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丽娟 《大观周刊》2012,(24):321-322
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变“厌写”为“乐写”,由“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浅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丽丽 《大观周刊》2012,(25):218-218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头趣。  相似文献   

3.
刘清平 《大观周刊》2012,(44):313-3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句子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半的作文,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后要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怎样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钟鸿 《大观周刊》2012,(52):301-301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是对其思想情操的熏陶。也就是说,教作文的过程就在于育人——培养创造型、智能型的人才。然而,不少小学生怕习作,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习作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还十分令人担忧.师生一时半栽还不能从作文愁、愁作文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主动创造各种机套,激发兴趣,积累素材,导之得法觯互共事作文成功的喜悦,在习作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儿”,这是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师们也常常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作文难、难作文还是师生一个共同的永恒话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写得快乐.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认为片断练习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能为学生铺设一道通向习作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6.
王谦 《大观周刊》2012,(18):223-22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学校的孩子一方面生活经验贫乏,见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他们逻辑思维远远不如形象思维那么发达。所以如果只教给写作理论.结果一定会是事倍功半的。怎样才能抓好作文教学,使他们变“怕作文”为“想作文”,下面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徐琨娥 《大观周刊》2012,(26):185-18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习作教学指导时让他们贴近生活实际,亲近自然,放手习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那么,如何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殷爱琴 《大观周刊》2011,(39):125-125
本人2003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中学教语文。多年来,对于农村作文教学颇有感触。农村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对作文教学无非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教师根据要求,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9.
周启云 《大观周刊》2011,(14):56-56
小学阶段,教师能够给学生打好写作基础,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意义。“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部分学生的怨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好学生进行习作呢?下面就如何指导小学生习作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几点总结,以和教育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利兵 《大观周刊》2011,(10):199-199
学生写作和作文评改都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学生只能按教师的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习作,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学生们却只看评语,不看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变成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作文失去了创新与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何书林 《大观周刊》2012,(26):180-180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农村小学沿袭着教师讲解—例文示范—学生习作—教师批阅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无话可说,或模仿,或照抄,作文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随着现代教育手段进入课堂,效果作文教学有了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2.
陆慧 《大观周刊》2011,(34):188-188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学生写好习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觉得想要使学生学好作文,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学生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其次是老师的指导。而老师的指导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不能只局限于作文课。  相似文献   

13.
周瑜 《大观周刊》2012,(26):134-134,101
说起写作文,许多同学都怕写,老师也怕改,这也真实地反映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包含了语文中的字、词、句、段、篇,是对语文水平的综合考验。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怨声载道,有的同学也是疲于应付,“老师,要写几个字?老师,写什么呀?”这些问题透露出学生迫于无奈的心情。即使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杆,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结构涣散,矫情做作。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导致学生蒙上了观察的双眼,折断了想象的翅膀,挫败了习作的信心。因此,应该在习作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作文质量的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田秀平 《大观周刊》2013,(8):175-175
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教学难度的出现.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上的僵化而导致的。过于成规化的习作训练.使得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向“范文”化发展.缺乏独特的见解和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要讲究循序渐进、宽阔灵活的思路.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行文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写作的第一工夫”(叶圣陶语),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十分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朗读范文——讲解范文——仿照范文习作”的陈旧模式之中,学生的写作思维是“被动式”和“封闭式”的。难怪有些学生说,我们的作文是“抄”出来的。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作文教学训练必须包括“阅读训练”、“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三大方面,而“思维训练”这一更高一级的训练,事实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仍然陷入“抄作”的囹圄之中,创造性思维训练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齐江敏 《大观周刊》2013,(7):149-149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中之重,教师投入的精力远远比基础知识教学大得多,但收效甚微,因此,这也是令广大初中教师头疼的部分。过于正规化的习作训练,使得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向“范文”化发展,缺乏独特的见解和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要讲究循序渐进、宽阔灵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欧如 《大观周刊》2012,(23):177-177
想象力十分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习作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打开学生习作之门的法宝,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尝到习作的乐趣,使孩子们愿写、乐写,让习作逐渐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歌唱。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大观周刊》2011,(51):181-181
或是评分式.或是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9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大观周刊》2012,(24):316-316
一谈到作文课怎么上,大多数教师想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可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个性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内在感情不同的鲜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如出一辙的“作文”。正所谓“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我们知道了他的写法,他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哪?放在讲评上,要重视讲评。以指导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在前面引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而把讲评作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的跑,教师在一旁关注、倾听、扶持、帮助。  相似文献   

20.
程永琴 《大观周刊》2012,(7):182-182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小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掌握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轻松迈入习作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