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学习和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由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发现公共问题,民主选定研究问题,进行一系列的修改或编制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替代政策,并向有关政府及其机构推荐该政策,以解决这个公共问题的一种综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胡春娜 《中国德育》2010,(12):44-46,54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发现公共问题,民主选定研究问题,通过研究,对原有政策进行一系列的修改或编制新的政策,并向政府及相关机构推荐该政策以解决这个公共问题的一种综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05年开始,通过课题引领、教师培训、典型带动、区域联动、观摩研讨、  相似文献   

3.
静水深流星火燎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学习和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一种教育策略,是学生编制解决社区中具体问题的公共政策,并向有关政府及其机构推荐该政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职专创新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和对现有知识重新组合、再次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课堂教育为主,以实践活动为辅的创新教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由教育部牵头引进,是一项以培养具有使命感的公民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利、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培养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校的公民教育大多数是一种知识教育,忽视公民生活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关注"完整的人"为基点,强调"参与",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公民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诉求,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华萍 《中国德育》2007,2(10):33-35
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南京力学小学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态侃 《考试周刊》2011,(44):190-191
通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得到启蒙和张扬,越发听到他们以小公民身份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江苏省如火如荼地推广,它的活动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活动模式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这探究的过程,所有的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锻炼。那么,参考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式设计的品社教学,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笔者做了一次有趣的尝试,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力,开展品社日常教学工作,上了一堂六年级下册品社课——《从世界看中国》。  相似文献   

10.
张剑桃 《辅导员》2013,(3):39-40,46
开展"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必须有效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鉴于此.我们以"全面育人素质化.发展个性特色化"为办学理念,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公民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基本方法.整合各方教育资源,逐步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整合现行学科,营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1.
张剑桃 《辅导员》2013,(2):39-40,46
<正>开展"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必须有效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鉴于此.我们以"全面育人素质化.发展个性特色化"为办学理念,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公民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基本方法.整合各方教育资源,逐步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整合现行学科,营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STEA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都强调跨学科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工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尝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融入价值、融入可能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选择设计制作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3.
包新丽 《教师》2015,(3):54-55
要成功地组织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公民教育能力,包括尊重学生的权利、具有现代文明和正确与人相处的能力、学科整合的能力;二是要指导学生精心选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学科教学中选题,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三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从教育评价对象的转变、评价标准的转变两个方面提出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应当注意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多元评价策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个性评价、学校和教育部门评价。  相似文献   

15.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具有特定意义、采用特定程序开展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为指向,重在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锻炼和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迫切性.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整个实施中,应该做到重创新、重实践、重过程、重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育是提高我国中小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独立人格,以面向生活实践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思想和理念。我国实践教育中存在学生实践机会匮乏、实践能力较弱、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等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课堂内外...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发展。开展"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达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标的基本途径。"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模式具体有:自组织模仿活动模式和自主性探究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公民素质是民主和法治社会的基础。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公民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一项对学生终身发展和民族振兴至关重要的活动。2005年以来,盐城市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全市共有20所中小学成为项目试点校,先  相似文献   

20.
周未珏 《教师》2010,(21):119-119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小公民,既享受权利也应尽义务。他们是未来的继承者,应关注着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公共问题,大胆地思考,积极探索。因此,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