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6,(3)
正2014年6月,湖南民国初年出土的商末周初青铜重器皿方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盖身分离、流离颠沛之后,器身终自海外回归故乡湖南,这件盛事成为2014年社会关注的文博界热点之一。湖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省份,曾出土过商代四羊方尊、人面纹大禾鼎等青铜重器,其造型和纹饰既有中原风格,也有地域特色,很多造型奇巧独特。湖南发现古代青铜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年来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巳达300余  相似文献   

2.
王军 《收藏》2009,(7):86-86
这是两件青铜鎏金变体蟠螭纹带盖圆鼎,出土于安徽省青阳县庙前镇龙岗春秋墓,现收藏在青阳县博物馆。二鼎形制、纹饰、大小、重量均基本相同。口径13.6厘米,腹深8.8厘米,通高14.6厘米(图1)。  相似文献   

3.
刘明科 《收藏》2014,(9):112-123
宝鸡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畿辅要枢,青铜文化遗存极为丰富。自西汉年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晚清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禹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进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侄子从纽约来信说:有位邮友需要一枚“特63-8”。我翻开目录一查,原来是1964年《殷代铜器》中的“司母戊鼎”。这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古青铜器。  相似文献   

5.
王勇刚 《收藏》2009,(4):99-101
2005年初夏,陕西甘泉县下寺湾镇闰家沟村发现了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各类文物70余件,其中青铜器57件,是目前陕北地区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这些青铜器中有礼器17件,包括4鼎、5簋、1觑、1尊、1基、2觚、3卣,数量之多,规格之高,为陕北地区所罕见。其中的羊首钺、铃首剑、铃首匕、三銎刀等青铜兵器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特征。该墓还出土了两件圆雕青铜马,为目前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尚广  郁真 《收藏》2001,(10):75-77
在本期李立新博士《盘点国宝“司母戊”大方鼎》即将付排之际,我们又见到《人民政协报》刊发的尚广、郁真《“司母戊”方鼎出土记》一文。李文详于历史考古之分析,尚文备于宝鼎沉浮之披露。春兰秋菊,各具其妙,可谓珠联璧合,遂摘而发之,以同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曾侯乙尊盘     
《收藏》2007,(10):5-5
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早期青铜冰酒器。原器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尊盘自出土之日伊始,文博专家和铸造专家便断言,在所有先秦青铜艺术品中,若以工艺先进复杂,铸作精湛,装饰瑰丽而言,当首推曾侯乙尊盘。  相似文献   

8.
刘明科 《收藏》2014,(1):76-80
雨鼎造型比较独特,属西周早期难得一见的宝物。立耳,平沿,方唇,深圆腹,壁较直,三柱足较粗。腹部四面有扉棱,脊棱状若勾环,口沿下饰两两相对的张口卷尾状夔纹,腹中部饰直棱纹,腹下部饰三角形垂叶纹,足上部饰兽面纹。鼎内有一铭文"雨"字。通高19厘米、口径16厘米(图1)。依据该鼎腹的纹饰与鼎内的铭文,可称其为直棱纹鼎或雨鼎;北京故宫博物院称其为水鼎。这件雨鼎是1927年秋冬,由土著军阀党玉琨从陕西宝鸡戴家湾  相似文献   

9.
李立新 《收藏》2001,(10):22-25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器物,是商周礼乐制度中重要的象征物,是当时各级贵族的专用品,被视为权力的象征。鼎的使用在商代就具有严格的界限,到西周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用鼎的规格随着名位的不同而等级森严,所谓:“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这就是“列鼎制度”或称“升鼎制度”。今天,人们按古墓中出土列鼎的多少,便可知墓主当时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古韵 《集邮博览》2012,(10):86-86
青铜器.国之瑰宝,无声的史诗。初识青铜器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各异的古代器物,让人觉得既重要又神秘。当时。因年龄和条件所限,对青铜器的认知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1.
马起来 《收藏》2010,(10):82-82
图1这件商代青铜大铙于2002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出土,完好无损,花纹清晰。该铙通高52.2厘米,宽26.6厘米,重54公斤。在出土前,它深埋地下3000余年,然少有侵蚀,至今仍能发出清脆悦耳之声,音色优美,余音绕梁。铙身上大下小,为合瓦式,横截面呈橄榄形。  相似文献   

12.
展讯·预告     
《收藏》2015,(1):156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本展览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三方携手。集中展示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尤以出土青铜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三号墓和四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主,不乏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考虑到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20世纪初在宝鸡戴家湾(斗鸡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陵新近出土包括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秦铜鼎和百戏陶俑的部分珍贵文物将于近日在秦俑馆新落成的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公开对外展出 ,以隆重纪念秦俑发现25周年和秦俑馆建馆20周年。“力能扛鼎”与秦铜鼎的发现近年来考古者对秦陵附近又进行了详细的勘探 ,在秦陵东南部发现了一座新陪葬坑。1999年5月初至6月初 ,始皇陵考古队对该坑进行了试掘 ,在该坑中部发现一件铜鼎 ,铜鼎通高60厘米 ,重达212公斤 ,是目前发现重量最重的一件秦铜鼎。铜鼎子母口内敛 ,中径60.5厘米 ,两耳间宽94厘米 ,内口径65.5厘米 ,附耳鼓腹 ,下…  相似文献   

14.
邮资封门票     
邮资片作为一种旅游门票使用,已经很普遍了,而把邮资封作为旅游门票使用的,还较少见。 这是一枚《西周青铜器-速鼎》普通邮资信封,发行于2004年3月18日。速鼎2003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随后,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于2004年5月16日,便将这枚邮资封印制成了博物馆的门票。邮资封门票一套10枚,此枚封编号2004-2700(PF)-0208(10—6)。  相似文献   

15.
胥孝平 《收藏界》2014,(3):108-112
宝鸡是青铜之乡,周秦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出土了很多青铜器,世界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不同历史时期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2012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建新住宅开挖地基时,又发现了铜器,当即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后经文物考古单位的科学发掘,发现了三个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六个提梁卣最为精美。现在将其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5)
正大约在五六年前,笔者应当地—本生活杂志的要求,写一篇关于商周青铜艺术欣赏方面的文章,于是将某私人藏家收藏的一件青铜鼎作为介绍对象草草撰文交差。然而几年过去,对这件青铜鼎的铭文一直未曾合理释读,由此甚至曾怀疑鼎的真伪。直到最近,再次有缘与这件青铜鼎相遇,上手细观此器,并做较为系统的考证后,  相似文献   

17.
梅春第 《收藏》2001,(8):87-87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享誉世界久已。而鼎义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是古时候用以烹煮肉类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和秦汉延续2000多年,它一直地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其中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  相似文献   

18.
张懋镕 《收藏》2006,(7):64-65
2005年9月,上海崇源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展示了从国外购回的16件商周青铜器。其中一组器主名为“xi”青铜器(包括1件鼎、3件簋、1件盉、1件盘)尤为引人注目。近日陈全方先生东著文(《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收藏》2006年4期),作了详细而富有见解的介绍。陈先生认为铭文中的“xi”,就是西周早期鲁国国君鲁侯熙,并且断定这是一组鲁国国君的铜器,它们“提供了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青铜标准器,是研究周公家族史及鲁世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对“xi”组铜器形态、铭文作了详细观察之后,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9.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人名)所作的祭器——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斌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相似文献   

20.
1982年7月11日,在河南郑州商代城墙东南角外侧约45米的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新厂房基建中,一名青年工人在挖地基时,距地表约4.6米深时,铁锨碰到一件硬器,听到金属发出的清脆悦耳声音,意外发现一个长1.7米,宽1.62米、深0.9米而底部稍平的坑,坑内出土青铜器13件。其中7件由建筑工人先发现并取出,省物研究所和市博物馆接报后,派人火速赶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全面发掘,在坑底部又发现6件青铜器,其中一件为饕餮乳钉纹青铜方鼎,口东足西横置在坑底的北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