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五月】十六日 辰时,上召臣英至懋勤殿。上复诵“小畜,亨”四节,亲讲“初九,复自道”六节。 未时,上召臣英、臣士奇至懋勤殿。上亲讲《通鉴》“秦下右丞相冯去疾”一章,“章邯击赵”一章。 十七日 辰时,上召臣英至懋勤殿。上复诵“初九,复自道”六节,亲讲“六四,有孚,血去惕出”六节,温诵《书经》“汤誓”、“仲虺之诰”二篇。 未时,上召臣英、臣士奇至懋勤殿。上亲讲《通鉴》“八月,沛公入武闱”一章、“沛公至霸上”一章。上曰:“久乱之民思治。秦民日在汤火之中,沛公入关,首行宽大之政,与父老约法三章,民心既归,王业根本已定于此。”臣英等对曰:“诚如圣谕。汉高祖虽与项羽百战得天下,而其固结民心之本,全在于入关之始。当日君臣气象,与秦楚大不侔矣。”  相似文献   

2.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买了一本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笑话选》,翻阅以后,感到这本书译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因译注者能力有限造成的错误。例如13页《神相》一文中,开头“齐王好谈相,士以相进者,接踵于朝”这句话的后半句被译为“读书人依靠谈相而进见的人,在朝廷里接连不断。”而实际的意思却是因谈相而当上官的人在朝廷里多得脚踵挨着脚踵。后面的“著械”被译为“戴着手铐”;“布衣之士”  相似文献   

4.
[原文]《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①。昔缪公求士②,西取由余於戎③,东得百里奚於宛④,迎蹇叔於宋⑤,来丕豹、公孙支於晋⑥,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⑦,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⑨,国以富强,百姓乐用⑩,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11),举地千里,至今治强(12)。惠王用张仪之计(13),拔三川之  相似文献   

5.
古代空话     
明清的八股文已经久违了。近读清人梁章钜的《制义丛话》,发现其中有一段老八股的代表作,抄出来供大家欣赏: “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实中怀之在抱。久矣夫,千百年来已非一日矣,溯往事以追维,曷勿考记载而诵诗书之典要。”这是上股、下股是跟上股完全对起来的: “元后既帝王之天子,苍生乃百姓之黎元。庶矣哉,亿兆民中已非一人矣。思入时而用世,曷勿瞻黼座而登廊庙之朝廷。”  相似文献   

6.
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申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相似文献   

7.
公案:《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对宁武子之评语云:"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案: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谥号武。)今用:"知"者,为智巧之士所欲为;"愚"者,为智巧之士所不欲  相似文献   

8.
上书九篇     
为书辞勾践 (范蠡)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已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三十八字) 都说领导人着了急,下边就该努力;领导受欺侮,下边就该死。会稽战败时,臣本该死;其所以不死,完全是为了向吴国复仇的大事。现在国仇已复,国耻已雪,臣该履行当时没有履行的义务,从此和大王永别了。献书魏王 (范座) 臣闻赵玉以百里之地,请杀座之身。夫杀无罪范座,座薄故也;而得百里地,大利也,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便也。 (八十五字)  相似文献   

9.
[原文]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鲜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吾观三国之克许,何以善处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然恒人之情,战则避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  相似文献   

10.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相似文献   

11.
近读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高步藏先生遗著《南北朝文举要》(1998年7月第1版),发现该书有一些校点错误,今条陈如下,求正于方家。一,36页:“浦二田曰:‘……妙于浑举倾叹离即,含毫至诔中。念往一节,尤俯仰情深矣。’”按,当作:“妙于浑举倾叹,离即含毫,至诔中念往一节,尤俯仰情深矣。”若知浦氏评语用的是骈文句法,就不会点错了。二,57页《登大雷岸与妹书》选注者评语:“以上就水族之诡,喻造乱者之诪张忧乱之切,情见乎辞矣。”按,当作:“以上就水族之诡,喻造乱者之诪张。忧乱之切,情见乎辞矣。”“诪张”意为“跋扈”,不得与  相似文献   

12.
[原文] 赵宣子论比与党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  相似文献   

13.
本刊于1995年第三期曾陆续刊载了康熙十七年至十九年《南书房记注》,康熙 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三十日的这部分内容,尽管所记时间很短,但为南书房设置 之初的重要记录。现予补发,供研究参考。——编选者王澈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 十七日 上命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支正四品俸臣张英、内阁撰文中书支正六品俸臣高士奇于南书房侍从。 辰时,上召臣英、臣士奇至懋勤殿。谕日:“朕于《书经》、《四书》讲读已久,常于宫中复诵,大义皆能晓畅< 朱笔将“畅”删去,于“晓”前加“略”字──编者注> 。但圣贤义理无穷,今更欲细加讨论。…  相似文献   

14.
“巧舌如簧”意思是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善于花言巧语.原作“巧言如簧”.语出《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大意是:欺诈的大话,出自谗人之口,花言巧语,真是厚颜无耻.例如《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旧唐书·张仲方传》:“谄泪在脸,遇便则流;巧言如簧,应机必发.”后多作“巧舌如簧”.例如唐·刘兼《戒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柯灵《谁在撒谎》:“世间有一种人,一生巧舌如簧,专说谎话,到头来一句真话就全盘推翻了它们.”  相似文献   

15.
[原文]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①!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斛.家中妇女,(?)诸婢(?),皆令习春榆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未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睱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②。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④,抗怀千古者⑤,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握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  相似文献   

16.
[原文]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豤齿)之,豕将(虫豕)之,熊、虎、豺麛、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拔之割之。若得荆棘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蒺藜、铁菱角、鹿角、棘刺之设,安可少哉!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而兰得十之六,棘  相似文献   

17.
“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先生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相似文献   

18.
新编《辞源》,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其功不小,然亦有未尽善处。今举三条,辨正如次。一、《辞源》“骨更”字条下云:“(一)食留咽中。见《说文》”。按:《说文》曰:“骾,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晋语》:卜籀曰:狭以衔骨。韦注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曰骨骨更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食骨留咽中,,这个“骨”字是少不得的。如果仅是“食”留咽中,则为因噎废食之“噎”矣,不成其为“骾”了。旧本《辞源》作“骨留咽中也”,省一“食”字,犹不失原义。今《新华字典》解作“骨头卡在嗓子里”,非  相似文献   

19.
[原文] 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鲜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 吾观三国之克许,何以善处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然恒人之情,战则遇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己之无功,反不容人之有功。昔邓艾、钟会同伐蜀,艾平蜀而会杀之;(1)王浚、王浑伏吴,浚平吴而浑劾之。(2)使齐鲁之君,亦如钟会、王  相似文献   

20.
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广谋“句解”本《孔子家语》虽自元中叶以来流传甚广,但宋本王肃注《家语》也并未失传,且王广谋本亦是王肃注本之衍生,学者以王广谋本当“今本”实辨之不察。刘氏玉海堂本与汲古阁刊本虽同出毛氏旧藏,但亦不尽相同:刘本前半多将后人之校语或按语误成王肃注文,而汲古阁刊本则多有据他书校改正文者。黄鲁曾刊本虽偶有残缺,但其源出甚早,版本学特征也较纯粹,故佳处往往出诸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