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简讯     
《科协论坛》2013,(11):48-48
10月25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张晓军一行深入牟定县农民合作组织、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基地调研指导工作。调研组深入基层,对牟定县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公司+合作社+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四位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希望进一步把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王恩耀 《科协论坛》2012,(12):40-41
云南省楚雄州精品果蔬产业协会成立于2007年3月,是在元谋县精品瓜开发协会的基础上,依托元谋县顶瓜瓜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壮大起来的楚雄彝州第一个州属农民专业协会。协会以精品西瓜、哈密瓜、甜椒、葡萄等优质果蔬的研究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带动农户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会员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大力组织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协会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状与特点 商丘市世行三期项目自2005年实施以来,先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个,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类型划分,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农民专业协会,17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涉及民权、宁陵、睢县、梁园区4个县(区)的21个乡镇14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4万人,拥有会员10672人(户)。项目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建,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的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项目持续发挥效益探索了路子。  相似文献   

4.
<正>4月22日下午,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惠娟来到泰州兴化市,就科普惠农工作进行调研。在颐鹤林果蔬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生产基地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协会负责人汇报了协会工作开展情况。协会自成立以来,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坚持走农业发展"三化"(组织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道路,形成了"协会+合作社+支部+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引  相似文献   

5.
丛继念  张玉勤 《学会》2011,(7):30-33
"支部+农合组织"两位一体的新型模式,是沛县积极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探索推广的一种新型农合组织模式,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协会(合作社)运作、农民为主,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合组织的服务拉动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达到农合组织发展、农民增收、集体强大、支部巩固的"多赢"效果。该文总结了农合组织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了推进农合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为农合组织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广饶县黄河全蝎养殖协会成立于2006年8月,现有会员108名,扶持发展养蝎户316户,投放良种蝎32万只,繁殖仔蝎600万只。协会带领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着力培育养殖全蝎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蝎子养殖、加工基地,仅一年时间,使当地农民增收100余万元。年前,被广饶县人民政府授予“全县农民优秀合作经济组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具体实践,首先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专业协会、传统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三大类,分别对其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揭示。其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出以农户为主导,多部门、多层次推动发展的格局。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武隆县高山蔬菜科普示范基地具有基地建设、科研示范、生产技术、科学管理、品质优良、产品加工、冷藏储运、销售服务、市场广阔等优势。基地拥有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1500平方米,资产和资金1000余万元,科技专家顾问11名,技术及管理人员50余人,农民会员530余人,基地建有科研所1处,科普惠农服务站3人,农民技术学校2所,科普专栏1块,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及新品种示范园13个,科普示范大户2000余户。基地辐射带动2个省、2个地区、2个县、8个乡镇、63个村、2万余农户。  相似文献   

9.
姜广有 《科协论坛》2007,(12):41-42
黑龙江省肇东市向阳瓜菜协会成立于2000年1月,现有会员2586人。协会下设银针蘑、反季节蔬菜、拱棚香瓜、西瓜4个联合体,一个农科所、一处科普示范基地、一处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和一个农技推广综合服务部。辐射带动全乡及周边8个乡镇近3万农民参与瓜菜生产,瓜菜面积已发展到6.6YY亩,引带服务农户1.5万户,年创产值9800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已成为全省闻名的瓜菜主产区。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困境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鲁可荣 《学会》2011,(1):25-30
从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则停滞不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面临认识模糊、法律地位不明、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新形势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出路在于:取得法律地位、加强协会功能宣传,获得政府与社会广泛支持;明确组织功能,加强与合作社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规范组织管理,增强协会自身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康振祥  张钦 《科协论坛》2010,(11):46-46
近年来,内蒙古临河区新华镇科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组建规范各类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先后组建了蔬菜、制种、蜜瓜3个协会,其中蔬菜协会会员2358人,制种协会会员2940名,蜜瓜协会876户。  相似文献   

12.
宋波  具荣海 《科协论坛》2011,(11):44-45
重庆市永川区金龙蔬菜专业协会以科技专家团队为依托,以金龙镇解放村为核心区,先后创建地龙、翠谷、方家、三佰梯等6个科普示范基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产值达4100万元,发展协会会员105户,会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栋川镇积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创新"科协+农技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互联网"四位一体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基层科协、农技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会组织网络体系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服务农村,发展产业,惠及农民,一站式服务模式打通了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四位一体"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模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运城市现存果蔬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中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中间环节过多和增值程度低等主要问题,文章将互联网和运城市特色的果蔬农产品充分结合,构建"互联网+果蔬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并对新型模式运行机制中的两个关键点即大型物流中心重心法选址和采购运输路线进行决策,最后提出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从而有效解决果蔬供应链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部署了农村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重点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历史性难题。"这是2012年11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6.
姚剑峰 《今日科苑》2020,(6):8-15,45
本文以鄞州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研究视角,从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双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深化合作交流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该区推进全域创新的基础优势和存在问题,并从推进科创平台能级提升、加快构建全链化协同创新体系、深化重点领域优质人才引育、进一步强化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该区建设高品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思路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他兄弟省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些许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日照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日照市老科协)成立于2002年1月,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港口、农业、建筑经济、财金金融、教育、卫生、法制等9个专业委员会和办公室,并聘请10名市级退休老领导为顾问。日照市老科协自成立以来,在加强老科协组织建设、建言献策、服务"三农"和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传播科学知识、建立老科协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创新老科协工作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发展老科协事业,推进当地经济社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1,(6):46-47
2009年初,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老科协在开展"五个一"活动中,海林市老科协承担了"帮助一个村建立合作组织"的任务。他们选择了海林镇模范村,帮助该村建立规范化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作为老科协培育新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陇川县在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创建与发展作为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建设和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通过引导农民组建协会,内联农户,外联市场,调整结构,在科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四川省兴文县科协围绕中心,积极推进科普品牌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为服务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抓"梯次创示范"坚持以"支部+协会+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创"县级示范基地"。建成"立体农业烤烟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富硒猕猴桃""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等1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山地乌骨鸡、石海柑橘、优质肉猪、蚕桑、竹产业、烤烟、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党建带科普"模式,创"县级党建科普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