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理应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并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承担起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教育提供高级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服务"三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文中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20余年的科教兴农实践与经验,对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服务社会、如何服务“三农”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办出特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出特色的意义。文章着重研究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途径,特别是结合“区域性”和“基层性”的实际,探讨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出特色的7 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教育有着广泛且深刻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高等农业院校应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使命,支持新农村发展,拓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为“三农”服务,为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收益提供智力支持。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如何坚持服务“三农”,规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威斯康星思想"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它主张高等学校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给我们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启示。本文通过剖析"威斯康星思想"的精髓,论述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就必须要坚持自己作为农业高校的特色,教学与科研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来定位自己的办学理念,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要发展,依靠科技推动仍然是主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农业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无疑应该在科教兴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科教兴农的思路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也必须构建起“三农”科技服务的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着科教兴农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一、提高认识,强化农业高校“科教兴农”的社会服务职能“科教兴农”是实现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强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进一步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时赟  李艳  翟广运 《成人教育》2009,29(8):10-11
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道路。他们强化了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培养农业技术专门人才,以科学研究推动近代农业经济发展。开展科技推广工作,促进了农业技术下乡。高等农业院校在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发挥了其他高校、其他学科、其他学者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面对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办学理念及其相关概念的深刻内涵,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创新中突出个性,在创新过程中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传统与变革的关系,注重办学特色上的“农”字优势、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农”字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服务情况出发,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等农业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主要内容及服务总量,由此判断出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指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为增强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找到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天津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培育)高校,是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自建校以来,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面向上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从传统农业到城郊型农业,再到2000年整体调整为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与此同时又成功实现了“两个延伸”,一是从服务农业“产中”向服务农业“产前”和“产后”延伸;二是从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农民延伸。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形成了“以农为本,育人至上”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基层、面向‘三农’、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铸就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合作之路。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紧贴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为深入了解学校取得的成就及农业教育相关问题,本刊对天津农学院党委书记孙守钧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4.
“威斯康星观念”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地方大学拓展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理论借鉴。地方高校走出象牙塔,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找准服务方向,并对学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做出合理规划,逐步构建起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推进农业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理论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高等院校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从优化学科配置、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加强科技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国农广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农业部提出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和“九大行动”的部署和要求,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融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之中。消化件精神,增强自身动力,细化目标任务,深化办法措施。充分发挥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优势,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昂扬的干劲,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工作服务建设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办法、新模式。摸清基本情况、完善基本制度、夯实办学基础、建设基本队伍,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促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其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而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工程教育要完成好这三大任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河北工业大学(原河北工学院)是一所地方工科大学,长期坚持培养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目标。在90多年的办学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工学并举、校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种地方工科大学培养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等工程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业院校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黄仁跃张平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中级农业人才的重大任务。本文在阐述云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阐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在实施“...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农业职业院校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了最直接和最紧密的联系,有为“三农”服务的优良传统。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中专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积极为区域经济服务,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科教兴农的辉煌业绩;9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走向市场以后,农业职业教育遇到了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给农业职业教育带来了新契机。农业院校只要把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依据,在办学中服务,在服务中办学,一定能赢得有为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