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待     
中二班只有3个水龙头,每天饭前孩子们都要轮流洗手。汪老师为了不让大多数幼儿等待,总要不停地忙着组织没轮到洗手的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说儿歌。您认为这样做好吗?还有什么建议?来稿在800字以内为宜,请在12月4日前寄到。信封上标明“二月话题”,以便编者及...  相似文献   

2.
我班较多幼儿有挑食的毛病,他们每天都吃得裉慢,而且没什么食欲,尽管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他们仍是这样。有一天,幼儿洗手后等待进餐,忽然,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钱志平 《山东教育》2003,(18):52-52
目前,幼儿园大多都让幼儿用肥皂洗手。为了不让幼儿洗手时玩肥皂,许多幼儿园都把肥皂装在小袋子里(纱布做的小袋子),吊在自来水管上。幼儿饭前、便后或手脏时都需要洗手,特别是用手抓着吃油炸的鱼、鸡腿、鸡翅后,手上会油腻腻的,就更需要认真洗手。老师一般都是让孩子先用清水冲一下手,再抹上肥皂轻轻搓揉起泡后用清水洗净。几个孩子抹过肥皂后,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装肥皂的小口袋上也很油腻,看上去挺脏的。用肥皂洗手并不卫生,容易使细菌交叉感染,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另外,肥皂是较强的碱性物质,容易损伤孩子幼嫩的肌肤。用洗手液洗手有利于保…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我做游戏文/朱涤瑕今天晚饭前,幼儿洗手后等待进餐。忽然,有一个小朋友说:“真香呀!”我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的确有饭香传来。这时,好多小朋友也跟着说:“真香呀!”立刻,安静的教室热闹起来。面对这些稚气的孩子,我灵机一动,用商量的口吻说:“我们...  相似文献   

5.
餐前管理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在各项检查和评比中最易失分的薄弱环节。检查要求看似简单:1.严格清洁消毒餐桌并和幼儿洗手同步进行;2.幼儿洗手后进餐不等待;3.整个餐前准备10分钟内完成。但教师在执行这些要求时,总感到手忙脚乱,幼儿也不  相似文献   

6.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每个班,幼儿的数量一般不会少于20个,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喝水、上厕所及洗手排队的现象,生活环节中的枯燥等待无法避免。作为教师,应  相似文献   

8.
幼儿入园才一二个月,教师、保育员、家长会不约而同产生这样的想法:孩子这么小,一些生活自理技能等他长大一些再学也不晚。所以,在幼儿园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教师、阿姨帮着做;在家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爸爸、妈妈不让做,爷爷、奶奶抢着做。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一流鼻涕,保育员就拿起纸巾,麻利地帮他擦干净了;幼儿上厕所,教师就在旁边一个一个地帮忙脱裤子、穿裤子,幼儿也习惯了光着小屁股等教师;幼儿每天到幼儿园需要换衣、换鞋,这时他们更是一动也不动地等待……幼儿什么事情都依赖成人,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的。然…  相似文献   

9.
餐前、便后组织幼儿洗手,这是大家都重视的事,但活动之后的洗手就易被忽视。无论是户外活动还是室内活勘,幼儿都会接触活动材料,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幼儿的小手都是脏兮兮的。长期以来,我们幼儿园一直把活动后组织幼儿洗手看作是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仅注意到幼儿的个人卫  相似文献   

10.
在集体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等待的现象,而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控制力差,在等待时常常要么趴下,要么扭来扭去,要么做小动作,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行。那么,怎样让幼儿学会等待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等待。 幼儿周围的人、事、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发展。散步时,我引导幼儿观察粮店前排队买粮的队伍,农贸市场排队买菜的人,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等待是一种经常出现不可避免的现象。有一次,  相似文献   

11.
洗手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幼儿是否能够主动、正确规范的洗手,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但是,目前幼儿洗手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成人的监督之下完成,幼儿缺乏主动意识,影响了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本文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家长资源,实施家园共育以及挖掘利用多元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园卫生洗手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幼儿长时间等待现象应引起重视袁佩佩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存在着幼儿长时间等待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早上的晨间活动,全班幼儿都到齐了老师才组织活动;吃饭,要等全班幼儿都洗完手脸才开始一起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我园大班幼儿的洗手情况作了为时一周的观察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65%的幼儿洗手时只洗手心;23%的幼儿洗手马虎,不用肥皂;8%的幼儿不肯洗手。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是从小班开始就有要求的,为什么到了大班还会有幼儿不喜欢或不肯用肥皂洗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提供不同形状、颜色、硬度和气味的肥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洗手的兴趣与质量。1.形状的影响。我们提供了圆形、长方形、鹅蛋形、哑铃形4种形状的肥皂让幼儿选择,并要求用肥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饭前便后洗手已是幼儿养成的一个雷打不摇的习惯,但在洗手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幼儿在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上的脏物、细菌便会沾到水龙头上,当幼儿认认真真把手洗干净去关水龙头时,脏物、细菌又沾到了他们手上。这样,手是洗干净了,但在关水龙头时,却又一次被“污染”了。而且水龙头是公用物品,每天幼儿洗手都必然用它,这样易形成循环污染。  相似文献   

15.
大班幼儿最喜欢玩带有接力性质的竞争游戏,每次游戏的时候,教师都会让幼儿分组站在起跑线上进行接力赛,第一一位幼儿跑出去后,下一位幼儿站在起跑线上做准备。然而.很多时候在后面排着队的幼儿,会在观看比赛或给自己队员加油的时候忘形地向前挤,使得准备接力的幼儿受到了干扰.于是,在玩接力游戏的时候,我都会给幼儿再画一条等待线,它与起跑线平行,与起跑线相距约50厘米(可根据本班幼儿的身高和项目内容进行调整),起跑线是给准备接力的幼儿站的,其他幼儿都要站到等待线的后面。  相似文献   

16.
张丽霞 《教育》2015,(4):55
午餐是幼儿在园内每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餐前分餐、餐中管理、餐后整理三部分。一直以来,为了避免午餐过程的杂乱无序,教师总是会让孩子们坐在一旁等待,把所有的一切都完全安排好才让孩子过去吃饭。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帮助幼儿分饭菜、组织幼儿洗手、帮孩子发筷子、拿毛巾、收拾碗筷、整理桌面……由于这段时间教师比较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幼儿会有很长的一段等待时间。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状态让幼儿对进餐感到无趣,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创新     
葛乃琴 《早期教育》2002,(12):19-19
幼儿升人中班后,我们让幼儿自由地到盥洗室去洗手而不再像小班那样由老师排队领着。可是,玩水是幼儿的天生爱好,许多幼儿利用洗手的时候乘机去玩水。于是我将洗手和数数结合起来,要求幼儿打开水龙头后,从“1”数到“5”,数完关上水龙头。我发现,数数的土办法还真管用,大部分幼儿不再玩水了。可是,有几个顽皮的小家伙在数到“5”后,竟继续数“6、7、8”,甚至更多。这样,我只得花更多的时间去督促他们及时关上水龙头。  相似文献   

18.
彩色的肥皂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存在着一种现象:每次点心前我让幼儿去洗手,结果总是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洗手时都是敷衍了事,有的孩子不用肥皂,有的则胡乱抹些肥皂后马上就把肥皂冲掉,有的只是去做做洗手的样子,手上还明显地留着脏的东西……难道是孩子们在经过  相似文献   

19.
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到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制定的常规就应具体、规范,要让幼儿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观察。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小朋友援完肥皂开水龙头时,水龙头上留下了肥皂沫,有个小朋友就用手捧点水冲掉了。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好,就作为洗手常规要求幼儿做到。幼儿午睡时,脱下的开身衣服挂在椅背上特别容易掉下去,我就让幼儿将领口的第一个扣子扣上,防止衣服往下掉。幼儿上床午睡时,我最初要求他们一律将鞋尖向外摆放整齐。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睡上床的小朋友下床时穿鞋很不方便。为了使睡…  相似文献   

20.
幼儿一日在园活动中,教育与保育始终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地处处为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着想。幼儿的保育工作贯穿于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活动中,很多常规细节老师和保育员们都能做得很到位,比如:洗手时为幼儿卷好袖子、指导幼儿正确喝水、室外活动出汗时为幼儿减衣服等等。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