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温馨进餐点     
赵彦峰 《山东教育》2011,(33):25-27
有位专家说:"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可见吃是何等重要。我园把进餐点环节的教育价值定位为"温馨",而"温馨"是指一种温暖、惬意、其乐融融的氛围。在托班我们重在营造宽松、随意的家的氛围,让幼儿在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谈起教育,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的教育画面。于我而言,提及教育,心头常常浮现的是《论语》里面的一段话。孔子问子路、曾皙等几个学生的志向,子路等人说的都是远大的政治抱负,只有曾皙独辟蹊径,说的是师生其乐融融、共同出游的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于暮春时节,师生同赏风景,游泳健身,吟诗抒怀,交流探讨,风和日丽,沉吟流连。真是充满诗意的教育画卷!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了一种新德育观。广义的解读是创设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回归本真的健康教育环境,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文化氛围,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下面我就围绕"和谐"开展班主任工作方面谈几点体会。一、人与环境的和谐我们学校是花园式、园林式的国际生态学校,校园内可见鱼游,可听鸟鸣,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有了和谐的大育人环境,如何营造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呢?将教室布置得温馨,让学生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黄丽芳 《辅导员》2014,(15):22-23
<正>"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了一种新德育观。广义的解读是创设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回归本真的健康教育环境,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文化氛围,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下面我就围绕"和谐"开展班主任工作方面谈几点体会。一、人与环境的和谐我们学校是花园式、园林式的国际生态学校,校园内可见鱼游,可听鸟鸣,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有了和谐的大育人环境,如何营造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呢?将教室布置得温馨,让学生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刘贵发 《青海教育》2009,(12):52-53
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温馨课堂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培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温馨课堂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郝振华 《考试周刊》2014,(16):23-24
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一种以师生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营造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文章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14,(1):36-37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教育行为是温暖的、慈爱的,给孩子的成长以充分的空间,对孩子能够多理解、多支持,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享受自己的权利,这样的家庭氛围温馨和谐。生活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情绪大多会比较积极,心理上感觉温暖和安全。就如何营造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这个话题,我们走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一起来分享部分家长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杀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预防大学生自杀要加强大学生成"人"教育;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组建温馨家庭环境;健全大学生自杀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9.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位于闻名全国的华西村之南,办学历史已超百年。学校以"让每一个人都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靓校,文化润校"为办校目标,着力培育陆小"个性化教育"与"写字教育"品牌,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理论是以哲学、社会学为理论依据,在生活教育和民主教育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他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和谐教育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目标,"推动中国普及教育"的和谐教育制度;主张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学做合一;建立"民主平等、民主合理"的各种关系,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曾礼赞过这样一副在理想教育状态下和谐的生活模式:"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术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也是如此的动人心弦.当社会的发展已从农业、工业文明质迁为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作为思潮先锋的政治教学该如何"活化",以使"江山"摇曳多姿?笔者认为政治教学生态化将是我们最理想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正让课堂绽放生活的光彩,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放飞的殿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数学教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学习与反思、挑战与超越之后,我终于揭开了理想数学教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在经历与探索中完成知识的构建,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真谛。一、营造温馨课堂"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易经》上讲 :“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精神文明。《辞海》解释说 ,“人文”今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那么 ,“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它是指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 ,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社会普遍的关怀之情和慈爱之心 ,有利于人生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一、简单回顾在西方…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管理应摒弃传统的控制人的管理模式,从课程实施和班级建设两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温馨管理"。通过"导学式"、"体艺2+1"、科技教育三大特色教学,彰显"温馨管理"的智慧;立足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温馨管理"考核。由此,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从社会学角度看,家庭教育史是人类从自然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实现人类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从教学角度看,家庭教育对于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全面的作用。《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指导家长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学会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色教育"是一种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如果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坚持"绿色教育"的理念,倡导"生命因欣赏而美丽、氛围因宽容而和谐、责任因自主而生成",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准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制度管理为手段,就能使全体教师在一种心态平和、情感融洽的环境中积极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学习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成龙 《中国教师》2008,(20):21-23
<正>《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商务印书馆)这样解释"和谐"一词:"配合得适当。"可以这么说,"和谐"状态是诸事物生存和发展的至高境界。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构建和谐语文,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倾力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和谐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促进人、发展人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的和谐观至少应该体现在语和文、师和生、师生和文本、师生和生活四个层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情感非常丰富,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我们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怎样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呢?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不仅在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境因素的改善,更是对教育中的人的重视,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中的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的深深关切,是和谐教育的核心理念所在。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严慈、严谨、严格"的教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缓慢地发展,墨家教育思想中"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人人可教"、"述而作"、"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