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天然的亲近散文文体,虚构文体的文体意识比较模糊;习惯使用日记体、书信体等自叙传的叙事策略;消解文体之间的体式疆界,跟着感觉走是其基本的叙述语态。所以如此,是女性的生存处境、文化习性、审美心理以及女性与散文文体之间的默契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自成一派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文体之美历来为人所称道.叙事抒情的真挚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结构的严谨美和语言的口语化,是构成朱自清散文文体美的要件.这些文体个性的生成,与朱先生在儒家诗教传统的深刻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叙事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文体,一般以写人、叙事为主,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苏教版小学语文的12册教材中共有80篇叙事散文,约占课文总数的28%。教学中,如何凸显这一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引领学生读懂叙事散文的丰富内涵,品味其语言特色,并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试以多个具体课例阐述叙事散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包罗万象、独具风格的文体。初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现代叙事散文篇目较多且语文课堂教学多以阅读教学为主,现代叙事散文教学自然而然成了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因此,语文教师实施教学时所要迈出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现代叙事散文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韵文是散文的先导,文字出现后,诗歌等韵文的口头记事功能逐渐减弱,到后来主要以抒情功能为主,文本的记事功能则主要由散文来承担。散文由诗歌中分化出来,《周易》卦爻辞中散语和韵文并存,应是文体由韵文向散文的过渡形态。较早的散文可追溯到甲骨卜辞中的叙事之辞,这是散文的萌芽。金文出现后,散文书写的物质载体比甲骨时期有了很大进步,散文的篇幅增长,叙事也稍具规模,散文有了进一步发展。简策的出现为长篇散文著作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先秦的历史散文产生之后,散文的叙事技巧渐趋成熟,至春秋末期诸子散文兴起,散文的文体基本定型,散文进入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对散文概念的理解大致有所谓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除小说、诗歌、戏剧之外,囊括报告文学、革命回忆录和通讯特写等在内的一种几乎包罗万象的文体,而狭义散文则是以描景抒情、叙事明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即叙事、抒情散文。这种散文的基本特征是短小精悍,讲究艺术加工,所以又被人们称为艺术性散文。本文论题主要涉及的正是这种艺术性散文,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7.
散文形式短小,内容广泛,文体特征难以界定.以文体学的理论结合中国现代散文和英国十九世纪散文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追求自由的语体,抒情,叙事,写景都可;散文注重表现真挚的情感,并能传达深刻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8.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文体,伴随着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但是在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中,会发现,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文体价值缺失、主观情感替代作者情感、教学内容应试化、教学组织缺乏层次性等问题。在当代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加以调整,可以通过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把握作者及情感、找准散文叙事特征等多个角度,推进教学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9.
叙事散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学生所接触的文章以这种文体为主,现实生活中也大多是这一类,因此培养中学生叙事散文的阅读技能,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能为其走入社会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的作文中,散文是师生比较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一种文体,其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三种。  相似文献   

11.
文赋的产生和古文运动密切相关,古文家们的创作理论如句式取其自然、好用议论、注重借鉴秦汉文章等正是文赋产生的理论基石,而当时文坛上破体为文的创作风气以及律赋、咏史怀古诗、陆贽骈文的盛行等,也从实践的方面刺激了文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叙述问题历来被研究者忽视,这种狭隘偏执的文学观念应予改变.文章首先指出叙述学的“话语”分析与文体学的“文体”分析有不少重合之处.其次,分析小说和散文在叙述上的异同.第三,强调现代散文应改变单一、僵硬、狭隘的叙述观念,建立与现代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相匹配的现代叙事方式.在此基础上,文章细致而清晰地梳理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一是叙述方式从一元到多元,二是呈现型叙述取替概括型叙述,此外,还有隐喻性叙述、跳跃断裂式叙述,以及反讽戏谑叙述,等等.这些叙述模式的演变,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不仅给了我们某种艺术革命的新启示,而且有可能使散文获得与小说和诗歌平起平坐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春秋》具有重要的贡献。它不仅开创了历史著作的新篇章,确立了叙事散文的基本规范,而且也确立了叙事散文特别是史传散文在叙事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叙事艺术特点鲜明,而且语言运用上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技巧对后代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它既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叙事散文之祖。  相似文献   

14.
孙犁晚年散文的文体特色主要表现为,在温柔敦厚的外表下书写沉郁沧桑的人生感触。它体现在作家对文体的沿袭与创造“、过来人”的叙事角度以及独特的语言追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记体文在唐代兴盛起来,韩愈、柳宗元的创作对记体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他们对记体文的题材加以扩展,多种题材都成为所记对象;立意方面表现出作者对社会政治或生活情趣、人生遭际等方面的看法;写作角度与结构安排也避免较为平直的叙述,选取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角度,注意到行文的变化;在写作技巧方面,多采取人、事、物、景交叉表现的方法,表达上多用议论.韩愈、柳宗元在记体文创作上还注意到文学的审美功能,记述作者的生活情趣,细致地描写景物,使之可以娱情悦性.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积极倡导并实践“白话美文,”取得了人所瞩目的成就。叙事类散文作为其中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却为人提及较少。文章从选材、构思、抒情、方法、语言方面探讨了其清隽真纯、质朴腴厚之美。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美国散文诗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理论话语以及散文诗的创作和阅读接受方式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叙事性的介入和散文诗人的成功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诗歌“主情”的美学特质。作者以美国诗人拉塞尔·埃德森散文诗作品为例,解读在人物塑造、话语模式、叙事情节和结构方面体现出的独特叙事性,并探讨这种实验探索性的散文诗创作如何使当代美国散文诗文本呈现出浓厚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唐宋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独立文体、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拓宽种类的基础上,更加扩展、丰富、充实了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极为鲜明丰满的优雅、崇高、悲剧、喜剧四种美的形态,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由奠基、过渡到新的繁荣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介了秦牧的一生 ,论述了其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 ,评价了他对中国当代散文事业的杰出贡献 ,并确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即 :秦牧是中国当代首屈一指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