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超级病菌"NDM-1,已经蔓延到欧美多个国家。这一新型的耐药菌与以往的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菌(MRSA)有很大的不同,它其实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种由特殊的耐药基因编码的酶,因此它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我们无处可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伟 《科技文萃》2004,(10):167-171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肉类、乳品乃至医院的空气中,都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充满了抗生素和耐药菌.这些耐药菌通过饮食、呼吸进入了我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常规方法和API系列鉴定;用微量稀释监测15种属816株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百分率。结果病原菌共81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92株(72.55%),革兰氏阳性球菌224株(27.45%),除天然耐药外,革兰氏的性菌对舒普深的耐药率最低(0.00~10.87%),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1.11~100.0%);除MRSA外,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去甲万古霉素的耐药药率低(0.00~3.8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53.33~92.50%)。结论分离菌株的分布越来越广,院内感染的常见菌在各种菌中所占比例高且耐药最严重,经验治疗细菌感染应根据耐药率监测结果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小心抗生素     
2002年,北京、武汉等地十余家大医院呼吁,我国临床细菌耐药现象已十分严重。临床急需对耐药菌有效的人工益生菌,从而达到人体内以菌制菌的效果,彻底避免人类走入使用抗生素的恶性循环漩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自从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与各种致病菌的较量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然而,近年来耐药菌的流行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教授申正义在最新一期<大众医学>上撰文,分析了耐药菌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抗生素的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菌的检测、耐药性产生因素以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肠道福氏志贺氏菌的常见耐药谱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K -B纸片法检测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对 2 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中 ,2a型 2 5株 (96 .15 % ) ,3a型 1株 (3.85 % ) ,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 .15 % ) ,对氟嗪酸和头孢哌酮最低 (分别为 3.85 %、0 % )。结论 :福氏志贺氏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逐年上升 ,临床应加强对福氏志贺氏菌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抗生素的应用而延长了15年以上。然而,大量抗生素耐药株的出现,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导致一些曾经被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又重新抬头,再一次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产生,加快研制抗耐药菌的新型药物,是目前战胜细菌耐药性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抗菌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难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病原菌/药物/生物体三位一体的、多重视频指标的耐药菌敏感的抗菌药筛选评估研究体系,并利用该体系进行耐药病原菌治疗药物筛选。自制用于秀丽线虫培养、观察的多孔板摄影灯箱,用以观察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秀丽隐杆线虫活动情况。将被感染的线虫置入抗菌药液培养,对秀丽线虫行为模式的视频内容进行记录与统计分析,从线虫死亡率判断药物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组的秀丽线虫死亡率明显增加,而经抗菌药物(美罗培南)治疗后的秀丽线虫有效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通过对秀丽线虫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后的致死率进行评估,建立多重视频指标的耐药菌敏感药物筛选评估研究系统,应用于病原菌感染敏感药物快速简便筛选,及相应的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