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家长对待孩子如同农民对待庄稼。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于早日成才的心情是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由此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  相似文献   

4.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由此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孩子个性的工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聋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效应、鲜明的针  相似文献   

6.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竟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7.
张俊 《江西教育》2005,(7):96-96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竞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8.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竟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于是,我买了一本,一口气看完了,心中仍是按捺不住地激动。便耐心地讲给女儿听,讲完之后,不失时机地对女儿进行一番教诲:“你看人家小婷婷,身有残疾、智力平平,却不断努力,如此优秀……”可女儿还没听我说完,就发起了感慨:“婷婷爸爸对她…  相似文献   

9.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不会开发每个学生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学生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教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教师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特别注重从以下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眼下,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不少家长的一片苦心最终未必都能获得理想的回报,有时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二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无限加压。另外,家长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加以引导,对孩子不能一味地拔高要求,加重负担,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什么都由着他。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于2005年9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拼命工作,希望挣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真是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并不买账,他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起来。原因何在?这要从幼儿快乐的源泉说起。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引起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幼儿的快乐来自外界事物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诚然,幼儿有一定的物质需要,但这个需要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教育》2003,(12):102-103
创造了好的环境,就像种庄稼有了好的土壤,基础是打好了,但茁壮成长还需要其他的条件,例如阳光,空气,水等。对于家长来说,在提供了好的家庭氛围之后,再给孩子怎样的成长养分呢?  相似文献   

13.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全心投入。这一方面源于父母的职责;另一方面,父母如果希望收获孩子健康成长这枚果实,就必须像勤劳的农民照料自己的庄稼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全心投入孩子的成长就是要强化父母的教育意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每时每地都在进行着。本期"焦点"探讨的是厨房中可以进行的教育。这也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生活中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有抓住一切生活中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这是家庭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用心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关怀。班主任和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学习。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作为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以促进双方的联系?在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以下的体会。一、双边——正视家校关系家长会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桥梁的最佳途径。家长满怀希望来到学校,最想了解的是孩子在校内、班内的一系列表现。作为班主任,要感谢家长光临,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尤其是后进生家长的心情。所以在家长会上应尽可能把班级中好的一方面予以展示,给予表扬。对班级工作出色的、考试成绩突出的…  相似文献   

15.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会怎样做呢?一般来讲,家长都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往往会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开脱。有的家长甚至变得蛮不讲理!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老师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思考:看准家长蛮横的出发点,对症下药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注意力往往首先集中于“孩子怎么样”。出于“爱子心切”,家长可能不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处理,甚至蛮横地以一种强势对待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理解家长保护孩子的这种心情,同时要摸清家长的心思,“对症下药”。班上一位女同学A偷拿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本书以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为主轴,另附"用爱救回孩子"和"父母SOS"两个记录问题孩子成长的故事和老师与家长亲情互动的内容,为我们娓娓道来有关"希望教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因此,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人常说:习惯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人生。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怎样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习惯?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成功者的潜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这是天下父母们都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就试图将家长朋友们关心的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问题,选编了几位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精辟论述,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成长的路上最需要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不失时机地为孩子送上三把梯子。  相似文献   

19.
虽然家长和孩子是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是,几乎没有家长不抱怨:实在是不了解孩子!也几乎没有孩子不抱怨: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代沟抑或隔阂让两代人都感到困惑。怎样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与孩子更好地接触,与孩子尽量少一点隔阂?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正《童年清单》新书介绍本书告诉你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而你作为一个家长、一个指导者又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看待孩子的那些探索和成长,69项认知世界清单给出了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