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的《洗澡》这两部小说均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厚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语言艺术诠释了对社会、生活以及人生的深层思考,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内容的表达、语言艺术的运用三方面来论述《围城》与《洗澡》的相通相连之处。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和《围城》分别是老舍和钱仲书的代表作。它们都因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高超的语言艺术而成为传世名作。两部作品中瑰丽多彩、不拘一格的比喻令人称道。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的比喻艺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部作品的涵义有主题、副题之分。在比较了多种关于《围城》的观点后,认为它们只是对《围城》局部涵义的阐释。《围城》展示的是抗战初期一部分知识分子二元复合、多样统一的人性多极世界,其中暗含着对存在状况真面目的理解,也显示着对真善美这一终极价值意义的悲剧性吁求。  相似文献   

4.
斯丹 《文教资料》2013,(2):10-1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钱钟书以其渊博的学识、精妙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造就了《围城》独特的语言艺术。小说中集比喻、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手法于一体,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一块瑰宝。本文以法文版《围城》的第一章为例,从修辞和法汉对照的角度,鉴赏其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以其刻深的蕴含、机智的讽刺、精练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读者,曾流行于整个西方,风靡世界文坛。国外学者称其为“本世纪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一部,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而且写得才华横溢,趣韵纵生,艺术技巧超拔老练”(敏泽《有关现代文学研究几个问题的看法》《文艺情况》1983年9期)。这些并非是溢美之词,仅在语言艺术方面,就有突出的特色。不仅以精湛的形象描写见长,而且辅之以精美绝伦的议论,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本文拟就《围城》的议论艺术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在语言艺术上有很独到的地方,可以说在众多的现代小说之中,是独树一帜的。本文试以《围城》前三章为主,对其语言艺术作以粗浅论述。一、精妙的讽刺语言《围城》属于讽刺文学。它的价值不在于对历史的推动者们的歌颂,而在于对历史进程中一个方面的人情世态的揭露。如作者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为第一次出版作的序说:  相似文献   

7.
王莉 《教师》2010,(29):122-12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钱先生对它的几次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语言的艺术性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围城》中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就形成了钱先生独特的幽默感。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问世以后,各方面的评论很多,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为各家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围城》的意蕴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有的研究者认为,《围城》是一部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长幅画卷,是一部新的《儒林外史》;有的认为《围城》是行将崩溃的中国社会的生动写照;有的认为《围城》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爱情小说,艺术地阐明了理想的爱情多归虚妄、结婚如身陷围城的爱情哲学。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应当说,这些分析在其各自的视点上  相似文献   

9.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然这种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统计显示,动词“以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从动词“以为”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方面作分析考察,以揭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烨 《现代语文》2010,(1):63-65
《儿女英雄传》是继清代《儒林外史》《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著名长篇白话小说,它融合了英雄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武侠小说模式一一儿女英雄小说。作品中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特有的评话创作结构和精彩纷呈的武打描写成就了《儿女英雄传》的艺术闪光点,也使小说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一部语言艺术高超的杰作,其中比喻艺术贯穿了全篇。从"多姿多彩、形态各异"、"新奇别致、耐人寻味"以及"讽刺幽默、含义隽永"三方面归纳分析了其比喻艺术。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鉴赏》2008,(3):53-14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编审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作家作品语言艺术的专著.它以内容的分析为起点。用文学的宏观分析带动语言的微观分析,用文学的手段阐释带动修辞的技巧阐释.用文学的本体研究带动语言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史悠久,佳作浩繁.在文学活动中,诗词创作与诗词鉴赏是相生相随、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诗词创作,就不会有诗词鉴赏;而诗词作品也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为群众所理解和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由于诗词鉴赏的多数人的审美活动,比之诗词创作有更广泛的群众性,这就更迫切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及时去总结千百万读者的鉴赏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阐明文艺鉴赏的内涵、性质、特点、作用及其规律性,为广大鉴赏者提供理论指导.新近出版的陈新璋教授的新著《诗词鉴赏概论》(下称《鉴赏》),就是一本在人们的诗词鉴赏活动中富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好书.  相似文献   

15.
《张鸿渐》在《聊斋志异》中算不上是一篇最好的作品,但就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讲,它却有着多方面的代表性。通过对这篇作品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聊斋》的思想和语言艺术特点,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聊斋》作品的欣赏能力。一小说《张鸿渐》的代表性,首先表现在内容的现实主义因素方面。这也是《聊斋》真正的价值所在。蒲松龄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作者凭着自己高度的才能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通过描写人鬼狐妖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能引起当时人们共鸣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内心要  相似文献   

16.
主题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是音乐中的核心旋律音调,对主题的成功塑造和把握会关系到一部音乐作品的成败。作为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之一的《胡桃夹子》,其组曲中各个部分的主题也是这部舞剧创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胡桃夹子》组曲是柴可夫斯基的晚期作品,代表着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剧音乐创作生涯中的较高成就,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组曲之首的《序曲》更为重要,它在组曲中不仅起着剧情的铺垫和场景的引入作用,而且对于整部音乐风格的定位也至关重要。本文就从《序曲》的主题音调着手分析,以期通过分析能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在创作及鉴赏上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围城》和《天边外》普遍存在的围城现象,两部作品在围城结构模式及人与“城”的关系之间的差别,尝试对人生困境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8.
《围城》的书名本身就是比喻;《围城》中充满了比喻,就像山坡开满了鲜花。《围城》通过比喻来描绘士林世相,揭示人生忧欢,引发沧桑慨叹。比喻之于《围城》,正如眼睛之于龙、领带之于西装、硕果之于青枝、金苹果之于银盘餐具,有点睛添花之功,出神显韵之效,漾情溢趣之用,增厚加深之妙。研究《围城》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而研究《围城》的比喻,又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的学者视野。因为,钱钟书是一个学者小说家,《围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唯一的一部学者小说。离开了这两个前提,是难以真正深得《围城》比喻的堂奥的。  相似文献   

19.
张鷟的 《游仙窟》 是唐代一部重要的传奇作品,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还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语料.通过对 《游仙窟》 量词的词频统计及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量词的使用状况,这对于研究汉语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这几年中国电影繁荣的背景下,新生代的作品也显得引人注目。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峡好人》和《落叶归根》两部作品,来分析新生代作品中对从个体的角度对现实的描绘这一共有的特色,从而更好地认识新生代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