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上最杰出的人物当中,我国古代的祖冲之是其中的一位。他对圆周率的计算,要比当时欧洲的数学家精确得多,从而成为对数学界的一个巨大贡献。直到祖冲之之后的1000年,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才打破了他所确定的精确程度。 祖冲之出生在公元429年的南北朝刘宋王朝时代。他的祖父和父亲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祖冲之从小耳濡目染,对天文历法十分爱好,经常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里运行的情况,并做详细的记录。他发现当时采用的《元嘉历》对日月的方位、行星的出没和冬至、夏至的时间推算上都不够准确,就重新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  相似文献   

2.
出生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南北朝时候的祖冲之,从小并不如父母的意。父亲一心希望他熟读经书,长大后成富贵门庭、荣耀祖宗之“器”。但祖冲之却另有爱好。小时候,很多时间里,他是跟着爷爷在建筑工地上扶杆、拉线、瞄位度过的。计算,神秘地吸引着他那颗幼小的心。父亲大失所望,骂他是没有出息的“笨牛”。当然,祖冲之并不笨,他是不愿意做自己所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祖冲之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浓厚兴趣,结果,他编出了《大明历》,将圆周率精确至小数点后七位,成为南朝杰出的科学家。哥白尼最感兴趣的是天文学,结果,他写出了《天体运行》,创立了地动学说,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的天文学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就是其中一位具有法家思想倾向的大科学家。反映他对天文历法真知灼见的《历议》,集中表现了他力图“革新变旧”、反对“信古而疑今”的战斗精神。考察祖冲之及其《历议》的革新精神,对于今天我们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河北,后迁江南。当时农民起义的铁拳,有力地打击了世族豪强势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步上升,人口不断增加,纺织、冶炼、造纸、制瓷和造船等技术显著提高,尤其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因受战乱影响而纷纷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大促进。祖冲之顺应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发行过6位著名数学家的纪念邮票,他们分别是:1.祖冲之。1955年,我国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4枚邮票中,第2枚是南朝宋齐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  相似文献   

6.
创新的源泉     
科学家们大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但都源于他们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本文介绍的两位科学家的经历可以看作是对这个结论的最好诠释。不羁的创新天才发明家卡门迪安·卡门现年51岁,是一位典型的发明家,目前拥有150多项发明专利,享有“当代爱迪生”之美誉,父亲是《疯狂》杂志的一位漫画家。卡门有发明家身上的一切“怪癖”。当他还在纽约长岛公学读书时,他就经常否定老师的答案,他厌恶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早年从大学中途辍学,是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腰缠万贯,却总是身着牛仔裤和牛仔衬衫。独身。谈话漫无边际。你…  相似文献   

7.
<正>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精于数学和天文。小时候的祖冲之对学过的知识,总爱问个为什么,直到弄懂为止。一天深夜,小冲之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正为白天学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而烦恼。他决定亲自实践一番。第二天一早,他找来一根绳子,飞快地来到村头的大路上,准备量车轮。  相似文献   

8.
祖冲之     
祖冲之,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于公元429年出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曾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建康等地为官多年.祖冲之从小就对天文、数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专攻数术,搜烁古今”.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首推他对圆周率的计算.还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张衡、刘徽等前人的工作进行仔细研究,一一驳正了他们的错误,并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7位.他也因此成为圆周率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对过去科学家的工作进行反复考核,就是对他的前辈著名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东门外瓦硝坝人;字东壁,号濒湖。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植物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又是当地一位有丰富治病经验和药学知识(著有《人参传》、《蕲艾传》、《四珍发明》  相似文献   

10.
一处错误     
课本第 160页 :“生活在南朝的祖冲之 ,是我国古代又一位大数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 ,是继刘徽的成就之后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也就是在 3 14 15 92 6和 3 14 15 92 7之间。这比欧洲早了近一千年。从课本可以看出 ,祖冲之的这一贡献比欧洲早了将“近”一千年 ,也就是说还不到一千年。祖冲之于南朝宋齐年间算出这一数值 ,他在 5 0 0年离开人世 ;欧洲直到 15 73年才由德国人鄂图 (或译为奥托 )重新算出这一数值。由此可看出 ,“这比欧洲早了近一千年”的说法 ,是不准确的 ,应为 :这比欧…  相似文献   

11.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计算圆的周长要用到圆周率它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样精确的数值,是中国的科学家祖冲之在1500多年前首先推算出来的。祖冲之小时候非常喜欢数学和天文学。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老师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这话对不对呢?第二天一早,他就拿了一根绳子,跑到村口大路旁,等候来往的车辆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拦住马车,对驾车的老大爷说:”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祖冲之先用绳子把车轮量了量,又把这段绳子折成同样长的三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他发现车轮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这篇课文中有“比之如父”这句话。“比”,动词,作谓语;“之”,他,代君主,作宾语;“如父”是动宾词组,作补语。对译为现代汉语便是“把他比作父亲”。对译后,原句的宾语“之”,变成“他”,与“把”组成介词  相似文献   

13.
每当耳边响起《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一首首浪漫抒情的情歌时,总会想起它们的作者——一生充满坎坷,充满传奇色彩的“情歌之王”王洛宾。他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的第一位华人音乐家。1913年出生于北京的王洛宾,自幼就受到京剧迷父亲的熏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于他和西北民歌的结缘则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4.
失去与拥有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在他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他陪父亲到一家高档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选自《中国软件网》2006年5月31日)失去与拥有@伊函  相似文献   

15.
仲永是我国宋时的一位“神童”,传说他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于是,他父亲爱之如宝,常带他外出,令其题词作诗,邑人常“以钱币乞之”。这样,仲永停止了学习,苦于表演乞钱,终于失去了才智。好端端的一个“神童”,由于没有培养教育,过早地夭折了,是很可惜的,所以王安石作《伤仲永》以启后人。卡门,是外国的一位“神童”,1881年生于匈牙利。据说他6岁的时候,哥哥要他算15×15是多少,谁知他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答案准确无误。哥哥不信,又让他算924×826是多少,他仍是连头也不抬一抬就算出来了。这一下…  相似文献   

16.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就喜欢动脑筋。一天,祖冲之问爷爷:“月亮为啥有时圆,有时缺呢?”  相似文献   

17.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是圆周率的发现者。然而,他在小时候,并不是很聪明,学过的内容背不下来,成绩平平常常。祖冲之的爷爷祖昌是位大匠卿,专门负责管理建筑工程事务。为了开发祖冲之的智力,开阔他的眼界,祖昌亲自带着祖冲之出去开眼界,见识世面。在建筑工地,祖冲之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建筑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他,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感化了他。他还学到了一首关于月亮的民谣: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条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半半边。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团圆。祖冲之兴奋地问爷爷:“为…  相似文献   

18.
不怕卑微     
一个贫困家庭的黑人孩子,从小就非常自卑。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他一直认为像他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一次,父亲带他去参观画坛巨擘梵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革后,他问父亲:“他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道:“他是位连妻子都没娶的穷人。”第二年,父亲又带他去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故居,他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说:“安徒生是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此后,这个男孩便振作精神,选自《家庭百科报》发奋努力,终于大有作为。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里克…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九年,前苏联发射宇宙飞船,首次揭露了月球表面的秘密.苏联科学院将月球地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以表示和纪念伟大的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他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π<3.1415927之间.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在国外,直到一千年后阿拉伯和法国的数学家才超过他.他还用两个分数来表示π的近似值,约率π=22/7,密率π=355/113,密率的提出比德国数学家奥托早一…  相似文献   

20.
祖暅与球体积公式──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之二陈通鑫祖,字景烁,又称祖之,是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之子。他“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神入炒”。据传,他学习非常努力,读起书来连打雷都听不见,有时他上街边走路边思索问题,撞到别人身上都不知道。他博学多才,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