一洪流中,成为我国救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媒体慈善救助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说,一些受助者形成了救助依赖,一些受助者缺乏感恩之心,使捐助者爱心受挫……如何在慈善救助中避免这些不和谐现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12,(25):46-47
日前,《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颁布,对于推动中国的宗教慈善是一个重要信号。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个文件解答了"让不让宗教做慈善"的疑问。  相似文献   

19.
“陈忠慈善工作室”积极打造自身公益IP,陆续策划实施了几十项公益慈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依托温州都市报这一平台的传播力,提升了工作室及其公益项目的影响力、知名度,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创新了社会公益模式,为主流媒体参与慈善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2011年开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慈善公益领域,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两个公益项目.在此期间,我开始以一个公众人物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身份的完全置换,令我意外获取一名被采访者的具体体验,从而可以窥见我们媒体记者在公慈善益报道领域中一些不足或者有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