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文伟 《物理教学》2015,(4):65-66,12
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解释转动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例子的分析,明确分析摩擦力时,是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运动趋势是指物体刚开始运动时运动的方向,分析相对运动趋势时,运动起来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静摩擦力无关。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处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3.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时是阻力、有时是动力、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提供两种分析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1 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分析静摩擦力是在紧密接触的物体和支承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运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切线方向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相  相似文献   

4.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是高中物量教学的难点.新编高中物理P10指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关键在于找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常用假设法:假设物体不受或受静摩擦力,找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常用的假设法有两种,分三种类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培永 《教育文汇》2014,(17):47-48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在教学中,静摩  相似文献   

7.
静摩擦力产生于保持相对静止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其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判断: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便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被动性质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0~fmax)内变化.下面举例说明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的三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和计算 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可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计算其大小.  相似文献   

10.
静摩擦力分析方法初探张先岭(山东省成武县第七中学274200)⒇静摩擦力是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它的取值范围可以从零到某一最大值;它的方向总是沿两物体接触面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静摩擦力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因素,而正确认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以及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讲好“静摩擦力”这一概念。介绍一些个人的体会。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出现在两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又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对运动趋势”这个条件。不是任何两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之间都存  相似文献   

12.
一、静摩擦力1.掌握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思路静摩擦力是当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而相对运动趋势的引起有两种情况,一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因此,在具体分析静摩擦力有无时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产生静摩擦力的原因即用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二是从力的效果上即力与运动的关系来分析.  相似文献   

13.
1.如何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因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相对于接触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确定研究对象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确定研究对象相对于接触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呢?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点扫描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及特点静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并且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而且接触面是粗糙的,两物体还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17.
静摩擦力的分析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有无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的判断。因此突破“趋势”两字是关键,一般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一、实验法把适当质量的物体放在较大的软毛刷子上,看到刷毛稍被压弯(说明物体与刷子间有弹力存在)。再给物体施一水平拉力,观察刷毛——不仅弯曲,且向一个方向倾斜。这说明物体相对于刷子有运动的趋势,且刷毛倾斜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因此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刷毛的倾斜方向相反。可见,分析有无静摩擦力时,可设想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表面“长有”长而  相似文献   

18.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判断转弯的汽车或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块所受静摩擦力方向的问题。而判断静摩擦力的主要方法是:假设所研究的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根据物体在失去摩擦力后的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从而得出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对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对物体  相似文献   

20.
黄宏 《课外阅读》2010,(9):115-116
静摩擦力是高考必考内容,很多同学觉得难理解,难解题。实际上只要你抓住它产生条件,它的大小,方向决定因素。那么这部分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和应用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是粗糙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