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颇多:有的家长言传身教负能量,孩子看在眼里;有些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经常打骂孩子;有些家长貌似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可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家长听天由命,认为孩子不会读书就算再管也无济于事;也有部分家长觉得管不住孩子,孩子出现了种种问题;还有一些家长以孩子的名义忙着为孩子"赚钱",却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开始有逆反心理,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应该丰富家校沟通的方式,加强家校有效沟通合作,试着改变家长朋友的观念,努力让家校教育同步,共创家校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教育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其实,家庭教育不在于家长给孩子多少文化知识的辅导,而在于对孩子心理的护育,从而达到"正行"的目的。"心若在,梦就在""哀莫大于心死"等均说明人心的作用。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立心志、昂心气、正心态"。家庭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实施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教育报》2021年4月7日02版报道:近日,一则新闻受到关注:一名深圳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给了孩子一巴掌,导致孩子一侧耳朵鼓膜穿孔."打骂式"育儿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轻则吼叫、咆哮,重则动手、体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咆哮式"育儿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对"咆哮式"育儿违不违法、家庭教育如何立法、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等问题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学习     
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教育、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一定就是家长学习。20世纪80年代,受应试教育刺激,人们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成功的标志就是考上大学。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孩子是否能排在前几名,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也要学点什么了。于是,各种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报告会、辅导讲座、辅导教材、报刊书籍、时尚说法等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北大街小学自1986年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管理日渐规范,质量不断提高,荣获“青海省优秀家长学校”称号。一、明确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部分家长思想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忽视对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等方面的培养。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小,不给他们操作家务的机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有些家长则采用的是物质刺激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  相似文献   

6.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举足轻重。然而,有些家长的教育出现偏颇,最终导致孩子桀骜不驯或唯唯诺诺,形成了在品德、行为或心理上有偏颇的"问题学生"。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只有对"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彻底分析,才能为"问题学生"的家长提供有利的解决办法,实现对"问题学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海霞 《成才之路》2014,(27):66-67
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和谐共生已成为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探索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应成为新时期学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一、彰显家庭教育魅力,确立科学教育观家庭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摇篮"。现在的家庭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强、自私、缺乏责任感、脾气暴躁等,这些普遍问题为我们开展幼儿园工作和家长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有些家长特别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冻了、累了、受欺负了,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造成孩子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得不到正常发展,在家长工作中就要抓住这些重点,不怕困难,细致耐心地做好家长的工作。(1)多方面探索家庭教育新问题。针对目前幼儿的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9.
时尚扫描     
"影响大于教育,关系大于内容"近日,"教育聊吧"和杭州某区教育研发中心联合举行了心理辅导座谈活动,不少家长闻讯赶来取经。对于家长们"我孩子问题很多"的说法,几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特别指出,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孩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随机教育"的含义、重要性、操作性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它是家庭教育中很珍贵的教育契机,但往往被忽略的现实。文章纠正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错误观念,并指出只要家长善于利用"随机教育",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中家长科学的、理性的"随机教育",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偏差,造成了有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家长们溺爱孩子,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工作舒适,不愿孩子干重活、脏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工时制的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显现。从家庭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教育孩子便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而自己只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以此来推卸自己教育的责任。二是大部分家长不懂  相似文献   

13.
罗志标 《教育》2011,(24):2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相依为命,相辅相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了解家长为了更好交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长身边生活,家长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经过耳濡目染,孩子都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或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独有的方式给孩子以最早和最持久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就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优化孩子的道德修养、精神风貌、文明程度、性格特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但是许多家长由于自己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以致在子女教育中遇到了许多困惑,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5.
陈翠叶 《山东教育》2020,(3):118-118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国民教育体系。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连续性、亲和性与权威性的特点,在儿童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城中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提出了指导家长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四点策略。同时强调家庭教育是在整个教育体系和孩子成长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学校应该构建便捷管理方式,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形成为导向,增强家长对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能力,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  相似文献   

17.
当班级出现这样的学生问题时,班主任首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制订辅导计划. 一、加强家庭教育的知识指导 要让家长明确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家长由于学识的局限,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全部教育责任就推给了学校,使孩子的教育不能形成家校合力,起不到最佳效果.因此要通过家长学校、个别交流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当孩子第一天迈进学校的大门时,做父母的就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家长签字"。"家长签字"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尤其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家长的督促,何况有些作业又必须让家长配合才能完成。如低年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教师,与家长接触自然较多,交流的话题也以孩子为主。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可经过观察,我发现家长问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如:我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在班里什么名次,有没有进步,课上听讲是否认真,有没有举手发言,在家里该怎样辅导功课等等,而其他问题鲜有提及。在家长看来,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抓好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书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与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所能代替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我校教育学生时更需家长配合和支持。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关键在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