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认为引力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的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不过与今年初质疑他的理论相反,这一论断尚待证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斯图尔特·塞缪尔说,今年1月份两位科学家发表的关于引力速度的理论是错误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和引力的速度都是每秒30万公里。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正确的,不过这个假设只有通过引力波的探测才能得到证实。但密苏里大学的谢尔盖·科佩金和全国射电天文学观测台的爱德华·福马隆特认为还有其它办法。2002年9月8日,木星正好从一个类星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前面经过。木星的引力使类星体的无线电波发生…  相似文献   

2.
科技博览     
爱因斯坦光速恒定不变理论可能有误科学家研究发现光速并非恒定不变  据美联社报道,一个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约翰·书伯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设置在美国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分析宇宙深处最遥远的一些类星体后发现,在宇宙诞生以来的150亿年中,光的速度是有轻微变化的。若该研究成果获得进一步的确认,则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光速恒定不变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粒子物理理论中的标准模型也需要彻底修正。有关论文将发表在8月27日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根据《科学》杂志提供的消息,科学家们的结论是通…  相似文献   

3.
《科学》杂志2002—2期刊发了翟向华、李新洲二位先生的题为“引力:1687—2001”(下称《引力》)的文章,文中一些观点在笔者看来是有问题的,现提出不同看法向二位作者请教。(一)《引力》一文中说:“德国物理学家考夫曼(W.Kaufmann)测量β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电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达到光速时它将变为无穷大”。此即“质增”说,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1.众所周知荷电粒子不可能被加速到光速,相对论认为这是由“质增”造成的,而电动力学认为这是加速运动的荷电粒子产生辐射从而失去能量、动量,使速度降低使然。在…  相似文献   

4.
高宇 《今日科苑》2006,(6):22-22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中推理出只要速度大于光速, 时间就可以倒流。这无疑给我们实现“时光倒流”提供了物理学理论依据。不少物理学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开始探索超光速。虽然通过超光速来实现“时光倒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到今天仍未实现。  相似文献   

5.
青岑 《科技新时代》2004,(1):108-109
1918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就像光波是电磁力的载体一样,引力波就是万有引力的载体。例如,太阳和地球之间就是通过引力波传递引力子而实现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波的存在与否是广义相对论的又一个关键性验证。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这是电磁力与引力问又一个  相似文献   

6.
●20年前,主流科学界均不承认有超光速的可能。航天系统的一位专家曾对我说:究竟为什么光速c不能超过?爱因斯坦理论是否有缺陷,有随意性?”●一位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对我说“:反粒子是通过检测器发现的,本来应该由上而下的径迹却是由下而上走。”我问如果是超光速粒子,径迹是否也会反过来?他讲“:不是说光速不能超吗!只好是反粒子。”●现在,超光速研究的环境宽松多了,不是离经叛道的事情。爱因斯坦相对论对速度的约束,到处起作用。据报道,慢光速、零光速都做成功了。超光速也可能会突破。●最近,在《Science》……杂志上,刊出了一组文章,引…  相似文献   

7.
当类星体的电波穿过木星的时候,科学家们用巨大的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并经过研究发现,引力的传播并不是如牛顿所想的那样是即时的,而是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它以光速传播。 木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里面的大哥大,以她美丽的大眼睛著称,按照质量大致估算,她的3/4是氢,1/4是氦,还有少量的甲烷、水和氨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3,(3):75-75
两位科学家在美国天文学会2003年年会上提出,他们通过对木星遮掩类星体进行的一项观察研究显示,引力的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快.  相似文献   

9.
两位科学家在美国天文学会2003年年会上提出,他们通过对木星遮掩类星体进行的一项观察研究显示,引力的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快.……  相似文献   

10.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还会受到太阳的引力吗?在牛顿看来,引力是瞬时的,如果太阳消失,引力立刻消失;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是光速传播的,因此太阳消失,地球还是会有几分钟的时间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不过这只是理论,没有被证实。最近,中国科学家先后对中国漠河、非洲赞比亚等地的6次日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全球各  相似文献   

11.
一艘以接近光速行进的潜水艇,究竟会浮在海里还是会最后沉下去?这是一个悖论,是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出的著名的“潜水艇悖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马察斯最近宣布彻底破解了这个悖论。他在新一期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认为,那艘潜水艇最终将沉入水底。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产生收缩。举例来说,一列以近光速飞跑的火车,在站台上静止的观察者眼中会变短;而在火车上的乘客看来,以接近光速后退着的站台却收缩了。而所谓“潜水艇悖论”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假想情况:首先假设一艘完全浸没在海里的…  相似文献   

12.
通常,我们认为光速是一个极其遥远的事物,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们才能测出它来。但是,看完以下的文字,你就可以对别人说:"我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测出光速了!"你需要的,仅仅是一把尺子、一块巧克力棒以及一台微波炉。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相对论中否定的超光速现象其实是存在的,在黑洞里,准确地说,当物体受到黑洞的引力下落到无限红移面以内,这个物体下落的速度将超过光速。黑洞的最外层是无限红移面,就是光子无法逃脱的界限。如果有一束光从这里出发,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这束光将无限红移,也就是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如果说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则从奇点开始变为宇宙时,其速度超过了光速,由于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因此,我认为他错了。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来自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肯定了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方面的理论。他们称研究显示,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问题上的观点“精确地令人难以置信”,他的理论如今对科学家们研究神秘莫测的宇宙膨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广义相对论认为:一个物体使周围时空发生弯曲,另一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最短程路线运动,这是引力的本质。由于行星近日点移动、光的偏折和光红移三个经典相对论引力实验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一致。因此目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时空是弯曲的。史坦福大学以L.I.Schiff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提出一个题目为“用轨道陀螺-引力探测器B检验爱因斯坦”的实验,下面将把它称为GP-B(引力  相似文献   

17.
冯越 《百科知识》2004,(9):28-29
自从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任何物体运动速度能够超过光速。因为按照狭义相对论,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其质量就会变得无穷大。但是,上个世纪末,美国一些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塞佛特星系3C120自身的膨胀速度达到了光速的4倍。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今年第5期上黄德民先生的《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一文(下称黄文),饱含“毕其功于一役”之激情,推出了精心构思的三个“直接挑战‘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方案:一个用以判决运动回路对光速的影响,另两个为了验证作者的光介子猜想,意在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决一雌雄。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按作者所言,一旦“出现预期的下涉条纹移动”,便“将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9.
6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千米的地方近在咫尺。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  相似文献   

20.
量子物理学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发生于某一物体之上的事件,可能同时对其他物体也会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量子纠缠”。不管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信号传递的速度都可以超越光速,瞬间到达。这种鬼魅一般的现象令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难以接受。但是现在,新的实验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