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服装表演与造型设计问题,介绍了造型设计对服装表演的作用,造型设计是服装表演的灵魂,一场优秀的服装表演,需要优秀的造型设计,通过造型设计,使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服装表演舞台的艺术上得到成功。本文探讨了造型设计与模特表演中造型艺术的不同表演方式,造型设计与静态服装表演和造型设计与动态服装表演,从服装表演中的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两个方面出发,分析造型设计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古代服饰     
辛欣 《考试周刊》2013,(88):33-34
服装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自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服装就有了一定的形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无论从色彩上款式上还是面料上都逐渐成熟.各个朝代各个民族都设计制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服饰,其中的一些服饰已经成了典范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例如唐装、旗袍等.作者简要阐述了对古代服饰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服饰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元素,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服饰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所蕴含的美让全世界的女性都着迷,而其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旗袍的由来与发展旗袍是中华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标志性的服装,它以独特的美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广泛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一)旗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旗袍最早来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女子的袍  相似文献   

4.
屈静 《华章》2011,(15)
服装表演是近年来我们熟知的一种的艺术形式,通过这种特殊的表演艺术形式体现展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涵,而模特的舞台展示却是表达服装内涵的二次创作,模特的肢体表现力和服装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场优秀的服装秀,最终服装在舞台上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与展示模特在舞台上运用的形体语言体现出来的表演美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服饰一直以宽衣博袖称于世.辛亥革命后服装为之一变。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旗袍、西式时装等近代服装占据着半壁江山.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未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的服装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以中山装和旗袍为代表的“国服”.另一方面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地域的服装存在很大的差异.服饰“辩等次,昭名分”的功能在相当范围内还存在。  相似文献   

6.
瞿慧 《华章》2010,(29)
旗袍一它是中国服装文化的一面镜子,它真切的记录着中国服装文化发展的时代印记现代式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其制作工艺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包边即贴牵条.通过以下对现代式旗袍即其门襟制作工艺的分析,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近代上海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中西合璧、趋新求变、个性鲜明、意识超前。徐华龙的《上海服饰文化史》对上海服装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和历史建构,成为认识上海民俗和上海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作者看来,旗袍无疑是最能体现上海服饰文化特点的代表性服饰。因此,在徐华龙先生新著的开头部分,首先对旗袍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勾画出上海服饰文化变迁的基本轨迹;在对上海服装文化史的历史建构中,以上海开埠为起点,将近代上海服饰文化史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概括其特色,阐述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建构起了上海服饰文化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舞台服饰是歌唱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在歌唱表演艺术中不仅可以烘托歌曲主题,具有美化作用,而且得体的舞台着装可以给歌者带来自信。歌唱表演者要更加重视舞台表演服饰,正确地选择舞台着装。  相似文献   

9.
探析旗袍元素符号化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袍特有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页。从符号学的角度综合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将旗袍服饰艺术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进行研究,有利于拓展旗袍文化理论研究的领域,也有利于把传统旗袍服饰艺术中优秀的设计艺术符号抽象出来,结合现代元素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对旗袍视觉符号语义的研究能为设计界带来新的灵感和元素,有利于推动多元化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等表演艺术专业群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表演艺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服务大众、服务基层的表演文化建设为己任,演艺实战舞台,构建开放课堂,不断探索和践行“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三式、六进”等有效方式落实于人才培养过程,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专业群办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舞台表演技艺得到了明显提高,文化演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的欣赏水平逐渐提高,不以商业运作为主的服装文艺演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增强服装文艺演出的观赏性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增强演出的观赏性可以从场地、舞台设计、灯光、服装、模特、编导、化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现在,服装文艺演出更追求服装设计的别出心裁、舞台布景的匠心独运和表演的创新.将创新、科技、艺术三者相结合来增强大型服装文艺演出的观赏性,将是今后表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小火炬》2014,(3):40-41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服装虽然姿态万千,但从总的形制上看只有两种——胡服和汉服。我们已经介绍过汉服,这一次就来详细说说胡服最典型的代表——起源于满人服装的旗袍。时至今日,我们通常只能在舞台演出或者是古装电视剧里见到汉服的踪影,旗袍却还时时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然成为今日中国国服的代表、女装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杂技表演主要来源于民间,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温饱得到了满足。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在要求杂技动作的同时,也对表演所用服装产生了具体要求,同时表演服装在杂技表演中的重要性也在逐年增加。本文首先对杂技表演的造型设计与装饰技法进行描述,然后分析了杂技演出服装的款式、材质对舞台表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火炬》2013,(12):30-31
咱们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美称,服饰艺术更是体现着这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量。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服装虽然姿态万千,但从总的形制上看只有两种,胡服和汉服。胡服最典型的代表是起源于满人服装的旗袍;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从黄帝开始至明朝末期,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成为华夏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民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基本属性是一场表演,是一场以民族为主题的表演。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最具表征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之一,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被选择和改写,一方面是基于舞台服饰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也通过服饰进行了民族叙事,实现了民族想象、建构仪式和融合民族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服装模特的表演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表演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舞台审美艺术,是在舞台上所呈现出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审美活动.它要求模特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素质条件,还要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服装具有敏感的认知能力,对不同音乐具有良好的配合能力,从而运用恰当的表演技巧,将服装的内涵表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17.
朱宁  王彦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69-171
展示艺术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服饰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说到服装展示,人们会联想到的或是来回于T型台上模特们精彩的表演,或是对某个品牌的店面印象.人们对展示所呈现的服装本身以外的内容抱以很大的兴致,这是因为服装的展示不仅仅是对人们穿着在身体上的衣服本身的诠释,而是采用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赋予了服装这种神秘感.展示设计不仅符合了社会文化.经济技术水平.而且满足了人们情感与审美乃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因此它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的心理,层出不穷的设计风格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服饰也能有这么多的选择.服装展示艺术,其意义在于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宣传服装,存在着对纯粹审美和商业目的的追求.为服装树立一个鲜明的品牌形象,找准市场定位,通过视觉传达刺激人们的审美欲望,并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服饰消费.  相似文献   

18.
旗袍在中国已有百来年历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后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为时尚的领军人物和东方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的神秘魅力,旗袍穿着要领,旗袍赋予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今旗袍的时代精神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旗袍的韵律与妩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应运而生,影响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其中对服装设计地影响更为深刻,特别是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使服装的现代设计呈现出空前的前卫与迷离.同时对于传统服装设计求新求变求个性的方法和理念的困顿,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使其设计拨云见日,尤其为中国传统服装——旗袍的现代设计思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源泉.本论文以就是通过运用解构主义在旗袍的现代化设计中做理论指导,希望能使现代旗袍设计打破传统模式,使旗袍设计个性、前卫,符合时尚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培养质量,探索适合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文章从高素质职教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出发,通过分析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教师资硕士培养面临的困境,从学分的有效衔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