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忱石先生的<唐代登科人名录拾遗>为近年来唐人登科辑补方面的重要论文,本文对该文所补登科唐人名进行了查考,发现有误考、失考现象.  相似文献   

2.
清徐松《登科记考》三十卷,取舍审慎,考证精密,参考价值甚高,是一部研究唐代文史必不可少之文献。然以一人之力,考一代科举之制,疏略在所不免。岑仲勉先生作《登科记考订补》,自后,施子愉、张忱石、卞孝萱等先生亦多有正补。笔者从事唐人考索工作,《登科记考》为案头之书,使用频率颇高。在使用过程中,时有所得。现稍为归类整理,分为"补名"、"摭遗"两个部分。"补名"是考书中所列有姓无名者之名,几十二人;"摭遗"是补登科而书中遗漏之人,凡二十一人。二者合计,共三十三人。  相似文献   

3.
经清代徐松《登科记考》(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8月版,以下简称《记考》)的初步系年及陈尚君先生《(登科记考)正补》(《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的补充订正,唐省试诗的大致轮廓已比较清晰,但是作为唐代科举考试重要组成部分的府州试之具体情形却因材料缺乏、零散而少有论者。本文拟以《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相似文献   

4.
本文新补《登科记考》之阙者5例,正其所误者1例。其中补进士科试赋2例,补博学宏词科试赋3例,前者天宝十一载《土德惟新赋》未见作品存世,后者除贞元十四年知赋题为《百步穿杨叶赋》外,其余2例赋题待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新补《登科记考》之阙者5例,正其所误者1例。其中补进士科试赋2例,补博学宏词科试赋3例,前者天宝十一载《土德惟新赋》未见作品存世,后者除贞元十四年知赋题为《百步穿杨叶赋》外,其余2例赋题待考。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科举题名文献数量众多,除了乡试录、会试录、登科录、题名碑等原始文献外,还有不少私家撰著的贡举志,如<皇明进士登科考>、<皇明贡举考>、<皇明三元考>、<类姓登科考>、<增补贡举考略>、<国朝贡举年表>、<清秘述闻>等,皆负盛名.  相似文献   

7.
清徐松《登科记考》的"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入,以备一代之制.""试判三条"的拔萃科,全称"书判拔萃",属于吏部的科目选.据"凡例",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书判拔萃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然而徐《考》》载入之"拔萃科",并非都是"试判三条"的书判拔萃,还杂有其他三种不同的科目与内容,我们如果不加以辨析,很容易造成混乱.《登科记考》卷四大足元年(701)载:  相似文献   

8.
清徐松《登科记考》是一部研究唐五代科举制度史的重要著作,其"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人,以备一代之制."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博学宏词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  相似文献   

9.
登科记是研究科举制乃至唐宋历史的重要文献。然至今散佚殆尽。清人徐松编唐《登科记考》,对登科记的流传叙述过略,且有错误。文章以该书为背景资料,根据史志书目、官修及私家书目,参以史书、传记、方志以及文集、笔记,考证了唐、宋登科记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肇始于隋,在唐朝逐步健全、兴盛,后来科举制度的变革,都以唐制为参照。然而,有唐一代科举制度的研究资料,远远不如以后的历朝。清人徐松《登科记考》的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它在原始资料散失殆尽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12.
王猎登特奏名进士第的时间不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的天圣八年(1030),而应该是庆历二年(1042)。这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登科士人信息存在错误的一个例证。除此之外,《宋代登科总录》还存在为登科者编纂小传的信息含量略显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志、族谱等史料利用得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3.
进士登科录是研究古代科举制度及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始文献。历代进士登科录是方志《进士题名》最直接的渊源之一,用《进士登科录》与之校勘,可发现方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同时,方志对进士登科录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各有短长。我们在利用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各得其用。  相似文献   

14.
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在《文献通考》所载《唐登科记总目》的基础上,广搜文献史料,并对其整理考订,按年编次有关登科的材料,勾勒出唐五代三百余年的科举发展历程,是研究唐五代科举史的经典之作,亦是研究有唐一代社会文化史的重要资料。然藉徐松一人之学识功力,成就此巨著,疏漏讹误之处,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新安医籍考》未收序跋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医籍考>是我国第一本地区性医籍考,此书著录了新安医籍800余种,但少数被著录的医籍未收载序跋,因而笔者爬梳历史文献,依次为<新安医籍考>中未收载序跋的7种新安医籍各补出一篇序文或跋文(其中<本草衍义>一种尚补出一篇提要),以使利用该书者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骆兆平先生已对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介绍,并做了初步整理。惜其没有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13种、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23种和尚未著录的藏于山东省东明县文物所的《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等共37种各类明代登  相似文献   

17.
自清乾隆起,相继有学者对《后汉书》开展了补史志工作,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和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代表了这方面的最高成就。前人多关注姚振宗之书,往往忽略曾朴之书。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一书采用辑录体提要的形式,吸收了清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能,集中体现了曾朴的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杨超  张固也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31-144
从著录时限、收书数量、资料来源、分类标准、具体解题5个方面,对清代以来补志五代艺文的8种著作(即徐炯《五代史记补考·艺文考》、陈鳣《续唐书·经籍志》、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宋祖骏《补五代史艺文志》、汪之昌《补南唐艺文志》、唐圭璋《南唐艺文志》、杜文玉《南唐艺文志》和张兴武《五代艺文考》)加以探讨,指出其优长与不足,以此来反映目前五代艺文补志的概貌,并就进一步深入考证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以洛阳近年流散唐代墓志为主,对其中涉及的唐代九卿资料加以整理,所见多可增补《唐九卿考》一书,故依原书体例与编次,对《唐九卿考》及后续相关研究略加辑补.  相似文献   

20.
有关五代时期周边各国的科举考试情形,向来无人作专门的研究。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于宋代科举考证较详,于唐五代则甚为粗略,更未注意十国的贡举情形。徐松《登科记考》对唐五代科举考试情形的考证用力颇深,弥补了《文献通考》之不足。但仍未涉及十国的贡举情形。其实,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等国都曾非止一次地举行过科举考试。尤其是南唐,自后晋天福二年(937)建国,至宋太祖开宝八年(975)灭亡,前后存续了39年,见于载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