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实施深度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情感深处,体验语文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张力与表现力,对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文学涵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深度阅读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照语文大纲草案规定的,有两类,其中一类就是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到了第五、六学年,因为科学知识已经分别纳入自然、地理、历史三科里进行教学,语文科阅读教材就以文学作品为主。即使是科学知识的文章,教学大纲草案这样说,“有的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有的简直就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本文拟从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文学教育两方面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口语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谈话技巧,以便彼此更好地交流,让生活更和谐;文学教育让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喜怒哀乐,让日常生活更充实、丰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荒漠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这是令人担忧和悲哀的现状。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能为良好的文化和人格修养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注重文学熏陶,可以影响孩子终生。丰盈教学的文学意味、创设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这个微信、微博盛行的时代,直指心灵的阅读,厚重经典文化的训练,都成了奢侈品。在文学荒漠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状。青少年时期,如果阅读了大量的文化作品,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就能形成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人格修养。而小学语文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可以影响孩子的终生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丰盈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营造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和语言是实施教学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开展文学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文学作品基本的写作思路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文学常识、文学阅读以及文学欣赏。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内容入手,探讨了文学教育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本文拟从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文学教育两方面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口语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谈话技巧,以便彼此更好地交流,让生活更和谐;文学教育让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喜怒哀乐,让日常生活更充实、丰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重视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世界。教师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鉴别、欣赏等。随着学生阅读量逐渐增多,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之下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个性、陶冶情操。语言实践是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教师需要从语言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并加大培育学生语言实践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越来越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有多种阅读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作品鉴赏,提高文学素养。而这一切都要求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本人就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的养成。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灵活多变的阅读活动,并以阅读为契机,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另外,在阅读鉴赏之余,教师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读写训练来培养高中生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荒漠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这是一个令人担忧和悲哀的局面。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接受了人类文化的滋养,为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培养打下了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注重文学的熏陶,影响到儿童的终身和丰富的文学教学。为学生营造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是学生进行文学启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因此阅读不仅是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更是学生学习不断进步的阶梯。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但随着学生知识需求的增长,课堂阅读已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只有开展名著导读活动,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优秀文学作品,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的名著导读,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小学高年级名著导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潘霞 《教师》2014,(15):34-34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占有很大课时量。笔者根据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现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1.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要有了阅读兴趣,就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著的追求。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  相似文献   

16.
闫玉翠 《考试周刊》2022,(10):41-44
小学阶段是学生识文认字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包含诸多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建立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文学修养,因此教师愈发重视阅读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助力高效阅读课堂的实现,因此如何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中职语文教育与高中有着很大区别,其不存在升学压力,按教学目标要求就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能力的培养。但中职语文教育如果过度追求实用性,则其就不能客观的看待语文的人文价值,对实现中职的语文教学目标势必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在阐述了中职学校语文文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应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现状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促进学生提高感悟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8.
李宏儒 《考试周刊》2014,(84):33-33
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是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础,在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外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力和语感,使学生提高语言组织和思维表达能力,广泛认知文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语言、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否定语言、文学的教学,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其必修课部分所列出的"阅读和鉴赏",就是针对文学作品展开的;而在评价部分,又把文学类文本提出来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阐述;同时,在列出的选修课五大类别中,文学作品占三个主要部分,意在加强文学教学。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一种审美的满足 ,一种生命与生活的感悟 ,也是读者“缘文会友”的交流过程。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在贯彻《语文教学大纲》(指试验版 ,下同 )提出的培养高中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感受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不但要遵循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 ,指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人生的感悟、培养人文情怀的文学教育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的阅读指向作者 ,把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