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最近读了两本中国出版史,感到很亲切,如逢故人。一本是宋原放、李白坚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史》,另一本是吉少甫主编,曹予庭、杨震方、周元高、顾承甫四人执笔编纂的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简史》。如果只凭书名猜想两书的内容和篇幅,会以为后者单簿,而前者详备,其实不然。《中国出版史》从“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传播”到“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近代出版事业”,时间上只写到20世纪初叶。书后有一篇宋原放编的《中国出版大事年表》,也只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的“地方文库”概念,主要是指省级单位组织出版的文库.不含省级以下或者跨省的地方文库出版. 近些年来,我们发现省级地方文库出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应该说在全国率先完成的是湖南的《湖湘文库》.这一文库的出版很成功,花费七年时间完成.一时间很多省份到湖南取经.新疆、湖北、浙江、山西、河北等省纷纷效法湖南省,开始了地方文库的出版工作.《新疆文库》《荆楚文库》《三晋文库》《燕赵文库》纷纷上马.应该说这些文库的出版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盛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出版界出版的有关书、刊、报和音像方面的文字载体,林林总总,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今出版界的发展和繁荣景象。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把所有关于出版方面的报刊和图书都阅览似无可能。以笔者的拙见,我国出版界的载体有三大宝,一书一刊一报:《中国出版年鉴》、《新闻出版报》和《出版参考》。“三宝”到  相似文献   

4.
我很喜欢《出版参考》。 《出版参考》有三个特点。一小,二丰,三实。说它“小”,是指篇幅不多,文章又大多短小精悍。人们日常工作都忙,既想多了解些信息,又希望尽可能少花些时间。“小”刊,正中下怀。说它“丰”,是指内容丰富,信息不少。如今是信息时代了,不掌握信息,几乎动弹不得。《出版参考》既有出版动态,又有专题探索,既有书刊巡礼,又有市场行情,既有国内掇闻,又有国际瞭望,多姿多彩。说它“实”,是指实在,不尚浮华,这在一片浮躁的当今,应属难得。如此之《出版参考》,受欢迎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5.
“组织社会力量”这句话,凡是五十年代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当过编辑的人,大都很熟悉的。前些年,由于林彪和“四人帮”为害,许多同志对于这句话恐怕不一定很清楚了。这不是一句普普通通,可有可无的闲话,在那金子一般的五十年代,在如何做好编辑工作上,这句话确曾发挥过重大作用! 五十年代,中青社从总编辑到传达室,总共二百来人,但却出版了七种期刊(《中国青年》、《世界青年》、《农村青年》、《中学生》、《辅导员》、《旅行家》、《文学知识》两种丛刊《红  相似文献   

6.
《我是编辑高手》(原名Book Commis-sioning and Ac-quisition)[1]中提到了“出版日”,指出“出版日是件大事”,对作者是十分重要的,编辑可以利用出版日来搞好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从字面上看,出版日(publication date)是指图书出版的日期,是图书公之于众的日子。出版日一般注录在图书的适当位置,如图书版权页上。[2~4]因为每一本图书都有一个出版日期,就像每个人都有生日一样,所以很容易想到:出版日只不过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点罢了。但是,图书由产品状态到进入市场的商品状态,有一个最佳时机,出版日就有了丰富的“营销”含义。实际…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湾书市出现丁很多供老年人看的图书,即所谓“银发族”图书。银发族出版物内容很广,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营养卫生到休闲旅游,很实际,吸引了众多老年读者。已经出版的书如中华日报的《老人的休闲活动》、《老人应如何老有所用》、《快乐  相似文献   

8.
从七月一日起山西日报在国际版(第四版)上,举办了《工人农民学时事》专栏,到八月十七日已经出版了六期,很受读者欢迎。这个专栏办得中心突出,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文图并茂。每期大约有三千字左右,其中有“毛主席的语录”、“时事报告”、“外国故事”、“信箱”、“长知识”、“黑板报”、“谚语”等,还有照片、图画。统率  相似文献   

9.
信息四则     
台北出版业者诧异——《毛泽东语录》如此热销【台湾消息】台北出版业者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他认为《毛泽东语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且不论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就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智慧对做好企业管理就很有帮助。他还举例说,“甚至毛主席还在书中告诉了…  相似文献   

10.
张注洪 《历史档案》2003,(4):129-131
近日,俞信芳著《张寿镛先生传》一书,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史料丰富,论述切当,学术性较强,很值得一读。 该书共分六章,计20余万言。从“家史”开始,继而为“从政”、“创办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学术思想”、“恩泽”等部分。后附《约园佚文辑存》(13篇)、《后记》等,书前刊有多幅图片,该书的优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 ,读《王仿子出版文集》 ,边读边感慨 :什么叫出版家 ?这就是出版家 !新近有幸细读《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下简称《续编》) ,感慨升了级 :什么叫“老派出版家”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说远在天边 ,是“老派出版家”之说最初来自英国 ,指那些“专心于出版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视发现和推出文学天才为天职”的出版家。说近在眼前 ,是指《续编》作者的出版情结很像他的英国同行。当然 ,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很像。世道变了 ,“新老板”来了 ,天职是赚钱 ,取舍在市场。于是 ,英国的老派出版家被迫下岗 ,干了 60多年出版的《续编》作者也…  相似文献   

12.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以“纸质出版+移动互联”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彩色套印术,古代称“版”,现在称木版水印,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一样是中国对世界印刷文化的又一杰出贡献。从出版印刷史和美术史研究的角度,一直需要一部集历史、理论、方法为一体的学术专著,有关部门也曾明确提出要把“彩色套印术从萌芽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列为课题,利用现有的文献、文物,结合版画工艺加以系统梳理。我们高兴地看到,由冯鹏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中国木版水印概说》(以下简称《概说》)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完成了这一课题。《概说》在结构上很有特色,称得上是匠心独具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分三篇:…  相似文献   

14.
最近,李连科出版了他的新作《价值哲学引论》。至此,李连科完成了他研究价值问题的三部曲:《世界的意义———价值论》—《哲学价值论》—《价值哲学引论》。从“价值论”,到“哲学价值论”,再到“价值哲学”,李连科是在一步一步地接近价值哲学研究的腹地。1985...  相似文献   

15.
关于出版学理论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 《编辑之友》1992,(3):45-47
(一)“出版学”一词的出现,在我国大约始于70年代末。1979年初,原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编辑工作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并主张编写“编辑学”、“出版学”著作(参见袁亮:《出版科学与出版实践》,载《出版与发行》1986年第5期)。这很可能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若文 《今传媒》2006,(1):27-28
一、对于报刊审读制度的解析国家新闻出版署1988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提出:“做好对报纸、期刊、图书的审读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出版管理的重要方法”。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简称“两个规定”),均在各自“监督管理”这一章里对纸质媒介的审读做了明确规定,并将审读工作列为纸质媒介出版管理的四项制度之一。从《通知》到“两个规定”,都将纸质媒介审读纳入新闻出版管理范畴。所不同的,一是由上世纪80年代所规定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陶家国与张星海同志在《出版与印刷》1999年第3、4期上发表的《谈谈现阶段出版科的作用与地位》(以下简称《谈谈》)一文,是出版岗位上的专业人员提出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文章肯定了“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出版专业人员发挥作用”,探讨了“现阶段出版科的职责与作用”,看到了“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出版科的作用与地位面临新的挑战”,强调了“出版专业人员应面对现实,迎接新的挑战,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更好地为出版服务”。不足的是,文章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就听说过一本叫做《心灵鸡汤》的书,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有意思。后来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英文版的《心灵鸡汤》,不禁被其封面上的一行英文“101 Stories To Open The HeartAnd Rekindle The Spirit”所深深地吸引。细细品来,余香满口,书中优美质朴的英文更是让我们这些喜爱英文的人击掌叫绝,受益匪浅。一、奇特的“诞生”过程,细致的市场调研,艰辛的版贸谈判,折射出成功的光芒原版《心灵鸡汤》的出版过程颇富戏剧性。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兼作家坎费尔德和马克汉森带着自己多年来搜集到的第一批手稿准备出版,先后找了33家出版社,均以无出版价值被拒绝。坎费尔德有点绝望了,几乎要放弃出版的念头。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9.
刘绪源(以下简称刘):这段时间,“三国”很热。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被串到一起来谈,这就大大扩展了话题,也引发了很广泛的兴趣。能谈谈您对“三国”的看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报纸有“补白”,杂志有“补白”,有些书也有“补白”。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祝你家庭幸福》等,就有很多“补白”。“补白”可以是一篇短文,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组资料,可以是一节或几节名人语录,也可以是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补白”不仅可以把版面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