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采用异于传统学校体育理论"普通体育教育"的"大学组织行为"基本视角,系统探讨了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多功能性与文化引领性特征,以及对于高等教育、体育、大学师生、大学组织等多种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社会中,探索大学体育信息化趋势,已成为当前大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信息化的宗旨在于迎接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挑战,其核心思想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大学体育的全面融合.由此可见,大学体育只有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不断地创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地解构与新的整合.大学体育如何适应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平台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大学体育信息化进程,是当前大学体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成为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分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体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无论是从历史的视角,还是从现实的角度,21世纪的大学体育要真正进入大学发展的主流行列,赢得自身应有的地位,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在学校现实中体育仅仅满足于传授技艺与增进体能,体育的精神意义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却被淡化和遗忘了.这无疑使体育走进死胡同.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呼唤理想的体育".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新审视,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和未来赋予大学体育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以往在探讨大学竞争能力时,经常会呈现"论文中心主义"的特点,而基于当下的发展形势,大学建设需要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需求,能够应对经济与社会提出的挑战,能够走在科技发展浪尖。一方面是新时代所赋予我国大学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因此,文章将会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出发,简要分析肩负好新时代大学使命的有关路径。  相似文献   

5.
巨型大学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大学样式,也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型产物。克拉克·克尔与约翰·丹尼尔分别基于传统大学和远程教育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了各自的"巨型大学观"。文章对两者提出该理念的背景及概念内涵、大学与外界关系进行梳理并加以比较分析。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巨型大学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提供一个引擎。  相似文献   

6.
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必须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分类,对"大学"重作界定。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日趋重大。但它能够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仍然是有限的。大学的主要社会责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大学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合理延伸。大学的社会服务必须界定在一定范围,即"真正学术性的、科学的、适度的服务"。并以大学所特有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由于学科类别及其结构的差异性。由于学者教授研究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差异性,大学承担并实现社会责任的方式与途径也是千差万别的。为了更好地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需要与社会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大学远离社会、脱离社会固然是错误的;但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同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高等教育之灵魂——对金融危机的教育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促使高等教育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它促使高等教育重估人文精神在教育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反思大学的社会责任。只有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大学的功能与精神。可以预言,高等教育理念将更加理性化、人性化,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备专精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具有博雅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其更好地担负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体育生活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活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入手,根据"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情况和大学体育生活化产生的背景分析,并根据人们对生活的心理需求,提出了大学体育必须生活化的新理念.文章对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从理论上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使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要,并且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的状况,不断修正其教学内容,逐步探索实现大学体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高等教育是国家向社会输送人才最直接的途径之一。高等教育改革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不同步"。通过探讨如何进行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四项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由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旨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且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全面性、独特性和权威性影响的国际性标准期刊。2001—2006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选题和内容的研究与分析表明,世纪初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研究"是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最热门领域,"大学生研究"将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大学教师研究"则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大学管理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领域将会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概况、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育产业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新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几种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误区,然后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集中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Once the exclusive domain of teacher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tertiary institutions has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evolved into a series of discipline‐based fields concerned with human movement studies, leisure studies and sport science that have begun to feed new vo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sport, exercise and leisure industries. Concomitant with these changes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in tertiary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a realign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particularly in the senior school curriculum. Inevitably, the once sole foc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 on teacher education is now being forced to reinvent itself in light of thes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 and university knowledge. Following the work of Bernstein, Goodson and others, this article analyses current policy and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identifies several future scenario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tertiary knowled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mid‐1970s until the present. The second part provides a similar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a focus on senior school and matricul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fourth part, a series of questions is raised concer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forms of the field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several future scenario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everal proposals for policy development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恋爱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比重正在快速提升。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开设大学生恋爱教育课程或使大学生恋爱教育课程化,成为顺应大学生恋爱心理需求、指导其理性看待恋爱以及正确恋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组织,国家对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给与了重视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全体公民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主要从责任感、遵守规则、竞争与合作方面进行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剖析了福州大学城体育教育发展瓶颈,调研福州大学城体育教育相关主体对大学城体育教育资源共享期望程度,并据此从优化配置体育教育资源、建立大学城体育教育联盟、联合承办各层次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配备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鞍山师范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并且一些设施、器材使用期已过,安全系数低,潜在的危险大,同时管理制度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现状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并提出若干建议,旨在提高鞍山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学质量与课余训练水平,为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锋 《毕节学院学报》2008,26(2):119-122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同样也是体育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大学体育教育为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基本条件,高校体育教育以它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发展施加多维度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应让体育教育发挥其体育的多重功能,其目的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要与时俱进,使人全面发展,提高人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纵观现有关学生素质研究文献资料,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这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运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进行梳理,从学生发展视角提出:加大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统一教师对培养目标的认识,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改善教学场馆设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20.
认识与分析普通高校体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发展高校体育的几点对策,对普通高校体育探究改革之路,谋划生存与发展空间是个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