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P2P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流媒体业务的不断扩展,P2P网络本身对网络带宽的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有效、快速的识别P2P流媒体流量并提取特征码亟待解决。基于覆盖率统计的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克服了人工提取的缺点,耗时短、效率高,通过采用One-Way Hash算法短时间内能实现实时提取,准确率也很高,能有效的识别P2P流媒体的流量。  相似文献   

2.
混合模式数据分析P2P网络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流量在对Intem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效地识别P2P流量。本文概述了主流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模式P2P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P2P流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的广泛应用,校园网资源也逐步被P2P应用所挤占,造成了一定的网络拥堵,对基于校园网的学习与办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流量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校园网P2P流量的管理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赵侃 《考试周刊》2011,(56):160-161,100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现在P2P流量控制已经成为各高校校园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网络运维状况,对P2P流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一套P2P流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P2P网络的最基本特征:网络节点对等,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的解决P2P流量识别方法,该方法没有用到应用层的协议,不需对数据包进行应用层解析,只判断源地址、目标地址及端口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执行效率高,并且对加密数据包以及未知P2P应用的数据包都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超过了Web而成为在流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应用。由于P2P协议特点,P2P应用对网络带宽具有极强的抢占能力,严重影响了网络其他业务的正常展开。而目前网络设各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不能感知到P2P应用,导致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的运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P2P技术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并对P2P识别技术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P2P流量识别效率,对大量的P2P数据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P2P应用的交互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做了流量统计,得到了P2P所特有的一些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双重特征的P2P综合检测方法,首先利用DPI进行关键字识别,对于一些新型加密的P2P流等,进一步利用BP神经网络判断是否为P2P流。  相似文献   

8.
P2P技术的大量使用使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流量急剧增加,这对于以太网接入共享带宽的高校校园宽带接入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对P2P业务流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识别、控制可行性监管策略,对实现校园网的高效率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P2P流不同时间分段发生的P2P流量不同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贝叶斯网络检测模型.该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在负载均衡下统计和分类不同的网络环境流量,通过加入时间段函数,改进传统的贝叶斯分类器.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P2P网络平均识别率,减少P2P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P2P应用,P2P应用产生的庞大流量给P2P流量识别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针对P2P流量识别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云环境的识别模式。该模式将P2P的识别系统架设在云中,利用MapReduce系统架构和云环境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应对海量P2P流量识别,缩短流量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11.
校园网为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其管理极为重要。结合某校园网案例,研究P2P在校园网中的应用、P2P技术对校园网的影响,及常用P2P 流量识别方法,对高职校园网P2P流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适应对Intemet中迅速发展的新形态P2P网络应用进行建模的需求,深入研究了适于描述多方并发网络交互的形式化建模方法.首先,对P2P网络系统模型的各项特征及其分类进行了探讨.然后,参照构件化建模的研究思路,基于对P2P应用建模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运用通信顺序进程(CSP)进行描述的P2P网络应用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借助CSP进程组表示,该方法能够更为方便精确地描述P2P系统中以多方交互为主的动态交互关系,探讨了CSP非确定性语义在P2P交互建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一个新型P2P媒体点播系统的实例展示了以上描述方法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描述并行交互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P2P技术的定义、结技术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流量检测技术、流量控制技术以及管理解决方案,从P2P缓存技术的原理入和体系结构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控制管理的总体策略和P2P流量本地化,分析了Peer选择优化,最后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VOIP中引入P2P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有限的难题,改善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本文即是在VOIP与P2P结合考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基于混合P2P结构的VOIP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节点的操作,并对其服务质量(QoS)进行了研究,结合VC算法提出了一个带抖动控制的算法(VC-Jitter算法)。最后对提出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P2P数据库同步系统是通过IP进行节点标识定位的,当其他节点发送出来的消息被发送到某节点时,P2P网络中的虚拟身份标识就会绑定到当前IP地址对应的节点上。将P2P技术引入网络数据库领域,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数据库系统的高效率、大容量以及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P2P作为一种与服务器/客户端对立的网络架构,其应用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中发展十分迅速,新的P2P应用更是层出不穷.分析P2P网络内容分发中心化时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指出它们的优缺点,结合CDN和P2P关键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轻量级的P2P传输系统,对网络流量、资源分块和分段大小的控制,提高资源查找的效率,从而简化P2P资源的查找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评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网络的信任研究关系到P2P网络的安全。本文在对信任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构建了基于评价的信任网络,给出了信任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网络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