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布莱尔已经失去了激流勇退的最佳时机。在内外“逼宫”的时候,“自我肯定”的性格也许会让他坚持到最后一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3.
石美 《报刊之友》2002,(4):50-50
我对足球是真爱。我对载有足球信息的报纸也是真爱。第十七届世界杯落幕了,我对表现不佳的中国足球仍一如既往地爱,可对报纸上某些报道的爱却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4.
同桌     
我的同桌故事多,我的同桌真快乐。可不是,每天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每天都吃了“开心果”似的。他喜欢唱歌,是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每天都搅得我心神不定。可当我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记事本时,才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那么疯狂。他把许多歌词改了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他这样锻炼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尤其是他的一句“我喜欢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让我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原来他和其他歌迷不一样。他在狂热中没忘记自己是谁。从那以后,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听他唱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和他接触多了,…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07,(8):35-35
这好像是一首网上的小诗,诗的名字就是“我不爱你,但我不拒绝与你调情”。真的,从改革开放后,人们似乎一下子知道真爱是个什么东西了似的,疯狂寻找,然后不顾一切地去爱。然而,经历了动情之痛,人们忽然发现,很多曾经为之赴汤蹈火的爱情,后来认真看时,却是一堆牛屎。不用自己后悔,别人的教训还不够惨烈吗?所以男人女人都学聪明了或者是狡猾了,谁还会把一次艳遇演绎成恐怖的外遇呢?  相似文献   

6.
太阳很快乐     
上周做家教,辅导孩子看图作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就一幅图写五句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太阳很快乐。”那幅图上,鸟儿在鸣唱,猴子在蹦跳,鱼儿在戏水,孩子们在打闹。如果我是太阳公公,我也会因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快乐。我当时夸赞他:“好好努力,你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我喜欢你的‘太阳很快乐’。”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作文觉得疲劳时,就顺手翻翻书,随意浏览,这样转移了注意力,脑子得到了休息,同时又积累了知识。文艺鉴赏也是鲁迅的一种“休息”方式,他很喜欢参观字画展览。他幼年就爱在课余临摹小说绣像,一直到晚年,仍然喜欢大量搜罗并介  相似文献   

8.
爱足球爱世界杯,这不需要理由,全世界都狂热。但在电视录播现场,有观众居然高喊“我们喜欢主持人!”,这样的情形倒非常少见。6月24日晚上,在看央视5频道“豪门盛宴”时,我却见到了这种极其难见的情景:当一向以稳重大方著称的节目主持人张斌问候在座的现场观众时,观众席上却唰地  相似文献   

9.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11,(3):61-62
10多年前,他身家数百万元,是当地利税大户,而她刚从农村进城,儿子被前夫带走了,自己靠打零工维生。他对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她大惊:“我配不上你,你太有钱了。”他就笑:“这好办,想发财不容易,想变成穷光蛋很容易。”为了爱,他果然将财产变卖一空,随她回到大巴山深处;栽树放羊、男耕女织,过上。神雕侠侣”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很喜欢读新华每日电讯的“人物故事版”,常常刊登二、三则或三、四则人物故事,其实就是新闻里的人物通讯作品,因为所报道的人与事很使人感动,所以每次读到此版都会细看。如1月4日整版刊登了三篇通讯,一为“上海女人傅佩娣卖掉房子救前夫”,这已是最近上海几乎家喻户晓的事情,再读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此稿,仍然深深地被感动。二为“独臂英雄的妻子这样伴他20年——丁晓兵妻子的苦辣酸甜”,各报几乎都转登,这也是最近中央推出的一个英雄人物,20年前在执行重要军事任务中失去一条胳臂,难能可贵的是20年来,他仍坚持在部队,并用一只手臂与爱国爱军之…  相似文献   

12.
声屏博客     
《声屏世界》2007,(8):12-12
一位同事颇有感慨地说:我们上班时似乎总是“面色凝重”。乍一听,一笑,再一想,心里一沉。面色凝重,表示他紧张,不轻松,甚至带着几分忧愁。新闻工作其实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很容易产生成就感的工作,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新闻工作而加入这个团队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每天还会“面色凝重”?我想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自己的心态和工作环境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古文观止》上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这是人们都很熟悉的故事。那个左师触龙,可以说是心理学大师,宣传能手。赵太后在盛怒中甚至说:“谁敢再提长安君为质的事,奶奶就要吐他一脸唾沫!”朝臣们战战兢兢,那里还敢多言。可是这位左师还是去了。他蹒跚而行,先是问寒问暖,家长里短,把个赵太后的满脸怒火一步步化解;然后循序渐进,从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谈到真爱和假爱,引起赵太后的情感共鸣;然后进入正题,讲  相似文献   

14.
在报社风华正茂的记者群中,张凯林不很显眼:1.65米的个子,相貌平平。一经接触,你便会感到他的谦虚和诚恳。他的文字、摄影作品,和他的人一样,质朴无华。他似乎缺少当代青年那种“指点激扬”的冲劲,总是爱悄悄地琢磨,不轻易开口。但他一旦“开动”起来,你便会惊异他敏捷的思路和不竭的工作热情。无论外出采访,还是去暗室冲片、到编辑部发稿,他总是脚步匆匆,一溜小跑。那步态,会使你与那部外国动画片产生联想。难怪,有人把“蓝精灵”的雅号赠给了他。  相似文献   

15.
王朔爱方枪枪犹如爱自己,有某种自我暴露的味道。但张元爱方枪枪犹如溺爱女儿,既不舍得完全丢弃她身上的“狠劲”,又怜惜地让她的“异常”尽量弱化为某种无伤大雅的淘气和顽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先说三个段子吧!寒假和老友们在餐厅吃饭。席间曾经的同桌突然问我,"你喜欢柴静,还是间丘露薇?"我也想没想就说,"都不喜欢!"喜欢是轻微的狂热。而任何程度的狂热都令自我迷失。期末复习备考时,教学楼的自习室永远供不应求。我站在楼道的拐角处,摇头晃脑地背《荷马史诗》的叙事特点。忽然,头顶不远处传来一男一女的声音。男同学:"你是学新闻的,你觉得柴  相似文献   

17.
不为所惑     
沈阳军区某部政委张云林爱念他的“新闻经”。经过他传经的报道人员,像重新发现了自我一样,在新闻路上走出了劲头,也使该部的新闻报道工作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06,(45):12-13
还记得你为他激动颤栗的那些日子吗?吃不下,睡不着,担心自己晚1分钟就会永远失去他,忍不住要向朋友们倾诉你和他的故事,世界因你们而存在。哈,那段又酸又甜的燃情岁月……现在,他是你的了,而你们的生活却像一个失去水分的苹果,你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滋味。这并不是因为你们之间已经没有爱,而是你们的激情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挥发了。当最初的“激情”退却以后,又有多少人懂得怎样去面对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的生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她是水瓶座的女人,事事要求完美,感情里更是容不得一点儿瑕疵和裂痕。看似很洒脱,其实特在乎别人的眼光,喜欢自己和自己较劲。所以才导致了别人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20.
任光前 《大观周刊》2012,(28):28-28
本文主要从电影细节着手,写出了人间的亲情真爱,让人们对亲情真爱去深刻反思,别让失去了才知道真的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