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玉梅 《文教资料》2012,(14):60-61
词序反应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汉并列词或短语的异同,并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英汉词序异同的原因,以了解词语的构成规律和特点,指导二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和认知的结果。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同,词语的表达形式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英汉词序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英汉词序的异同反映了人类认知思维发展的轨迹,以及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词序,又称为语序,是词语排列的顺序。词序是表达词与词的关系的语法手段之一。每个词语在词组和句子里都有一定的位置,表示一定的关系,充当一定的成分。句子的格式里,最要紧的是词的次序,小语教材中的词序训练,有下面三类。一、词序变换了,句子的意思还是大体相同。如: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平时作业中,经常用错词语顺序,或在各种考试中,遇到对句子词语顺序的考查时,不会准确选择.现将这种典型词序误用作一总结和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宾儒  何芳 《中学教与学》2004,(9):29-29,F004
同学们在平时作业中,经常用错词语顺序,或在各种考试中,遇到对句子词语顺序的考查时,不会准确选择。现将这种典型词序误用作一总结和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词序趣话     
词序是指词语的顺序。词序不同,语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说两则趣话。从前,有个花花公子倚仗老子官大势大,无恶不作。一天,他骑着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7):85-86
英汉造句方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连接手段的区别和词性的不同。英语多使用介词、代词、连接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则更多依靠词序、逻辑顺序连接句子。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等表达,汉语则多用动词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做大量的词性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差异,有些词语在词序的排列组合上,其对应的英汉表达法正好颠倒,请欣赏下面这种有趣的现象:1.fireandwater水火2.heatandcold冷热3.rightandleft左右4.youngandold老少5.soonerorlater迟早6.oldandnew新旧7.backandforth前后8.trackandfield田径9.richandpoor贫富10.fleshandblood血肉11.heavyandlight轻重2.sweatandblood血汗3.joyandsorrow悲欢4.foodandclothing衣食5.landandwater水陆6.southwest西南7.southeast东南8.northwest西北9.northeast东北0.north熏south熏eastandwest东南西北笏A B=B A的英汉词序!贵州省…  相似文献   

9.
唐科 《当代教育论坛》2009,(12):106-10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出发,探讨英汉凝固词词序问题,揭示出英汉语凝固词词序受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以及文化观念等认知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双音节词内两个语素的排列顺序多由语法规则所规定,但有时这个顺序是受思维习惯、文化观念等因素制约,因此有必要从词序、形象意义、传统文化心理等方面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合词语的类型、成因做出分类、总结,认为汉语意合词语的类型包括:一、用词序表现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习惯,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二、用意义叠加来强化词义,包括同义或反义语素叠加、形象意义叠加。三、文化心理影响词序,包括由尊及卑、由长及动、由善及恶。  相似文献   

11.
语序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不同,英汉语在倒装语序和修饰语语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为此,在翻译中必须通过自然语序和倒装语序的互换,以及修饰语位置的转换,来实现双语的等值转换,以确保目的文本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语言的特点,词语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词语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英汉词汇互译的情况,以期为句子、语篇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西思维差异源于宇宙观的不同,西方是主客二分、物我分明的宇宙观,而中国则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由此发展下去工,西方就形成了以形显义的分析型语言体系,中国则形成了以意驭形的“人治”语言。本文从中西思维差异出发,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建构和语篇组织模式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互译的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定语形容词词序上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对于英汉翻译工作是有一定影响的。本文粗略分析了英汉定语形容词的种类,并对两种语言的定语形容词的词序问题进行了对比举例分析,最后给出了实际翻译时,面对此类问题,应该采取的两种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英语、法语和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主、谓、宾的顺序通常是一致的,但其否定词语的位置则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英、法、汉三种语言的否定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的对比分析,使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能更好地利用本族语和中介语进行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有助于英汉、法汉三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construct of word-reading skills within and across English and Chinese. One hundred forty-three 5th graders who were native Chinese (Mandarin) speaker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mpleted 19 tasks representing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rthographic knowledge, and word decoding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within each languag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fitting model for both languages was the 3-factor model involving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rthographic knowledge, and word decoding. Across the 2 languages, the language-specific model fit better than other models with 1 or 2 language-general facto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ord reading is not a unified, language-general ability within and across English and Chinese among Chinese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 may need to target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rthographic knowledge, and word decoding in each language.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法体系中的一种主要词类,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动词在句法结构及言语交际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这两种语言非同一语系,语言结构差别很大,在动词用法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了解英汉动词在应用中的不同特点对英汉互译有很大帮助,而这也正是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浅析英语长句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69-169,178
本文根据英汉语言之间的不同,在翻译技巧方面阐述了英语长句的几种翻译方法: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和重组法,使句子做到准确理解,巧妙翻译。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在虚词的使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根据这一差异,英语可称作“虚用型”语言,汉语则可称作“实说型”语言.这种差异的形成有一定的原因.研究这种差异对于两种语言间相互转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惟 《英语辅导》2010,(3):78-81,87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写作中名词性that从句作表语(TSP)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学生在TSP的使用上和本族语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学生高低水平学生相对本族语者均表现出较少使用TSP的特点;2)对TSP的控制词(control-lingword)进行语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argument”组和“problem”组的单词使用相对于本族语者明显较少,进一步分析单个控制词可以看出“argument”组的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学生几乎无法使用由动词转化来的控制词而造成的,而“Problem”组的差异主要由写作题材差异引起;3)中国高低水平学生在使用TSP方面和TSP控制词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在此方面进步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