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3,(11):140-142
<正>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林果研究所是内江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2月为拓展新领域新设立的研究机构。林果所自成立之日起就紧紧围绕市农科院"巩固优势、拓展领域、开拓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针对内江市果树、绿化林木产业现状,开展林果相关领域的新品种引进、筛选与选育,配套技术引进、集成,攻关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等技术,并积极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等"三农"服务工作,旨在为我市果树、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3,(10):14-14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内江市政府关于科技"入园、入企、入村"的文件精神,近日,内江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跟随内江市科技局深入东兴区、威远县的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先后走访了威远海山宇光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伊兰丝家纺,东兴区的塑金科技、建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调研过程中,首先参观了解了企业的科研、生产情况及相关产品。随后的座谈上,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并向他们介绍了情报所的服务范围,宣传了技术合同登记中企业可享有的国、省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4,(1):15-17
<正>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具有悠久的科研历史,一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公益职能,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科技创新积淀深厚,成果辉煌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四川省内江甘蔗试验场,始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77年历史,1958年扩建为内江地区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年撤所建院。  相似文献   

4.
<正>肖培村,杂交水稻育种专家,2000年~2008年曾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现任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法人代表。1945年12生于重庆江津,九三学社社员。1969年自西南大学毕业后,长期农业科研一线从事水稻育种科研工作。于1988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内江市农业劳动模范"、"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职务科技成果改革抓转化。出台《内江市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作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目前,市农科院明确知识产权权属比例为7:3,职务科技成果收入分配比例为6:3:1,已转化职务科技成果10个,创办四川花芊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蕈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12个。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3,(10):139-141
<正>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3年组建并恢复玉米选育种研究工作,以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为重点,2003至2005年承担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四川省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内江市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内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科研体系建设",是内江优质专用玉米生产的科技支撑单位。2004年至今承担了四川省"市、州农科院(所)联合育种、联合试验"、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及预备试验、内江市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等项目。自开展育种工作以来,以收集、改良和创新玉米材料为指导,先后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数百份,含热带种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4,(1):12-13
<正>近日,本刊记者罗玛从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了解到:2013年,内江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内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一、科技创新环境日趋优化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入园入企入村行动的意见》、《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等文件,强化了政策支持;修订了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内江市"市校合作"服务农业产业促高质量发展。(一)抓优势提升特色农产品单品质量。围绕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农业重点名优产品,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品种选育、标准转化种植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对于农业领域重点项目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一般项目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研发并推广血橙品种8个,鲜果覆盖期从当年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3,(11):86-86
<正>由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内江综合试验站项目,2013年示范县工作总结暨技术培训会于9月29日在我院召开。试验站团队成员,简阳市、安岳县、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5个示范县(市)技术骨干,内江市农技站、资阳市农技站、内江市东兴区、市中区农技站等单位47人参加了会议。内江市农业局副局长邓永平、资阳市副局长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受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委托,由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内江市2015年移民实用技术千人培训圆满完成。根据市农科院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签订的《内江市2015年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协议》和培训方案,市农科院成立了以院长黄跃成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科教科牵头组织,在各县区扶贫办的支持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市农科院通过认真走访调研移民群众,充分了解移民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结合我市实际,编写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正>内江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是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1年在原甘薯蔬菜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为拓展新研究领域新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甘薯新品种选育和蔬菜食用豆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集成创新、转化应用、示范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科技服务等工作。现有科技人员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硕士2人。拥有专用育苗大棚2个、200平米组培试验室、分析化验室、网室、人工气候箱和资源贮藏库等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波特兰股份有限公司内江市水泥厂利用沸腾炉渣代替页岩(或粘土)生产水泥熟料获得成功,并于最近通过了内江市中区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根据内江市科技情报所对全国科技情报数据库相关资料查新表明:用沸腾炉渣在机立窑上代替页岩(或粘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获得消息,科技部已正式下文批复同意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科发火[2017]412号)。这是内江市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志着内江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近年来,市科知局在加强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全方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引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3,(9):147-147
<正>受威远县农业局委托,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承担了该县2012年阳光培训工程任务,在商定培训计划中,共同确定了服务产业、服务本地特色的基本目标。威远"周萝卜"是内江农业特色,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萝卜原料生产是"周萝卜"加工型产业的第一"车间",其种植规模是否稳定、生产质量好坏、农户效益高低等直接影响萝卜加工生产需要。为搞好萝卜原料生产,助推小萝卜成为当地特色大产业,项目组打破人们"种萝卜最不讲究技术"的传统,于2013年7月18日深  相似文献   

15.
内江市一九九六年科技工作要点是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发展重点,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深入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建设星火科技产业带,为建设内江经济走廊、建设大城市和实现小康三大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知局"六项措施"全面落实《内江市加强市校(院)合作工作责任清单》一是建强市校(院)合作机制。建立市(校)院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市(校)院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务实、重点、市场化原则,建立了市(校)院合作项目评估、调整、跟踪、会商等工作机制,坚持"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市(校)院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内江市创新服务中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今年1-7月,内江市市中区科知局围绕全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省(区)市科学技术情报所联合研建《中国产品技术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产品库》)工作会议于1991年7月~12日在重庆召开。这次联合建库工作是由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与全国32个兄弟情报所联合发起,按照统一计划、分片包干、集中联库、分散服务的原则共同开发。会议由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数据库工作总站站长陈源曙同志主持。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所长刘达同志代表分所对30余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各兄弟情报所如何贯彻国家科委情报司有关数据库建设的精神,以及研建《产品库》的条件、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08,(5):53-53
"样板"村请农博士任"科技村长"在北京市推进循环农业行动计划启动式上,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支书赵谦,代表村民给市农林科学院郝利博士送来"科技村长"聘书,通过农博士的先进技术,将帮助该村规划发展循环农业。同时,怀柔区九渡河镇杏树台村、大兴区榆垡镇郭家务村、密云县太师屯镇流河沟村和大城子乡墙子路村也都有了专属科技"智囊团"。  相似文献   

20.
罗玛 《内江科技》2013,(9):13-14
<正>最近,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同行专家对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完成的"亚热带专用果蔗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甜城18号的育成"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甜城18号是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第一个专用果蔗品种,填补了我国无自育果蔗品种的空白。这是内江市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辉煌之一。近日,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