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中日女作家萧红与林芙美子最初都选择诗歌作为自我言说的方式。在诗歌的理想王国中,她们获得言说主体和欲望主体的地位,勇敢表达女性爱的需求与权利;从女性立场审视两性关系,书写爱情逝去后女性心灵的伤痛及愤懑情绪;通过不断的内观与反思认识自我并寻找生命的意义,共同彰显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因为具体社会环境、亲情关系和恋爱观的不同,二者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在觉醒程度和呈现方式上又呈现出矛盾退守与决绝抗争,以及孤独的吟唱和群体的言说等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既有现代的一面,同时又深深打上了传统的印记,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的复杂风貌。主要表现在现代语境中的古典少女情怀,召唤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以及两性关系建构上的男性眼光和价值标准。诗人在爱情观上所表现出的调和色彩,反映出当代女性写作想要真正超越男权文化的羁绊,建构女性自我认同的主体意识,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吴琳娜 《考试周刊》2007,5(26):113-114
本文立足文本,对艾米莉·迪金森诗歌“我的生命好像一只装满火药的枪”进行另类解读,认为该诗将两性关系隐喻为猎人和猎枪的关系,以女性的视角重解了诗中种种模糊意象,从而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诗歌,赋予该诗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代女性诗歌在自我书写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下陷入两难的发展境遇,并进行着艰难的突围。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其诗歌和小说中多次就两性关系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她的小说,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人类两性关系史。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动力,两性和谐是人类社会勇往直前的必然保障。两性间的不和谐将会给整个人类生存带来灾害。其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存在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条清晰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6.
翟永明的诗歌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有一种超越个别直入整体的力度。这种特征使她显得比其他女性诗人更为深刻地把握女性生命的本质和命运。首先表现为她对女性整体命运深沉的神启般的体悟,其次她着力在两性关系中揭示女性的处境。她还在对母亲形象的观照中,从历史角度揭示女性命运的重复和承续。  相似文献   

7.
在开始讨论中心话题前,我需要区分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概念,那就是诗歌欣赏和诗歌阅读。所谓诗歌欣赏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阅读诗歌的文本,体会其所蕴涵的情感及思想主旨的活动;所谓诗歌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诗歌文本,判断其所主旨、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并完成诗歌鉴赏题的活动。这二者有根本区别,诗歌欣赏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2,(Z6)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诗歌大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诗歌以其特有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一道道迷人的风景。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饱览着唐诗、宋词的风韵而成长起来的。对于诗歌,我们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而且也要能够写作一些简单的诗歌,并借助诗歌这样一种形式真实地反映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对大家写作诗歌、鉴别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前后,信阳诗歌队伍逐渐成为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一支生力军,许多诗评家、学者常常以“信阳诗歌方阵”名之。信阳诗歌的地域性特点与整个中国诗坛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探讨“信阳诗歌方阵”的诗歌特征及繁荣原因为中国当代新诗的低迷状态寻找借鉴大有裨益。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信阳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的文化涵养。但光靠书本上的几十篇诗歌远远不够。因此要开拓诗源。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诗歌入手,进行阅读鉴赏。利用地方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  相似文献   

11.
西晋文学家夏侯湛的诗歌多数亡佚,结合夏侯湛现存的十首诗歌及史料中关于其亡佚作品的论述,全面考证和评述夏侯湛的三言体诗歌、四言体诗歌、五言体诗歌及楚辞体诗歌。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有韵律的、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以意象为基本构件的主情的文学样式,但这只是诗歌的大致边界.因为有不少押韵的文字、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文字、用意象传达某种意思的文字、传达情感的文字,事实上并不是诗歌;而有不少诗歌或不押韵,或不分行,或无意象,或不抒情,却仍然是诗歌.中小学诗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与不了解诗歌的大致边界有关.因此,廓清诗歌的大致边界,对中小学诗歌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几何与诗歌     
本文通过诗歌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及概念,诗歌中的几何意象,诗歌几何题,诗歌改作几何题等问题的阐述,揭示出几何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学生走进诗歌美妙的艺术殿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真正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语言,从而使学生掌握诗歌语言、意境、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 ,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帮助生学弄懂诗中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惟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学会感受真、善、美 ,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将武侠小说中的诗歌与英美诗歌相比较,通过寻找共同点,阐述了武侠小说中的诗歌可被借鉴于英美诗歌教学中的地方,论证二者的相互作用,得出在诗歌发言人和写作手法两大方面问题上,武侠小说中的诗歌可为英美诗歌教学过程所用的结论,化简了英美诗歌教学中的繁琐过程,亦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歌教材和诗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 《教育艺术》2001,(3):40-42
人文教育的贫困已是大陆教育诸种弊病之突出顽症 ,而诗歌教育的准缺席更令有识之士深深为之忧思。1999年以来 ,由各种专刊所引发的关于诗歌教材沸沸扬扬的争鸣 ,其实反映了诗歌界和教育界人士对诗歌教育相对滞后的不满和对新世纪诗歌教育的热切期待 ,同时也给文教界提供了重新审视诗歌教育及其与现代化历史进程关系的契机。一、关于诗歌教材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之诗歌 ,首先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 ,是诗人对“语言魔方”独具匠心的把玩。诗人当然要讲究谋篇布局 ,要营造清新可人的意象与意境 ,要酝酿使心灵沉浸乃至陶醉的浓郁氛围 ,而…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诗歌兴趣不高,不能很好地对诗歌进行赏析;教师忽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诗歌知识不成系统等问题。文章针对诗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诵读诗歌还要引导他们了解诗歌的内容、艺术手法与诗歌中的文化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诗歌 阅读     
了解诗歌诗歌鉴赏作为近两年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一、诗歌的有关知识(一)诗歌的定义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注意西方诗歌“外来影响的接受”,西方诗歌的很多历史经验和创作方法也至今是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传统诗歌的艺术经验及其表达策略仍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根基,是无法回避的内在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