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美国1999年的《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的父母教育子女的十条经验。我觉得很有借鉴的价值,在这里作一下简要介绍。一、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私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话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使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像这样的话,用来训斥批评孩子,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一些父母讨厌孩子问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决不能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问什么,就应答什么、教什么,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现在的孩子喜欢发问,爱思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加以培养呢? 满足孩子在知识、能力、判断力方面的自尊心。不要说孩子是“傻子”,也不要说“你不懂,让我来告诉你”,而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我想,这个问题你是了解的,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一来,由  相似文献   

3.
不要让孩子有“讨价还价”的机会文/金丽君班里有个大班插进来的孩子叫寿程晨,人很瘦,一来,我们就发现他决不吃肉,你喂他吃,他就吐,家里父母简直拿他没办法。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出了  相似文献   

4.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孩子得到荣誉后,父母感到高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要想让荣誉真正成为激励孩子的有效手段,使孩子有一颗正确对待荣誉的平常心,父母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小鼓励孩子注重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把获奖作为终结目的。当孩子取得成绩后,父母不要因此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尤其不要和孩子说这样的话:“你要是不这样做,叫我多没面子。”或者是:“你要和别人比一比,你永远是最优秀的。”2.不要把获得荣誉和一些功利的因素相联系,比如获得三好生或者某种证书就能有什么好处之类的。3.孩子在客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上次说到作文中有不少学生“指责”父母的爱“自以为是”,很多孩子便写了这方面的文章。课堂上,我读起张蕾的作文片段。“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写作业时不要听音乐!”“我早跟你说过,你就是不听,现在可好……”“你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再看电视。”“你怎么这么倔啊?怎么这么顽固?”这是我在家听到最多的话!现在的父母也不知怎么了,什么事都要管,生怕自己的孩子单纯地一步就“误入歧途”——至少,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从学习生活,到衣食住行,他样样过问。那些在我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父亲眼中似乎就成了重要的大事;一些我根本没想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8.
孩子胆大,富有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出来的。孩子的胆量生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胆小,父母也有责任。父母安全意识过强,老是吓唬孩子,孩子干什么父母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也不敢摸,什么也不敢干,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自然就是胆小、怕事、没有勇气。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森森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他躲得远远的。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他说:“好玩。”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老师就拉他靠近滑梯。他看别人玩得那么…  相似文献   

9.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6岁,他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太倔,朋友让他往东,他偏偏要朝西。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偏偏不!”一旦他的倔脾气上来,十头壮牛也拉不回来啊!朋友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了,常常向我诉苦。像这样的倔孩子我们身边不乏其人,许多父母为此困惑不已。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别人说他倔,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倔就是不好,甚至于倔就是坏。事实上,许多父母在说孩子倔时,其含义多数都不是褒义。父母不要说孩子倔,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倔的标签。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你说我倔,我就倔给你看,我就倔到底,看你能够把我怎么样。孩子怀着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1,(9):104-105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流行的一个新称谓,比喻那些爱子心切的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日寸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你是“直升机父母”吗?是什么原因让家长成了“直升机父母”?这种以爱为名的“保护”到底是爱还是害?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蹦寺孩子呢?  相似文献   

11.
1、感觉到爱为什么说是“感觉到爱”而没有单纯说“爱”是沟通无阻的关键呢?因为一方付出爱不等于另一方就能够感觉得到。纵使你一直在为孩子奉献你的爱心,孩子却不一定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还有孩子想离家出走?就是因为感觉不到爱。因此,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觉到才起作用。我们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含蓄,不习惯直接表示,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今天母亲节送了康乃馨了吗?”一直习惯于被父母宠爱的我们,有没有想过好好地爱他们呢?不要老是埋怨妈妈爱唠叨,其实只要你认真听,就会发现这唠叨声中包含了许多对你的爱哦!  相似文献   

13.
马黎 《考试》2005,(Z1)
记得一首歌曲中唱到:“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都羞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几个孩子能对自己深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又有几个父母能告诉你们的孩子你们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呢?  相似文献   

14.
周国兰 《成才之路》2013,(26):92-92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唱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唱出了孩子们对爱的渴求,唱出了最简单的表达爱的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爱的宠儿,徜徉在爱的教育中,孩子能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成才。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去爱孩子,用爱来诠释教育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乡愁     
一“美丽,不久你就要离开我们大家了,还真有些舍不得。”一株小草颇为感伤地说。“才不呢,我不走。”美丽撅着小嘴说“,我也舍不得你们。”“你这孩子,又说傻话了。”蒲公英妈妈听到了,“我们蒲公英,注定要四处漂泊,听从风的安排。或者,你会得到风的眷顾,被送到一个比落花河畔更美的地方。你会有新的朋友,还会有好多孩子……”“我不要,我不要!我就喜欢落花河畔,喜欢妈妈,喜欢这里的一切!我不要新朋友,不要孩子,我就是要在这里呆一辈子!”二离别的时候还是到了。原本轻柔的风一反常态,无情地撕扯着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含着泪,…  相似文献   

16.
爱说话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但很多父母常用“小孩子不要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很没礼貌”“你懂什么”之类的话制止孩子们参与大人的讨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爱插嘴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表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什么用啊?”“给你吃了那么多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19.
带儿子回家时发现走廊墙壁涂了油漆。走廊很宽,儿子离墙壁也还有一段距离,但为了保险,我大声对儿子说“:洋洋,你的小手千万不要触摸墙壁,因为刚涂了油漆,小心!”话音未落,洋洋举起小手“啪”地打到了墙上……看来,我的“提醒”错了!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很多时候“,不要”在他们听来就等于“要”。所以,家长必须慎用“不”字。比如孩子想站着滑滑梯,而家长认为这样做不安全,我们不妨对孩子说“滑的时候坐下来”,而不要说“不要站着滑”;对想站着荡秋千的孩子,父母的提醒应该是“坐着荡”,而不是“不要站着荡”;当孩子胡乱翻…  相似文献   

20.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