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言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运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样式,这一节目形式在不同的地方电视台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但是方言电视节目一直以来也颇受争议。使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一直以来广受受众的欢迎,但是方言播报在受到受众肯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隐患。本文主要就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彦 《声屏世界》2007,(8):13-14
方言新闻是用方言来播报新闻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如今打开电视,在许多区域电视台的节目里能听到满耳乡音,粤语、湖南语、四川话……南腔北调各地方言纷纷登上了电视舞台,方言新闻成为新时代的受众新宠。  相似文献   

3.
方言播报新闻高收视率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因收视率较高,各地方电台竞相效仿。本文就其高收视率冷静思考的角度, 从收视率本身遭遇的质疑、方言播报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新闻本土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播报方言新闻应把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播报先是在文艺娱乐、经济生活以及服务类节目中盛行, 现在又推进到新闻节目。据了解, 用方言播报的电视新闻节目全国不下50个,以地方台为主。观众、学者乃至主管部门对此褒贬不一。本人认为,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在积极提倡普通话的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方言电视节目,主要指栏目化的情景系列单元剧和用方言播报的新闻或以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的谈话节目两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7.
魏刚 《今传媒》2014,(7):133-134
如今,方言节目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极具特色的个性播报使得地域文化不断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更加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显现。本文以方言节目为例,对方言播报这种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方言新闻是对民生新闻的小众化拓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方言播报新闻,它更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家常化和讲述的故事化.方言新闻将"可能成为受众的人"定位为本地观众中的普通市民.他们选择收看方言新闻节目不仅在于想知道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更多的是文化认同和民俗认可.方言新闻也面对许多问题,如同质化、克隆风乃至媚俗、琐碎等,受众多局限于本地居民.  相似文献   

9.
程源源 《视听界》2005,(4):56-57
方言电视新闻绝不仅仅意味着“用方言播报新闻”,方言不是吸引眼球的花哨“包装纸”,而是一张意蕴丰富的地域“文化牌”。打造方言电视新闻的精品就应当在其各个组成环节都体现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11.
李文静 《青年记者》2007,(24):57-58
近年来媒体上陆续出现了一阵“新风”:电视台以方言作为工作语言主持娱乐节目,用方言播报新闻、播出用方言译制的外国影片等等。 在方言节目火热登台的同时,关于方言电视节目是否能登大雅之堂、是否挤占普通话的空间等的争论也没有停过。  相似文献   

12.
孙玉凤 《新闻知识》2012,(2):104-106
当今,方言版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电视节目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具体表现为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版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武汉媒体方言栏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方言电视节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由于采用方言播报这一特殊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因使用方言而颇受争议。本文试图探寻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全面正确看待方言节目,并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回应特殊受众的需求 近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方言类节目,地方媒体中出现了“方言的群体亮相”,有用方言播报新闻的,有用方言主持娱乐节目的,也有用方言演绎电视剧情的,收视率都异常火爆。一些电视台方言栏目主持人的选拔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相似文献   

15.
王春丽 《新闻爱好者》2011,(17):101-102
方言新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方言播报新闻,目前,各地方言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川话、杭州话、河南话、湖南话、闽南话……纷纷展现在荧屏中,方言新闻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陈飞 《新闻实践》2006,(5):42-42
尽管方言新闻目前风头正劲, 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并且为电视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其本身所存在的种种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一、用方言播报新闻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多种方言并存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17.
郑继侨 《声屏世界》2008,(11):53-53
电视方言节目因为目标受众是平民百姓,报道内容关注民生,节目包装带有亲民色彩,播报语态具备亲民风格而受到欢迎。但它在语言运用、播报语态与主持风格上下功夫多于在节目内涵的挖掘、文化的表现力和舆论引导力方面。学者比喻方言是壳、内容是核,形式与内容是壳与核的关系是有道理的。形式的创新突破是电视的重要构成元素,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还是在节目的质量提升上。  相似文献   

18.
如今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以地方方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的现象,像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一夜之间,方言仿佛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圣言".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以地方方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的现象,像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一夜之间,方言仿佛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圣言”。  相似文献   

20.
赣南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地、中转站。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客家人约有6000万,赣南客家人数达780万,约占全球客家人的12%,占大陆客家人的15%。2004年,赣州电视台抓住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的契机,于当年5月创办了一档用客家话播音的新闻节目——《今晚播报》。节目开办一年多依然深受观众的欢迎。笔者认为办好方言新闻节目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方言的选择必须有广泛的认同性。赣南十八个县市区的客家话都不尽相同,赣州电视台在创办客家话《今晚播报》节目之初选择的是兴国方言,节目播出不久就有不少观众提出异议:兴国方言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