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猴年话猴标     
早在我国烟草工业初创时期,上海华品烟公司就出品有牌名与图案均为猴的烟标。之后,猴烟标时有所见。据笔者初步统计,自第一枚猴烟标问世至今,我国有35家烟草企业共出品了名为猴、金猴、红猴、白猴、山猴、仙猴、猴桃、猴王、神猴王、金丝猴、金猴王、新飞猴等40余种猴烟标。据我个人估算,猴烟标少说也在100种以上。按生肖出现在烟标上次数从多到少的依序排列,猴烟标位居生肖烟标第六位。  相似文献   

2.
感恩母亲     
李润 《集邮博览》2014,(5):90-91
正每逢母亲节,人们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母爱是伟大的,因而人们创作出大量赞颂母爱的文学作品,以及充满了慈母亲情的歌曲,就连烟标也不乏母子情深的形象。我国较早出现母亲形象的烟标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南烟公司出品有一枚送子牌烟标(图1),其主版描绘了一位母亲怀抱幼子的亲昵画面。到了20世纪40年代,母亲的形象已不时现身烟标,如大成互助烟厂出品的推车牌烟标(图2)、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七一"党的生日,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就曾出现了以"七一"命名的烟标,如冀南解放区义合烟草公司出品的"七一"烟标(图1),底色为白色,图案由红、蓝、绿三色构成,主版中央红色的圆型齿轮内印有"7·1"字样,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此标构图拙朴简洁,蕴意深远。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方国营山东临清卷烟厂出品过多款"七一"烟标(图2-5)。大红色的"七一"烟标,主副版中间上均印有"7.1"字样,一颗金色的五角星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烟标下方印有一面面飘扬的鲜红党旗。另外两枚"七一"牌烟标,同图异色,主版中央圆圈内印有"7·1"字样,圆圈周围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寓意共产党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东方,照亮了神州大地,温暖着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5.
李润 《集邮博览》2014,(6):92-93
正2014年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即将在巴西拉开帷幕。这是继1950年后巴西再次主办男足世界杯赛。世界杯足球赛是当今世界堪与奥运会比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单项体育赛事,我国的烟草企业曾出品有不少与足球或世界杯相关的主题烟标。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就曾亮相于中国公平烟公司出品的足球烟标,该标主版中心为一只上书一"足"字的老式缝制足球,副版印有"为国争  相似文献   

6.
张洪 《集邮博览》2001,(9):38-38
笔手中藏有一枚由安徽蚌埠卷烟厂出品的“渡江”牌烟标,该烟标是渡江胜利纪念碑的实照,也是对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中国光辉业绩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7.
烟标与邮政     
烟标虽小,却像个万花筒,可观世间万象。有几枚烟标题材别致,从中可以感受几分"邮政"意味。图1是鸿雁烟标。古代曾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是一种候鸟,它成群结队,定期迁徙。古代,人们通过候鸟传递书信。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11):4-4
细微之处见精神双节长假期间,我收到了《集邮博览》杂志社社长吕兴华签名的一枚国庆纪念封,实寄封让人爱不释手。9月中旬,《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了主题为"探邮金秋,邮学京城"的活动,在座谈会上,吕兴华重申了"我们要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集邮博览》杂志2010年加页不  相似文献   

9.
附图是1895年英文《香港集邮杂志》(或译《香港邮刊》)创刊号封面,原件约如大32开本。封面上表明这是一份月刊,每月1日出版;地址在香港坚道5号和香港大酒店(当位  相似文献   

10.
李润 《集邮博览》2012,(3):92-93
收藏烟标久了。总觉得有些烟标的图案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过一样。仔细翻阅查找之后,发现原来不少烟标的图案。竟然与我国发行过的邮票或邮品图案极为相似,甚至一模一样,似可称之为烟邮同图吧。  相似文献   

11.
林猷熙 《集邮博览》2009,(12):22-23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06年5月18日澳门特区邮政发行《博物馆和收藏品(二)——通讯博物馆》邮票,全套8枚和1枚小型张,邮票画面都是澳门通讯博物馆的收藏品,如"1845年《澳门海邮》邮戳"(图1)、"邮秤"、"1910年《王冠》邮筒"等等。  相似文献   

12.
张建伟 《集邮博览》2018,(12):72-73
近日收到一枚寄自洋山港的封,以"嵊泗县洋山镇人民政府"公函封为载体,贴《长江经济带》中的"开放新格局"邮票,邮票上有洋山港集装箱码头图案,补贴2枚有关海洋的普票凑足挂号信邮资,用"浙江嵊泗/2018.08.26.09/洋山2"普通日戳销资。这是一枚正宗的洋山港集装箱码头原地首日公函封(图1),是舟山邮友王壬春委托普陀邮友李静科专程坐船到洋山寄发给我的,让我爱不释手,也让我特别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小蝌蚪找妈妈》特种邮票,一套六枚。于是,我在自己收藏的《齐白石画选》邮政明信片(北京周报出版社于1989年10月发行)中,选出了一枚画面与《小蝌蚪找妈妈》第五枚"找到妈妈啦"这枚邮票意境比较切近的明信片,贴上这枚邮票,托达州市邮友在邮票发行首日销"四川大竹2013.06.01.09妈妈营业"邮政日戳,成功制作了一枚票、片、戳比较和谐一致的趣味极限片(如图)。该趣品的画面描述了小蝌蚪们历经周折终于找到青蛙妈妈后,又与青蛙妈妈依依惜别,活泼地游向水草深处,踏上继续成长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藏品中,有几枚非常有趣的邮票,拿出来与大家共享1 J.70《传邮万里,国脉所系》邮票上,周恩来题写的"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由于印刷原因造成复印。2 J.164.(2-1)《李大钊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上,李大钊左耳上部有一白色疤痕,可能是由于邮票印刷时局部漏色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任立忠 《集邮博览》2014,(10):42-43
正2014年6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发行,这是时隔三十二年后《红楼梦》再次荣登国家名片,从而掀起集邮的《红楼梦》热潮。笔者客居北京,距"不如著书黄叶村"的曹雪芹故居不远,又逢北京邮政在此开设了"红楼梦"主题邮局。于是,在新邮首发日,我精心制作了几枚手绘封,可谓封情画意,邮味隽永,再次感受到《红楼梦》的撼人魅力。林黛玉初至荣国府,宝、黛初见。在宝玉的眼中,黛玉俨  相似文献   

16.
近日收到福州邮友寄来的一封挂号信,封面上除贴有常见的条码签外,还有一枚新式文字签条。这枚签条为宽21mm,高26mm的不干胶纸。用黑色自上而下分别打印有邮件资费“$3.80'’、邮件重量“16克”、邮件种类“外埠挂号信函”、邮件流水号“挂0007”、收寄时间“2005.04.17.19”、收寄局“古田支局”等内容。据邮友介绍签条是在收寄时用打印机打的。  相似文献   

17.
李润 《集邮博览》2013,(2):82-83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由诗词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对仗工整的对联讲究博采众长,不仅具有新颖的诗境韵味,而且有着韵律之美,因而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我们可以从"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的俗语中,体会到人们对于对联的深厚感情。这不,深受人们喜爱的对联,也被印上烟标,形成了集对联、书法、绘画于一体的对联烟标。我国较早"贴"有对联的烟标大约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如当时的华成烟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民国8年(1919年)3月3日的上海《神州日报》副刊——晶报),曾以连载周今觉的《邮话》和袁寒云的《说邮》而备受邮人的重视。笔者在一件当年的“加字广告明信片”上看到《晶报》创刊的背景,谅亦为邮友所乐闻。 这是1张“名姓版”帆船1分邮资片,加贴老版帆船半分邮票1枚,由上海(神州日报社)寄往徽州(今黄  相似文献   

19.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翻阅《集邮博览》过刊时发现,1989年的第六期比较特殊,因为它增加了赠送的连体插页(图1),左面是1990年的日历,右面是一枚"庚午年"贺年封,而且整个插页可以单独取下,读者只需沿黑线裁开,便可以折叠成为一枚精致的贺年封。以这枚贺年封为载体的首日实寄封,我也收藏有一枚(图2),这位邮友可谓独具匠心,将主题相同的生肖邮票与生肖火花这对"姊妹花"同时粘贴在贺年封上,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