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迅 《集邮博览》2013,(2):49-49
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30日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是"延安"图案,我记得自己有一枚陕西延安图案的明信片,就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待找出明信片和邮票图案一对照,发现邮票图案简直就是明信片的翻版。明信片上的图案好像就是邮票的原图,这枚明信片是外文版,正面无中文字样,发行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图案上宝塔山下的红色标语和路上手举红旗的队伍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兴之余,仔细研究了贴票位置,最后选择将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右下角,这样整体效果比较好,票是贴好了,接下来要盖  相似文献   

2.
徐阳 《集邮博览》2014,(1):53-53
正每每整理邮友们寄来的明信片时,陶铨老先生的剪纸明信片总会一下就映入我的眼帘。陶铨老先生是我们江苏吴江人,我们已相识多年。陶老先生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剪纸和集邮。现在虽然已是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但剪纸却一年比一年更勤了。他的剪纸内容比较特别,主要是党旗、天坛、天安门、伟人头像和伟人语录等。每逢一些特殊的日子,我总会收到他寄来的明信片,每一枚都是别具一格的、带有剪纸作品的明信片。如图所示这枚明信片,就是我珍藏陶铨老先生剪纸明信片中的一枚。这是一枚寄自2010年7月1日的明信片,这天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纪念日。记得收到这枚明信片时,贴在明信片左侧的一幅毛泽东头像剪纸作品最先映入了我的眼帘,初看简简单单的剪纸作品贴在明  相似文献   

3.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4.
1917年12月29日发自直隶北京,1918年1月2日到达江苏南通(通州),由书画篆刻名家陈衡恪亲笔画马并刻生肖印“戊午”,隶书“恭贺新年”(图见封二),寄给他的岳母范老太太的一张普通邮资明信片。这应是我国较早的一张贺年明信片了。 这张民国邮政明信片印绿色帆船1分邮资图。1917年中邮资调整,补贴半分邮票1枚,符合外埠明信片邮资。明信片销有邮戳6个。3个为“直隶北京六年十二月廿九”,其中两个销票。1个为“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5.
深情话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2015年1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拜年》特种邮票。我忽然想起曾收藏过两枚带有"拜年"二字的明信片,何不做两枚拜年极限片呢?于是,我选择了两枚边纸上带有"拜年"二字的邮票分别贴在了两枚明信片上,然后加盖了"2015 1 10西安拜年"的纪念戳,从而制作成让我非常得意的两枚极限片。说起拜年,还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  相似文献   

6.
极限明信片的特征,就是邮票、明信片和邮戳三要素和谐一致的结合,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集邮品。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在邮票和明信片配好后,能否盖好一枚恰当的邮戳,是一枚极限明信片成败的关键。一、风景日戳与其它邮政日戳制作极限明信片的优劣比较极限明信片上盖销的邮戳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和邮政文字日戳。从“极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征服自己     
我的邮集中珍藏着一枚不同寻常的实寄明信片,这是1924年由英国攀登珠穆朗玛峰探险队从印度加尔各答带出的邮件,左上贴有一枚“珠峰探险/1924”邮政标签,销“1924珠峰探险/RONGBUK冰川珠峰基地营”副戳。每当看到这枚明信片的时候,我都心潮澎湃、感叹万千,因为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困难、恐惧、死亡发起挑战的步伐,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这枚明信片上就凝聚着这种无畏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8日,适逢"灵璧石—庆云峰"退思园双联普通邮资明信片在同里古镇首发,我特意将珍藏的多枚1995年吴江邮电局发行的退思园明信片贴上邮票,盖上了两枚活动当天的纪念邮戳。细细欣赏之下,忽然感觉只在明信片上贴上邮票、盖上纪念邮戳,对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风光的明信片而言,似乎还缺少了些什么东西。想着想着,我猛然想到,来过同里退思园的集邮家不计其数,何不请其中的一位集邮家给我签名呢!于是,我第一个想到了与我有交往的老集邮家唐无忌先生。那是1983年10月,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应该是  相似文献   

9.
1970年代初,我在某市远郊乡下做知青。一日接到市里同学的一枚明信片。明信片上主要写了两件事:向我要外地书店的地址;邀我春节期间去市里玩。除了同学写的几句话外,明信片上还有用红笔写、字号较大的一句话:“收件者加强对寄件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六逛邮市,购得一枚实寄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如图)。这枚明信片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领奖附栏里的“红牛”邮资图。回家细看,才发现这是一枚多项违规的实寄贺年(有奖)明信片。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明信片珍藏册里,有一套我十分喜爱的纪念邮资明信片。它不仅设计新颖独特,经过首日实寄、戳记比较清晰,而且各枚片上均有奥运冠军本人的签名。这就是邮电部发行的JP15《中国在第24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2.
在我收藏的鸟类邮品中,有枚汇集了天鹅一生经历的明信片。 这是一枚奥兰岛1997年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而发行的邮资片,该邮资图上印有"邮资已付"字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一套6枚,其中《颜勤礼碑》一枚邮票上的书法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颜真卿出生在山东临沂市费县,此套邮票的发行,也是相关原地。为此,临沂市举办了邮票首发仪式,启用临时戳一枚,并特别发行了一枚市内免资明信片(如图)。片为78mm×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收到朋友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寄来的一枚风光明信片,仔细欣赏,发现明信片上除了贴有一张意大利纪念邮票外,还加贴了一张全球优先函件邮票和全球优先函件标签。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贴有全球优先函件邮票的实寄片,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我酷爱极限明信片。近日在我市旧书摊位上,觅得一套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发行的“中支那风俗A”明信片一套,共7枚(可能不全)。看到这7枚风俗明信片上的旧景,使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现将这套明信片展示出来,与大家共赏。图1是封套。反映旧时车夫用自制的独轮车载客的情景。旧中国,有钱的人通常用黄包车、马车作为交通工具,普通人家以步行为主,能用上独轮车已属不易。这幅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图2画面是三位农家妇女在田边车水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16.
谭立本 《集邮博览》2013,(10):45-45
我是一位普通的集邮者,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对邮品的追求,尤其是收集明信片更是我的钟爱。在笔者收藏的明信片中,有两枚油画明信片销盖的是广州沙面邮局的日戳。如今,沙面邮局已经撤销,集邮者再也不能销盖广州沙面戳了。  相似文献   

17.
王玉珠 《集邮博览》2012,(10):45-45
我曾于2010年介绍了一枚由广西桂林邮电局印制的“广西民居极限明信片”,该明信片误将“中国邮政明信片”译为"POST CARD Republic of China" o  相似文献   

18.
吴斌 《集邮博览》2018,(3):82-82
日前,我觅得一枚明信片,正面印有日文“郵便はがき”(意思是“明信片”)和中文“军事邮便”、“陆军恤兵部发行”、“共同印刷株式会社印刷”等字样(图1),背面为一幅图画,画面上有一座石桥,桥下河边的石阶上,有5个正在洗衣服的妇女,透过石桥的桥洞,可以望见河对岸的柳树,  相似文献   

19.
何熙琳 《集邮博览》2008,(10):53-53
北京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以后,我的一个在北京的学生,从奥博会上给我寄来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邮品。其中有一枚在奥博会上买到的贴有联合国邮票的,我国为奥运会开幕发行的"国家体育场"异形明信片(图1)。明信片上面贴用的是一枚联合国最近发行的激光镭射立体邮票,邮票以联合国大厦为主图,以最新科技印刷。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到英国做了一次深度游,每到一处,都会给邮友寄上一枚当地精美的明信片,在寄明信片的同时,也观察了一番英国的邮筒。小小邮筒的背后,其实还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