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相似文献   

2.
王梓 《新闻传播》2016,(4):11-12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数字     
广播电视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通知指出,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担负着引领和示范的职责,必须带头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做全社会的表率。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1997,(2)
不久前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发了一个《关于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通知》,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都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为加快普及进程,不断提高全社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民众消费意识和娱乐意识的迅速提高,许多广播电视节目为了赚取收视率而过分地迎合当前大众的娱乐口味,将过多的娱乐化语言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之中,这不仅违背了国家对于电视媒体的相关条例规定,同时也是对广大民众的一种语言误导。因此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起电视媒体对于标准的普通话的推广责任,在语言规范方面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为民众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7.
殷红 《声屏世界》2007,(5):47-47
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广播电视除了传达政令、传播信息、娱乐生活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对公众语言的社会示范作用。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每天通过播音与听众交流,这种有声语言影响面之大,传播速度之快,超过任何书面语言。所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非常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张颂 《现代传播》2004,(6):42-45
本文认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学的传承和普及 ,集中体现在传媒语言的规范化和吸引力上 ,并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功能和文化导向作用。因此作者从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语言传播的重要地位和有声语言的个性把握三个方面论述了传媒语言引领价值的本土意义。同时 ,结合我国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与反正。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相似文献   

11.
王巍 《出版广角》2023,(6):57-61
语言产业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生产的原料和内容,或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加工处理的对象,生产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产业。语言出版既是出版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产业的一个分支,是出版产业和语言产业的交叉领域。语言传播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产业,语言出版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形式,语言出版物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媒介。基于语言产业视角,对语言出版以及语言出版与语言传播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加深各界对语言出版的认识,促进语言出版的发展。文章提出语言出版当前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新任务、中文国际传播的新期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新蓝图四个方面的发展新趋势,为语言出版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方言电视节目最近几年逐渐开始活跃在各地方电视台的屏幕上,成为地方台差异化竞争的又一优势。在"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留一席之地给方言节目,是各地方电视台吸引收视的需要,也是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和方言是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只在特定地区内通行。国家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公共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方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焦健 《中国广播》2007,(1):4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作为四大传媒,拥有广泛的社会受众和社会影响。其语言文字运用是否规范、标准,不仅关系到传媒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而且反映着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文明的水平。因此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义不容辞。但是,近几年来不遵行这一准则的媒体越来越多、愈演愈甚,几乎涉及各类媒体。甚至不少方言区都在各自的地域办起了方言广播和方言电视,有的还用方言播报新闻。我认为这是一种逆潮流而动的趋势,不符合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国家要发展和强大,统一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基础。两个文明建设都离不开语言文明这一重要内容,语言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国家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闻传媒必须要坚持的方向。对此,作者有三点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5.
邢晓梅 《东南传播》2015,(3):128-129
电视媒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电视节目主持人则是语言传播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为了促使中国进一步了解世界,也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承和普及异常重要,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传媒语言的规范化和吸引力上,同时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精神引领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本文着重从电视主持人语言传播的规范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并针对如何保证主持人语言传播规范化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对主持人工作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兰 《中国广播》2007,(11):7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同志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也明确提出:广播电视是推广普通话的先进典型,广播电视不光要推广普通话,而且要做推广普通话的典范、示范。中国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广播电视学习。  相似文献   

17.
播音员主持人担负着净化语言、推广规范普通话的重要职责,而近些年出现的中文夹带英语词和英文缩略词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当中,严重冲击着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摒弃带有崇洋倾向的主持风格,理直气壮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大胆地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已成为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通知称,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等等,这些做法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王晓斌 《档案》2023,(6):59-64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识,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阶段性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相关规范标准、加强立法保障、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方式,实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促进了语言文字在全社会的规范、标准、高效使用,推动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获得新成就、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张子祎 《新闻窗》2013,(3):98-98
近些年,关于如何看待电视剧中方言现象的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评价。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在电视节目中使用普通话,而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措施也越来越完善,那么媒体传播是不是要作为一种普通话使用的规范呢?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又是否应该出现各地的方言呢?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而这种现象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允许其存活发展,在文化事业产业中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