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实践活动是支撑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开展地理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开展地理考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地理实践相结合,提高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30):117-118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极为重要。文章结合当下教学现状和教学案例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运用进行相关浅析,以期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里的核心素养指"计划、合作、处理、分析与解决急需挑战问题"等品质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程定位出发,根据课程实施的现状,以"开题""过程""总结"三个阶段为指导侧重点,注意贴近童心、顺应学情,注重无形成果,从而实现对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生物学科而言,将研究性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明确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培育,用核心素养来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用核心素养去引导研究性学习,意味着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目标不再散乱或狭隘.用研究性学习去支撑核心素养的培育,意味着寻找到一条有效的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设计成灵活的"研究"学习任务,通过立足文本、文本变形、文本整合延伸三条实践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2000年,国家教育部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明确写进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素养。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作为主体去调查、研究、论证,能够有效培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重点论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给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并以“宁夏沙漠化及其防治”为例说明研究性学习的框架及过程设计,最后对案例设计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问题驱动是研究性教学的本质,而多样化的质量问题解决恰好是促进质量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针对质量工程技术方向的本科生专业课程《质量工程技术基础》和研究生专业课程《质量工程技术》的研究性教学需求,提出了质量问题驱动"质量工程技术"本研一体化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明确了以质量技术素养和素质提升为核心的"主题视频牵引、质量问题驱动、课堂交流讨论、课外自主学习"四位一体式研究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增加问题驱动的应用场景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们课外主动学习的热情,使课堂基本实现了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要想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研究性学习是一条阳关大道。要想让学生研究性学习"长大成人",必须在质疑中开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思维;在辩论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中学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在课程活动的开展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逐步培养高中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借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打开新思路;有助于为社会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研究性",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科学求实精神、严谨工作作风及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因而实验室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而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为大学生更好地从事研究性学习搭建了重要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最为显著的标志,数据分析是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是落实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就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核心素养为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地理实验既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土壤的形成"为例,总结了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优化策略:精心设计实验,为素养培育搭建平台;精确实施实验,为素养培育搭建"脚手架";精准解读实验,为素养培育保驾护航;成果拓展分享,使素养培...  相似文献   

14.
陆霞 《考试周刊》2009,(12):168-169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讨论了如何有效地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荤哇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条件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素养、敏锐的信息素养、主动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除了具备一般条件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学生自主为形式、史料运用为条件、教师为辅助等特点外,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条件下研究性学习的更为突出的特点。个体活动、小组合作、沙龙是网络条件下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和融课堂",是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着力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和而不同、相融共进"为核心理念,促进思维互补、开发思维潜能、实现思维融合,引导学生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勇质疑,善思辨,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共进。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的再认识"教学新探索为例,阐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和融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课题学习"是初中数学教育中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当前通过"课题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充分,为了能真正彰显和发挥"课题学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功能,提出了四条基于"课题学习"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别是: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调查、数学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地理实践力是凸显地理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但当前高中生地理类研究性学习面临开展困难、案例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诸多问题。依托长三角地区的岛屿黄土这一乡土资源,将地理科学研究热点引入研究性学习,设计以“东海岛屿黄土,揭秘古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理研究性学习培育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9.
施正芳 《江西教育》2023,(23):12-13
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创造,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融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基于生活情境,立足开放时空,遵循科学程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公共参与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培育?笔者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课例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主要通过选择话题、设计活动、多元评价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一、紧扣公共参与要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