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各种“意外”的变化。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可能因此搅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偶发事件带来意外生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关系着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效。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它可以反映出老师应变艺术的水准。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为了处理偶发事件,有时为了保证学生能进行自主探究,有时因为知识点太多、容量太大,有时又因为把握学情不够……因此时有“拖课”现象。笔者前不久上了一堂数学对外公开课《年、月、日》,可以说整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遗憾的是拖课了。虽然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拖课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我反思。于是我对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笔者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两堂相同的科学课《找到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这是一堂典型的实验课,教学是按照“提问—猜想——验证实验-比较质疑-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的。下面是这位老师的第一堂课的片段。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令人头痛、心烦的。它常常将一堂苦心设计的课搅得一塌糊涂。许多年轻教师更是被一些恶性偶发事件弄得心神不宁。然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任何偶发事件(不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却都能机敏地驾驭它,巧妙地处理它,变不利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张恕 《四川教育》2010,(10):44-44
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往往显现的是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实践智慧。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力量。一位老师这样说:“我那堂课也许就那一个闪光点。我就抓住了那一个细节,就把本来很枯燥的一堂课,上得很精彩。”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堂课如果一开始你抓不住学生的心,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说这堂课一开始你就失败了,而要想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度将会加大。因此,新颖、别致、高超的课堂导入必然会先声夺人,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位物理老师的方法和风格也千差万别,但不管何种导课方式,其想得到的效果是一样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总是让人措手不及,往往将一堂精心设计的课搅得一塌糊涂。然而,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把偶发事件看作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机遇,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不排斥、不畏惧、不回避,才能发现教育的意外之美。  相似文献   

8.
刘文 《教师》2013,(6):34-34
张老师执教的《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是一堂家常课,也是一堂公开课。全组老师带着课题意识认真观摩了这堂课,课后都认真研究了这堂课。以下我想从这一堂家常公开课看"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践行情况。"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的目标,是期望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提示: 本文选取山东淄博北门里小学王老师和张老师的两堂数学常态课作为观察对象。这两位教师都是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王老师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张老师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两堂课都是在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室中进行的。学生每六人一组。  相似文献   

10.
课之蕴     
张新 《新读写》2013,(7):78-79
作为一个从教数十年的老师,上过多少堂课自己也记不得’了。但是自己做学生时听过的两堂课却至今历历在目。一堂是松江二中老师张藻的几何课——张老师并不是我们班的任课老师,只是代了一堂课;另一堂是复旦大学班主任老师胡奇光的课——其实这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课,而是开学第一天照例都会有的那种“开场白”。时隔数十年,我之所以还对这两堂课记忆犹新,就是因为这两堂课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一堂小学的市级观摩课上,有一位教坛新秀上《鸬鹚》一课。当课结束时,老师表扬学生说:“鸬鹚和渔人的配合可以说是巧妙绝伦,而今天这堂课,大家和老师也配合得非常好,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江苏省宜兴中学举行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中,笔者观摩学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史豪峰老师一堂课.该课为数形结合的专题复习课,课堂容量大,难度也大.在学生层次相对较差的学校完成这堂课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也会备受指责.可是史老师却轻松流畅地完成了!整节课有20多位同学发言,基本上是学生解决而老师仅仅是适当地点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广,虽然讲的不多,整堂课却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惊叹之余反思:自己总感觉我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掌握预习步骤,学习预习方法,将一堂预习指导课纳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的教学。下面,是这堂预习指导课的实录。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师:“三人行———”生:“必有我师焉。”师:我们在座的六十四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有二十一个“三人行”,七位老师。师:怎么会只有七位老师呢?能者为师嘛。这节课,陈老师就要从你们当中寻找老师。评:用这一有趣的对话作为“开场白”,巧妙地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意识到自己就是这堂课学习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角色意识”。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师:昨天,大…  相似文献   

14.
陈宝 《成才之路》2012,(29):54-54
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当注重课堂小结这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结课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如果结课结得好,会给整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使得整堂课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听了华应龙老师的《六年级数学复习》一课,我深有感触,这堂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卷,一堂简约而又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打折扣,体现的是华老师独特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小学作文启发式教学更是广大小学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对于小学生作文往往启发不够。因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难,不好写,因此也很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写的多为空话、假话或抄别人的话。甚至感到无话可写。有的则启而不发,一个模式,一种腔调,学生作文会形成千篇一律的局面。 在去年下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我市珠梅小学毛连波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这堂课较好地处理了作文教学中说和写的关系,是一堂启发得比较成功的作文指导课。 她上的是一堂四年级…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老师们的注意力也从以前的上课转移到了上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上一堂好课是广大老师乐于探究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一名好老师就好比一个大厨,上一堂好课就如同做一道可口的菜。本文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探讨何为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18.
10多年前,我在上海的一份报纸上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想起30年前听的一堂课》,全文如下: 虽说,这一堂语文课是30年前听的,但是,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还记忆犹新,某些精彩的教学片断还历历在目。 这天,万永富老师在黄浦区东宁路第二小学教《为人民服务》一课。这堂课万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气氛十分活跃。令人惊叹的是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万老师均能应对自如。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9.
邓丽云 《教师》2014,(20):57-57
“精彩的课堂未必就是高效课堂”,该怎样来评价一堂课?怎样评价学生?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每个学期的教学课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对每个课时的进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上更是会细致地深入到每一堂课的安排,因此教学进度的处理就比较重要。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一些困扰而耽误这节课的进度,当这样的次数多了后就会对整个学期的课程进度造成影响。,但是如果评价一名学生或者一位老师不单单是从学业成绩来看的话,那么我想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就能很好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老师们常常会做许多功课来帮助大家。本栏目的两位小作者,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肯定上过许多老师的课了。这次呢,他们各自挑选了一堂特别的课,记录下来寄给了我们编辑部,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两堂课有什么特别的呢?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呢?为什么会让人印象深刻呢?看过习作,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