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老师自始至终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导”,以服务于学生的“学”。1.导学,即指导与培养学生自己学。导学要求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安排一定时间由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可以把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设计成各种形式,如问题式、表格式、示意图式等等。比如,在教学《黄河象》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科学家的假想合理吗?”然后引导学生从课…  相似文献   

2.
一、“导学——自悟”的含义。导学”体现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它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突出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导学——学导式教学法由教师概讲→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精讲→学生演练五个环节形成教学的基本过程。导学——学导式与学导式相比,教学思想是一致的,都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导式,学在导前;导学——学导式,导在学前,学后再导。实际上,后者是将前者的第三个环节“精讲”变为第一个环节“概讲”和第三个环节“精讲”。后者的“概讲”,重在  相似文献   

4.
从重视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是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我们所探索的“三学四导”学本课堂指的是在“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意识引领下,努力构建起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预学、探学、拓学三个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以导激趣”“以导启思”“以导悟法”“以导促需”四种导学作用的生本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5.
陈霞 《教育现代化》2005,(12):72-72
学案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导学学案、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的核心是突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它借助“四学式”落实。自主阅读“四学式”,就是通过教师的助学、导学,达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研学、会学的教学方式。它外化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具体地讲,一学:助学——引发“学趣”;二学:导学——选择“学法”;三学:研学——结合“学情”;四学:会学——落实“学旨”。“四学式”内核为“学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论导学理念     
杨军 《文教资料》2010,(13):123-125
教师对学生的“导”和学生向老师的“学”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活动。导学理念的建构有利于科学认识导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践行参与意识、控制现在行为、关注有效生成、激励持续进步等方面探讨了建构导学理念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这成为英语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导引学习法”,即以“情境导趣,问题导思,活动导学,过程导法”为指导,构建“导思-导学-导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成为新课程视域下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又不忽略老师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和谐统一。"先学后导、以学定教"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导学作用。教师导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准确、适时的导学带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而如何引领学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先学后教的导学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学生互动合作的模式.导学案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合作交流、当堂达标.所以"导学案"不是一本练习册,不是教师照本宣科的教案,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一个抓手,或者说导学案是一个纲,它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如果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三导式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师在课堂上灵活交替运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教"变为"导"。通过创建有序、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的教师作为有效的引导就体现在"三导教学"的设计上,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罗区进修校编写的"课堂三导"材料,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个性化地设计教案和学生学习活动,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上出有自己特色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一是要求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导学单"是当下"学导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媒介,它是由教师依据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一种学习单,学生可以借助导学单自主地、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智慧、灵动地使用"导学单"成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课堂是为学生而设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正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的这种原点思考,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3期发表了《重构语文"学导课堂"应然性和可然性》一文,该文提出了重构"学导课堂"的理念,为一线教师探索和实践"学导课堂"指明了方向。"学  相似文献   

14.
张亚杰 《教学与管理》2009,(11):127-128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教学方式的协调性,它以教师引导为基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根本,具有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导”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是“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导”指导“学”,“学”检验“导”的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导”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导”服务于“学”,促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应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15.
任务单导学模式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依托一份精心设计的“任务单”,由学生主导学习、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任务单导学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前置先学、任务单、学生活动、教师导学,据此探讨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同生共长,达到教育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6.
教导学用律学导式教学要从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从“教”到“导”到“学”到“用这一教学方式系列。“教”是“教仿”,“导”是“导学”,“学”是“学导”,“用”是“学用”。  相似文献   

17.
“活动单导学”模式这个概念确定了教师学生的关系——“导”与“学”。以“导”引“学”,以“导”助“学”,以“导”督“学”,以“学”促“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始终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为“学”服务,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导学单是教师依据新课稈标准要求,依托教材和 学生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学习单。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新知 导航(或复习旧知)、课堂探究、巩固测试等几部分。其使用涉 及课前、课中、课后,具体表现为学生“先学”,以及学生自主、合 作的学习,这个过稈中教师会加以点拨和引导。导学单是教师 的“导”和学生的“学”的脚本。设计和运用导学单是开启语文 课堂引导式教学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导学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基础,训练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做习题,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获取新知。我在探讨“导学式”教学法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问题导学式,二是题目导学式。 (一)问题导学式问题导学式,就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一个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坡度适宜的问题,学生沿着问题去动脑、动口、动手。我  相似文献   

20.
“导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它的本质特点在于突出强调了“学先于教”、“教服从于学”.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探索一种符合自然学科特点,重视“学”的过程的课堂“导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