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集邮博览》2012,(9):39
在集邮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邮票给你带来难忘的记忆,与你有着说不清的情缘,哪枚邮票与你擦肩又重逢?哪枚邮票是你用珍贵的邮票换取的?哪枚邮票陪伴你的悲欢离合?你和它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栏请你讲述《我与XX邮票的故事》。文字1500字以内,最好配图。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12,(10):49
在集邮过程中,总有一些邮票给你带来难忘的记忆,与你有着说不清的情缘,哪枚邮票与你擦肩又重逢?哪枚邮票是你用珍贵的邮票换取的?哪枚邮票陪伴你在集邮过  相似文献   

3.
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在邮市上看到铭记为“夏威夷邮政”的邮票,面值较高,线式打孔,印制质量不如现行美国邮票,请问是否假邮票?  相似文献   

4.
冰雕 《集邮博览》2009,(1):12-12
老师:"个子并不大,身穿花衣裳,背个纸口袋,走遍全天下",你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学生:邮票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参观了邮票博物馆,看到了那  相似文献   

5.
邵林 《上海集邮》2000,(2):34-34
在收藏领域中,无论你爱好和收集哪一个类别,终须对这类玩意儿的范围和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说玩邮票吧,你得知道:世界上什么时候开始产生邮票?当前每年大约发行多少品种的邮票?最贵的邮票大约值多少钱?最便宜的邮票又是什么模样的?在集邮书刊上,往往会有一大篇文章来回答你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但在解答一个疑问的过程中,也许你又会萌生出  相似文献   

6.
看到2003年纪特邮票和图稿.不禁使人眼前一亮,丰富多彩的题材、设计精美的画面、多种多样的版式……那么2003年纪特邮票的亮点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浙江徐越庸问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在邮市上看到铭记为"夏威夷邮政"的邮票,面值较高,线式打孔,印制质量不如现行美国邮票,请问是否假邮票?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集邮”?“集邮”从字面上解释意即“收集邮票”,收集邮票做什么?一般是满足收藏癖好或怡情益智,培养正当的休闲娱乐,或会友共赏,发展人际关系。如同学中有人集邮,影响所及,大家跟着集,或同事朋友之间亦是如此感染,这在物质较缺乏,休闲娱乐不足的年代,确是一个非常实惠的嗜好。但集邮也是一个花费很大的娱乐,没有多一点的经济来源,也是玩不起的,因为每一个对集邮发生兴趣的邮迷,无不梦想拥有较好、较珍贵的邮票。这种欲望无时无刻不在脑中盘旋,但却不容易如愿,除非你家财万贯,可以尽情地花大钱购买珍贵邮票。否则,尽管你喜爱邮票的热情在燃烧,望着珍贵邮票却只好看着流口水,到最后总是失望地停下来或暂时离开集邮,因为实在玩不下去了。这就是“集邮”收集邮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08,(6):34-34
问:你知道邮票的用途吗?答:代替邮资,预付邮资。(杨桐,男,11岁)答:一些是寄信用,一些是收藏用。(万梓航,男,11岁)问:你喜欢邮票吗?答:喜欢。邮票都很好看,还能丰富我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09,(9):22-23
当人们对邮票赞不绝口,惊叹方寸世界的艺术魅力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一枚枚小小邮票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还记得买的第一套邮票吗?我小的时候喜欢画画。那时看到自家来信贴有好看的邮票,就把邮票剪下,经泡洗、晾干后夹在书里。现在回想起来,由于幼稚无知,毁掉了不少早期实寄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在北京西单宏达小学读书。听一位同学说菜市场旁边有家邮票社卖旧邮票,我放学后就去看,记得当时买了几枚信销邮票。是什么票,我已经记不得了,花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底,孩子放学回来,突然问我一件事:"爸,你集了很多邮票,前几年和妈妈也印了邮票,就我没有,今年的‘六一’快到了,以前你不是讲也帮我用照片做邮票吗?今年你也帮我做一套留念吧。"孩子所讲的制作邮票其实就是以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附票的个性化专用邮票为载体,在附票上印制个人肖像等内容组成的一枚个性化邮票。个性化邮票因为主票含中国邮政邮资,可以用于寄信、收藏,是真正的邮票。由于自己集邮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孩子从小在家中耳濡目染就认识了邮票,见识到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3.
信虫问答     
Q:寄到外国的信用的是什么信封和邮票? A:信封是标准的航空信封,邮票用的是中国邮票而非外国邮票。 Q:请问寄到外国的信需要去邮局办理哪些手续? A:需要去邮局称重从而算出你所要付的邮资。 Q:请问寄到外国的信需要付多少邮资? A:一般平信信重10克之内需贴5.4元邮票,以后每增重10克加贴1元的邮票。 Q:请问寄到国外的信封格式应该怎样写? A:寄信人的地址写在信封的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写在信封的右下角。  相似文献   

14.
邮市与入世     
邮票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的邮票市场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让集邮者悲喜交加:邮市经历高潮时,喜的是手中持有的邮票“涨”了;悲的是一项“怡情、益智、增知、储值”的文化活动带上了一些铜臭味。谁不知邮票这种特殊的商品“只涨不跌”,红了眼的投资者看到钱就忘了一切。虽说此事非偷非盗,但那种对集邮一无所知,又才大气粗的投资者为了挣钱进入邮市,邮市炒做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邮票跌破面值暂且不说,打折风暴就让无数集邮者寒心。2.80元的邮票竟然只售0.84元。集邮者辛辛苦苦在邮局预订的新邮票,年底便跌得面目全非。虽然热爱集邮的人是不太在乎钱,可谁又能真的熟视无睹呢?这么惨烈的局面实在让人捶胸顿足。  相似文献   

15.
古栋 《上海集邮》2003,(2):46-46
朋友,你收集《拙政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邮票吗?它们描绘的内容,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 你欣赏《九寨沟》、《武陵源》邮票吗?它们描绘的内容,都是联合国批准的世界"自然遗产"。在你的邮集中还有《泰山》、《黄山》、《武夷山》和《峨嵋  相似文献   

16.
1977年秋,“革”已经结束一年了,那时,刚刚步出浩劫的集邮对新选题的新邮票有着强烈的渴求。可惜1977年的邮票并未见“新”,由于在发行的前一两年就确定了选题并投入印制,所以1977年的邮票未见明显起色,是年的T票只发行了2套?笔问邮票发行局的秦馨民先生,1978年的新邮将有什么突破。当时,邮票发行计划是不公开的。秦馨民避开了提问答道,明年的新邮比今年多得多,如万马奔腾一般,你多准备点儿钱吧。  相似文献   

17.
八木 《集邮博览》2008,(6):34-34
作为集邮类杂志的记者、编辑,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不少集邮者,从人员构成来看,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少年儿童屈指可数。记得曾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张美国漫画,一个孩子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邮票?"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兴趣爱好也日新月异,他们还知道邮票吗?他们喜欢邮票吗?有多少孩子集邮呢?"六一"儿童节前  相似文献   

18.
■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是从小时候开始集邮的,那时还不到10岁。我在老祖母整理她的一个古老的一个竹箱时,看到有一包前清的邮票。当时她正准备扔掉,我看到邮票很好看就把它留下了,从那时起就开始集邮。我最钦佩的是浙江杭州的一位老集邮家张包子俊先生,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2,(12):9-11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买的第一枚邮票,现在还珍藏着吗?这枚邮票花了您多少钱?这枚邮票现在的价格是多少?1949年我开始集邮,当时我10岁,在西安市东南小学上学。当年5月20日西安和平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欢度国庆时学校演出京剧《打渔杀家》,我在剧中饰演须生李俊,和演花脸倪荣的一位同学搭档。他是从延安来的延安平剧(京剧)院子弟,有一次看到他收集的邮票和毛泽东像画片,因我喜爱书画  相似文献   

20.
王国平 《中国集邮》2001,20(7):20-21
3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建议停发第三组生肖邮票的文章时,对于生肖集邮迷的我来说,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年后又读到了类似文章,去年看到了第三篇——《邮政周报&;#183;邮市商情》上署名直言的《生肖邮票还有吸引力吗?》。文中言商言利本来无可厚非,但仅以钱论票,一叶彰目,难免偏颇。他们的观点没有得到大多数集邮爱好者的认同。我感到欣慰。可是静下心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即生肖邮票在各种各样的集邮人士心里都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值。特别是《庚申猴》票在新中国邮票里成了一面旗帜,在邮市里也成了“风向标”。因此,我憧憬的第三组生肖邮票是一组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