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众所周知,集邮文献是集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一枚枚封片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集邮,那么作为“记录者”的集邮文献则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集邮,集邮文献在各种场合为集邮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集邮活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集邮文献是指一切记载了集邮品和集邮活动的信息载体,其中最主要的是集邮图书、集邮报纸和集邮期刊,还包括各种有关的文字资料和音像制品。近年来,对集邮文献的创作、出版和整理已蔚然成风,对集邮文献的收集、研究和交流也渐成风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献集邮热。人们对集  相似文献   

3.
当前集邮界对于集邮文献的收集、研究的关注已达到一定程度,热衷于各类集邮文献收集的文献集邮爱好者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提升我国集邮活动的整体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谐之音",干扰了文献集邮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一、文献集邮,是个全新的概念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不是随意的名词颠倒,不是文字游戏。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集邮文献是“物质”,是集邮知识的物质载体;文献集邮是“活动”,是一种集邮活动。两者互相依存,互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第1条文献集邮文献集邮是收集、研究、展示、赏评、交流集邮文献为主要内容的集邮方式。集邮文献包括集邮者适用的、涉及邮政、邮票和集邮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任何一个专门领域的所有传播物和资料,包括国内的和海外的、正式发行与非正式发行的、印刷的和非印刷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涉足文献集邮的时间较短,对这项较高层次的集邮活动认识浮浅,在对集邮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中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想对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的收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研究文献集邮,首先应弄清何为“集邮文献”。“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字资料,现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用电影来比喻,文献记录片是较完整的展现某一历史事件始末或某一人物生平的记录片,既有史料性又具有权威性。不是任何一部记录片都可称文献记录片的。而集邮文献,首先应对集邮者在研究工作中有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各地集邮者中关心邮学、注重邮识,对创作、收集、整理和研究集邮文献感兴趣者不断增多。以集邮图书和集邮报刊为主的集邮文献层出不穷并跻身国内、国际大型邮展,其中许多获奖的文献质量也逐年提高,说明了我国集邮文献(图书)的出版工作正进入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就目前而言,编刊办报、撰写学术论文、出版个人文集、筹办集邮文献展览、开办个人集邮文献收藏馆(室)、组织书评和文献研究等已成为众多集邮者的自觉  相似文献   

8.
集邮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别——集邮人物研究。钟笑炉说:“言事物之变迁沿革者,谓之历史。”任何一部集邮史,都是记录集邮活动变迁沿革的主体——集邮人物的史述与评价。集邮人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集邮活动的报道与忆述、集邮人士的自传或史传、集邮者的个人集邮文集、集邮典籍中的“集邮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对集邮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和对“集邮人物研究”的研究论文等。  相似文献   

9.
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定于7月16-17日在江苏南通 举行。这次论坛由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部、江苏省集邮协会、 南通市邮政局联合主办,南通市集邮协会、江苏文献集邮研 究会承办,《集邮博览》文献集邮联谊会等协办。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活动的广泛开 展,各地关心邮学、注重邮品,对收集、研究和创作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10.
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九年来,在全国集邮联和江苏省集邮协会的关心和指导下,组织和推动以对集邮文献的收集、创作、整理、研究、展示和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  相似文献   

11.
文献集邮是集邮活动与书刊收藏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体是集邮者,客体是与集邮有关的图书、刊物、报纸、音像制品以及集邮文章、集邮文艺作品。内容是对藏品的收集、整理、阅读、分类、研究、利用、交流。  相似文献   

12.
收集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文字资料。如报刊、书籍、论文等,被称为“文献集邮”好还是“集邮文献”好,集邮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上有时也相互替代。“文献集邮”(或者“集邮文献”)源于集邮,是从集邮活动派生出来的。现代邮政诞生于国外, 集邮活动也是由国外兴起的,因此伴随着集邮活动而产生的“文献集邮”(或“集邮文献”)也带有舶来品的味道。我们从国际邮展的评审规则对“文献类”展品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外来词的特点。实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数百万集邮爱好者中,专门或偏重于从事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的人并不多,笔者经营集邮文献多年,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也不过千余人。正如我国集邮文献收藏家刘肇宁所说:我国的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活动才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对邮识的重要性的认识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加入到收藏集邮文献的行列中来。关于这一点,笔者从日常的经营实践中已经深切体会到了。在笔者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当中,既有资深集邮家和邮学家,也有普通集邮爱好者;既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厂矿工人、农民和个体工商户,他们都是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大邮人集邮水平的不断 提高,集邮文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 大家的重视,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特别是近些年来,文献集邮已成为 集邮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类别。但 是,也应注意到,文献集邮不是仅靠 一些简单收藏活动就能获得成绩 的,而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可以独立 的集邮类别,是一种值得深入学习 与探讨的新领域。因此在文献集邮 中,树立正确的文献集邮观,及时正  相似文献   

15.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8月16日,文献集邮联谊会按例进行第七次活动。内容一是继续展示优秀集邮文献及个人藏品;二是由会员李国庆主讲“集邮文献的价格评估及如何选购集邮文献”,使与会会员受益匪浅。文献集邮联谊会还决定集体参加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共同主办的“2003年度报刊宣传日”活动,配合《集邮博览》杂志社进行集邮咨询,交换邮报邮刊及发  相似文献   

17.
集邮文献的编著、出版及收藏活动,是伴随着集邮活动发展起来的。如今集邮文献更是激发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兴趣,与当前新邮行情极度低迷、集邮市场冷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绵阳亚洲邮展时,全国民间集邮组织第二次联谊会研讨会被列为亚展活动之一。全国有影响的50多个民间组织大部分到会,200余名代表中,至少有一半是文献集邮的热心者。无论是各种研讨会还是在展场摊位上,只要有集邮文献出售,一般都卖得较好。笔者多年来积极收集与研究各种集邮文献,倾心于集邮刊物、集邮书籍的出版与收藏,关注海内外华邮文献的动态,与许多文献集邮爱好者长期交往,自以为对文献集邮有一定发言权,因此特撰此文,谈谈我对文献集邮的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21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按例活动。内容一是总结2002年文献集邮联谊会的成果;二是规划2003年联谊会的活动。提出文献集邮联谊会应当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请进来或走出去。还特别强调要落实编写出版集邮图书的计划,以发挥集体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队伍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改善,以及邮坛人文精神的复苏和集邮理念的升华,以创作、收集、整理、展示和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文献集邮活动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集邮文化活动的新亮点和集邮事业新的增长点。文献集邮活动的实践,对集邮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回答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