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丹 《科技风》2013,(11):264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嵌入式技术中各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展开讨论。首先对处理器的分类、典型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应用领域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计算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嵌入式系统是执行专用功能并被内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者系统.  相似文献   

3.
刘利民 《科教文汇》2009,(19):275-276
嵌入武系统是应用最广的计算机系统。其硬件构成从初期的电子管、晶体管电路到现在的微处理器。基于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体系由工业PC、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单片系统SoC构成。SoC是嵌入武系统硬件的发展方向,其相关硬件研究对今后20年嵌入式系统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ARM嵌入式处理器及其究研方法;阐述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提出运用ARM的嵌入式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5.
张朝鑫 《科技通报》2015,(4):157-159
现阶段的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由于体积、容量和便携性等原因,功耗问题尤为突出。嵌入式程序无法在运载程序中低功耗的使用,造成机体运作时间缩短的现象,降低了机体运作性能。为此,提出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将嵌入式与ARM微处理器构建的平台,用捷联惯导的方式完成制导任务。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块,通过位姿定位检测,结合嵌入式程序模块进行自主预测,并在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平台中,经过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完成对ARM的捷联惯导的过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实现了嵌入式ARM惯性微处理器直接运行在载体上,为用户提供了低功耗、高效能设计处理器,嵌入式ARM的位姿自主预测缩短了研发周期也同时降低了成本及耗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嵌入式处理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士彩 《中国科技信息》2007,(15):124-124,126
嵌入式智能节点是以太网测控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智能化水平对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而ARM微处理器又是嵌入式智能节点的核心,作者围绕着LPC2210微处理器,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嵌入式智能节点的硬件系统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中讨论了单片机与ARM微处理器在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在嵌入式系统教学过程中,单片机是入门课程.而DSP、ARM等高性能微处理器则是在单片机基础之上的提高课程,如果没有单片机的基础,DSP、ARM等处理器的教学则更加困难.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单片机与ARM等微处理器承上启下的关系.必须打好单片机基础,为进一步学好ARM微处理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系统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并且对成本很敏感,有时对实时响应要求很高。特别是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嵌入式更显重要。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射频识别技术都是基于嵌入式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上完成的一个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芳  于敏 《科技广场》2008,(3):51-53
以Xscale处理器架构的PXA255开发板为硬件基础,将开发好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加载到嵌入式Linux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内核中,设计并构成了基本的硬件、软件平台,在此基础上按照内核重编译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完成了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2.6.10内核中的加载与编译,并最终移植到Xscale处理器架构的PXA255开发板上。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系统是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类似于PC中BIOS的工作方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系统。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提出了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使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互连接,实现了嵌入式控制装置的网络化,为嵌入式控制装置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原理,并讨论了ARM应用系统接入Internet网的通信协议。在ARM平台下利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相似文献   

12.
王维 《科技广场》2007,(3):95-97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ARM和嵌入式技术为基础,采用CDMA无线网络实现火车车头定位及图像显示的实时监控系统。文章阐明了该系统终端的总体结构和各个组成模块,分析了图像显示、无线定位和自动报警的具体功能和软件实现。经过试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定位并显示车体运行状况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基于ARM7控制芯片LPC2214的嵌入式WSB主机系统接口设计,系统中采用了USB主机及设备控制芯片ISP1161。文中着重描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M10平台的嵌入式Linux,研究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对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远程访问。  相似文献   

15.
马世杰 《大众科技》2011,(11):70-72,67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内核处理器开发的USB主机系统。实现读取一个U盘的数据并写入另一个U盘的功能。系统硬件方案设计具有成本低、功耗小、速度快等特点。在软件上,系统完成了USB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核心驱动程序以及用户软件的设计,可很好地完成设备的枚举、配置等功能;系统支持MassStorage类协议,并建立了精简的FAT文件系统,可以完成u盘上文件的读取,使USB应用脱离个人电脑具有普遍意义。论文就USB主机系统作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嵌入式USB主机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视频监控网络化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通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硬件以ARM LPC3250为核心,设计了以数据存储电路和以太网接口电路等为主要模块的电路;系统软件以Linux为操作系统,由摄像机驱动模块、图像采集传输及嵌入式Web发布服务器模块等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小、功耗低、占用资源少、成本低,实现了远程视频图像的实时网络化传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Synopsys公司的12C接口的IP核,给出了该IP在中断/查询模式下和DMA模式下的验证方法。该嵌入式芯片的I2C接口与芯片外的一片EEPROM相接,芯片内置ARM对12C接口的相应寄存器进行配置,通过I2C接口与EEPROM之间的通信来实现该接口IP高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C++在ARM9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了C++编程语言以及嵌入式系统,分析了如何在嵌入式应用中编写优秀的C++代码,最后简要分析了C++在嵌入式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