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芳 《文教资料》2007,3(29):15-17
初期象征派诗人以自身的探索推动了新诗的发展。初期象征派诗人不再在时代现实中寻找诗意,而是转向了内心世界,诗成为他们心灵情感的记录,诗展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袒露了他们真实的灵魂。从诗与现实的关系转向诗与心灵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看,他们的探索比同期其他诗人更深入。  相似文献   

2.
缘情解诗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是说诗缘情而发,精妙无比。读懂诗歌的关键,便是读懂诗人的情感,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了解诗歌情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读懂诗歌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作于诗人仕宦历程中的行旅诗,如实地记录了诗人的宦途历程,也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生命的忧思远志。本文主要探讨了行旅诗中的乡关之思、仕途羁宦之情和人生如旅之叹这三种主要的情感。诚然,行旅诗中的感情远不止这三类,然而,这三种却是决定行旅诗之所以成为行旅诗的最重要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也应该是透视诗人情感的窗户。扣住诗眼分析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诗眼在诗题中,直接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春夜喜雨》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七律名作。欣赏此诗,扣住诗题中的"喜"字,便可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此"喜"是诗眼,是诗人喜爱、兴奋、愉悦之情的  相似文献   

5.
常绍云 《考试周刊》2009,(24):27-28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主体的情感反应运动,来自于阅读对象(即文本)与读者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碰撞,它是阅读情感反应过程的动态化表现。鲁迅先生曾经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  相似文献   

7.
<正>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诗总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坦露出来给人看,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须经过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使之充满情感力量。所有文学作品中,诗歌情感的强大性、独立性、丰富性、复杂性是其他文学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那么,怎样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领会作品的情感美呢?  相似文献   

8.
意象     
考点分析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物象进入诗人的构思,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人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用语言表情达意,意象常常作为语言与情感之间的中介。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讲究意境的,那么什么是诗歌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  相似文献   

10.
悠悠古诗情     
常言说,诗言志,诗言情。诗人往往用诗歌来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那么,诗中必然会倾注诗人的强烈情感。在浩如烟海、蔚为大观的古代诗歌当中,诗人们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怎样的认  相似文献   

11.
诗中情     
诗是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了人们所有情感而成的。情感是诗的源泉,是诗的生命,他们紧紧相连,好像一对亲兄弟。《赠汪伦》记录了唐代诗人李白与好友汪伦离别时的情景:李白将要走了,汪伦为他送行。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连千尺的潭水也比不上诗人与好友的友情。在这里,诗和情紧紧相连,完全融合。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锦瑟》诗主题争议颇多,自宋代以来就有学者对该诗主题做出了诸多解释和推测,20世纪颇有分歧的说法也有十几种之多。本文综述了前人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前辈诸说大多忽略了诗人的心灵世界,忽略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感体验,更忽略了诗人潜行于心的生命体验;《锦瑟》诗其实是自尊自强奋斗一生的诗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心路历程的真情宣泄,是诗人诸多痛苦体验的情感再现,也是诗人真实的心灵空间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心灵的艺术,又是语言的艺术,它时刻记录着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苦难、欢乐和思考。一首诗记录的可能是一个诗人某一时刻的心情,而当我们面对各种流派的诗歌时,感悟到的却不尽相同。一首诗所包含着的诗人的情感、思想、价值观,能给阅读者带来精神世界无限的享受。一首好的诗,不能缺少真实的情感,因而,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古今中外的诗论家都把真挚的情感抒发视为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诗缘情而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理解诗句,勾画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诗人不同,诗风也不同,例如李白和杜甫,一个浪漫主义,一个  相似文献   

15.
雷抒雁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既具有诗人气质又具有杰出诗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与时代同步,顺应了人心与潮流,是时代嘹亮的号角,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诗讲究形象的运用,极富情感,是思想与形象、情感相溶相合的可读可诵的美诗。主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大方面来剖析雷抒雁诗歌的美感特征,以汲取他诗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6.
送别诗是人与人在离别时所抒发的情感。盛唐诗人发展了六朝以来融情入景的诗歌传统,在抒发离别情感时,融入大量山水自然风景和风俗人情,即渲染了离别之情的表现力度,又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山水送别诗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诗人高启在其入明后的诗作中,写下了大量“梦”诗,这些诗“梦”意象寄托着诗人的自我情感与心志,成为诗人抒发性情的依凭之物。明初的社会政治环境、当时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其美学追求,是其梦诗生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徐俭 《华章》2012,(32)
《水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名篇.对篇中诗人的情感历程,汉译多有错误解读,笔者细读文本,着重探讨了本诗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19.
洪本光 《文教资料》2010,(23):63-65
本文主要从结合诗人生平,了解写作背景,注意诗作题目;反复诵读,推敲词句,找准诗眼;抓住作品意象,领会诗词意境;理顺诗词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激发学生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把握诗的修辞,领会诗人情感六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不全面研究诗的结构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的是人、事、景之间的意象结构形式,而不涉及结构的另外层次,即韵律、节奏的安排以及深层结构的意义表现。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情感是诗的生命,语言是情感的依附。诗人把情感投射在语言材料上,或者说,语言材料吸附了诗人的情感,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感人的诗篇。唤起读者的情感,和召唤诗歌的意义一样,是诗的价值的实现。诗是写给读者看的。对于读者对象的反应,诗人所持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并不在意;一是十分关注。不管在不在意,关注不关注,作品一旦发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