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实业计划》。在书中,他以伟人的胆略和魄力,向世人展示了一部中国开发资源、发展交通、兴办实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宏大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对中国西部进行开发的一些构想(尽管未明确提出“西部开发”口号)。八十年后的世纪之交,当西部开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时,我们不能不感叹孙中山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孙中山铜像。该铜像按照孙中山生前作演讲的姿势雕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间的实业家,日本电影界的元老。在孙中山亡命日本期间,梅屋热情地帮助他,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孙中山逝世后,梅屋请日本第一流的铜像制作商筱原金作工场铸造了这尊铜像。1928年铜像铸成,像高2.9米,重一吨多。次年3月,梅屋庄吉亲自护送铜像至南京。1929年6月1日,梅屋偕同夫人、女儿参加了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孙中山的铜像本应恭放在中山陵,供人们瞻仰。当时陵墓建筑主体布局已就绪,一时尚难确定立像的合适之处,便将铜像暂时立于黄埔路(今解放路)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  相似文献   

3.
1924年10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次重大斗争。了解孙中山在这次重大斗争中的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认识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和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平定商因叛乱的斗争及其政策的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王明有 《兰台世界》2007,(10X):57-58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5.
由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与黄兴都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当时世人曾以孙黄并称。孙中山与黄兴之间的合作,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孙中山所从事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大为有益。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十分重视档案的作用,重视档案的保护、管理和利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在兴中会的成立会议上,孙中山特设“正副文案”各一位,明确规定其职责既负责文秘工作,又负责档案工作。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以执行部权力最重。执行部下设书记、内务、外务等六科。  相似文献   

7.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8.
湘潭县档案馆收藏民国19年(1930年)谭延闽作跋的《孙中山手迹选》23札,皆孙中山予蒋介石的书信、联语与挽蒋母题词。这里所选五联,后三联注记的时间为“民国十二年一月”(1923年1月),前两联当在此前后。其时正是蒋介石日渐获得孙中山信任、赏识、重用之时。  相似文献   

9.
郭良婧 《历史档案》2005,6(2):65-71
当今学界一般都把孙中山心性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当代的精神文明,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孙中山所言心性指的是人心,所言心性文明主要指的是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文明,无法涵盖其中的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文明。但孙中山的心性文明又并非是精神文明的子范畴,因为前者虽然主要指的是后者中的一部分,但思想道德文明并非是其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档案与建设》2006,(11):39-41
2006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95周年。南京是辛亥革命重要发生地之一,更是孙中山建立的民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他办公、生活及逝世后归葬之地。值此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我们重新寻访辛亥革命以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址遗迹,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手迹     
<正>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件"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同时也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因此,"博爱"在孙中山先生的墨迹文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此件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2.
本随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其出版实践和出版思想,研究出版工作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章运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孙中山先生的出版思想和实践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这一不平静的过程及其辉煌成就,探讨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新闻出版活动的特点,揭示了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出版家以及研究其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风景秀丽的南京钟山风景区不仅长眠着受后人敬仰的孙中山,也安葬着他生前的追随者们,邓演达就是其中一位.邓演达少年时代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4岁就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24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此后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孙中山广州蒙难期间,邓演达解救他脱离险境.1924年,孙中山筹办黄埔军校,邓演达是七名筹委之一,军校成立后,邓任训练部副主任,后来又担任军校学生总队长、教育长等职,参加北伐.1925年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邓演达远在柏林参加哀悼活动.邓演达继承和发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1年11月被蒋介石杀害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957年归葬中山陵园.  相似文献   

14.
<正>孙中山的国防教育思想是在孙中山的人生成长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孙中山还将自己的国防教育思想变成了现实。我国的国防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与孙中山当时的国防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孙中山国防教育的思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孙中山国防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国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虽不是一个职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在一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与新闻媒介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疑这是受到其舆论意识的主导。本文分三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孙中山一生内容丰富的舆论活动及舆论活动在其政治生涯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分析了其舆论活动的哲学基础,即“知难行易”说的形成,及对其舆论实践的指导意义;最后,归纳出孙中山舆论意识的六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镇江革命党人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致力于国民革命40年,在革命斗争中与镇江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革命情谊.在此撷取二三略述. 1.孙中山追赠赵声上将军 赵声(1881-1911),字伯先.1906年,担任南洋新军第9镇第33标标统(即团长)的赵声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被公推为长江同盟会盟主,呈报孙中山,孙中山当即批准.  相似文献   

17.
澳门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期经常过往之地,是他首先步入社会谋生之地,也是他策动和指挥辛女革命活动基地之一。澳门同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澳门仍保留着许多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遗址供人凭吊怀念。……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由王耿雄先生编著的《伟人相册的盲点──孙中山留影辨 证》一书,最近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王先生是我国孙中山研究的专家,此前他曾著有《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史事详录》和 《孙中山在上海》等专著。近日出版的这部书是一部考释孙中山各时期历史照片的学术专著 。该书按时间顺序精选了孙中山各种照片,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一生。作者不仅对各帧照片的 原始出处、在各种出版物中流传的情形作了相当详尽的阐述,还对这些历史照片的背景、内 容作了令人信服的考释,订正了以往各种出版物相关说明中的大量讹误,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家博物馆珍藏有孙中山生前原版老照片近百件,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孙中山革命活动和个人经历的珍贵历史记录。由于历史原因,孙中山的诸多照片存在说明信息有误的情况,而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孙中山原版老照片,不仅在清晰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部分还附有原始的信息记录,这都为照片的考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与线索。根据孙中山原版老照片中释读出的部分信息,再同相关文献史料记载相对照、互相印证,是考证照片信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近在系统查阅民国时期的天津《大公报》时,发现了一批孙中山佚文。这些佚文,不仅80年代陆续出版的《孙中山全集》未载,即后来问世的《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集外集补编》等书亦未予以收录。现以报载时间为序整理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