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罗牧言 《师道》2011,(5):29-30
“老师,这个假期我可累死了,整天都在学奥数,学得头昏脑胀的。”“老师,我妈妈让我参加奥数培训。我去不去呀?”新学期一开学,许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奥数的话题。当前,由于高一级学校要选拔学生,因此奥数成为家长和学生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热捧的奥数教学,在孩子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其实这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尽管有些家长执意要让孩子学奥数,但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的。中国社会调查所曾经有过调查,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小学教师沈林表示,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功能重在开拓思维和选拔人才,因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这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奥数的感觉放学回家,爸爸问阿光:“你今天去少年宫了,学奥数是种什么感觉?”阿光回答:“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以3米每秒的速度去1000米以外的超市。已知风速是5米每秒,等红绿灯要30秒,沿途遇到4个红绿灯。求你去超市会买几包餐巾纸。”  相似文献   

4.
马延伟 《中国德育》2012,(14):77-77
问: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身边很多孩子都在课余时间学钢琴、学奥数,忙着考级、拿证书,为了以后能上所好学校。我不想孩子那么累,但是又怕影响升学,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去考级考证呢?  相似文献   

5.
1.“简直是在毁孩子,奥数是最无聊的一种比赛。”——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在谈到为学生“减负”时说2.“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如果不阻止这股‘豪华风’,我们怎么教育学生去节约?孩子捧着豪华教科书,我们教师在讲台上讲节约,这不是讽刺吗?”——一位老教师对目前大中  相似文献   

6.
彭翕成 《数学教学》2010,(5):34-35,39
最近几年,对奥数的抨击可谓空前强烈,甚至有人认为奥数之害甚于黄赌毒.各种抨击之声中,有一种观点是“奥数就是提前学,就是拿高年级的题来考低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教育》2007,(6):15-15
“我孩子要学奥数吗?什么时候可以报名上个奥数班?”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夫子庙小学副校长范建国近来常常被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孩子家长问到这个问题。过去我省小学数学领域最知名的两项竞赛“华杯赛”和“小数报”都已经叫停两年多了,中考竞赛加分政策也从去年开始取消了,为何奥数热还迟迟不退烧?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9,(1):5-5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召开的首届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论坛上,70多位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汇聚一堂,针对近年来南京小学生低龄学奥数的狂热现象提出批评。“有多少孩子合适学奥数?10个人中顶多只有一两个。”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徐斌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奥数,要在保证课本知识非常扎实,学有余力、学有潜能的情况下学习,  相似文献   

9.
"小学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其实这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尽管有些家长执意要让孩子学奥数,但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的。中国社会调查所曾经有过调查,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功能重在开拓思维和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0.
日前,有好多同事来询问孩子进奥数班的事,放眼望去,社会上奥数事业如火如荼,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或孩子学习奥数,各种奥数班、家教和私塾非常抢手.在网络上输入奥数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出现三百多万个与此相关的网页,“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奥数网”……简直应有尽有.那么到底奥数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吗?  相似文献   

11.
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初被引入中国时是一种选拔智力超常儿童的工具。这些儿童往往具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近年来.社会猛烈炒作小升初联考中有20分的“奥数”题.家长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有优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纷纷为孩子报“奥数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上了“奥数”班,出现了“全民奥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扫描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培养孩子对数学、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说。“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奥数只训练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题目。”丘成桐说。他说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都不能毕业。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光彪讲座教授刘克峰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奥数一直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假期里,学生们蜂拥着去学奥数;开学了,学奥数的传单又铺天盖地地向学生们扑来。那么学奥数对学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奥数”是京城小学生和家长的热门词汇。据了解,全币超过50%的小学里,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在学习奥数。部分小学生在奥数学习中开启了智慧,有的还因奥数成绩优异在“小升初”中获益。随着目前初中校招生工作即将启动,奥数受到新一轮的追捧。但是,专家认为,奥数并非每个孩子适合。  相似文献   

15.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变了,变得和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也变成了一件难事。一、可怜天下孩子心儿子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7点起床,紧紧张张,吃过早饭去上学;上下午共6节正课,加1节课外小组活动,晚上5点回家。马上写作业、练琴,然后吃晚饭,再稍微磨蹭一下,看看电视,收拾收拾,就该上床睡觉了。上床前,他经常嘟囔的一句话就是:“我还没玩呢。”按说,双休应该是他们自身解放的日子吧,但是,他还得去上“奥数”或别的什么“强化班”,去私人老师家里学钢琴或别的什么乐器,甚至忙得连去看看爷爷、奶奶的时间都没有。孩子经常恳求:“妈(爸),让我玩一会儿吧!”如果遇到孩子一天表现都不错,作业也做得差不多,孩子将得到“通情达理”的回答:“去吧,就玩半小时啊。”否则,回答就难免“悲惨”了。  相似文献   

16.
荆平 《天津教育》2011,(3):15-15
新年伊始,“奥数”争论波澜再起。1月下旬,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批评“奥数”被严重妖魔化,并发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的强音。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反批评”。有人撰文指出,“奥数”之所以如火如荼,不是大多数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数学爱好者,“原因在于有人不愿让它与升学脱钩,坚持把它作为‘选优’、  相似文献   

17.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无独有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句"狠"话这么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我们就想问:既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也痛恨,为什么教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去证明自己是傻瓜呢?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种“奥林匹克数学”,听说“奥数”是一种数学体操,它能锻炼人的思维。于是,妈妈到处打听哪儿有学“奥数”的。当得知市少科站有“奥数”班时,妈妈就赶去报名。谁知报名处人山人海,足足有一千来个人。少科站的老师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考试的办法。唉,这个社会竞争真厉害,什么都要考试。为了能顺利考上这个“奥数”班,我在妈妈的帮助下,连续加了几个夜班。妈妈买了一本“奥数”书先自学,然后拼命地往我的脑子里塞,让我做大量的题目。一连几天下来,我的脑子有点犯糊涂了,眼睛也有点发花了,妈妈只好作罢。考试那天的场面是…  相似文献   

19.
家长追求孩子“奥数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奥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多大作用,而是无奈之下不计后果的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奥数: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茶馆闹聊     
《甘肃教育》2009,(20):32-32
本期话题: 成都推四条“铁令”封杀“奥数”——学奥数到底有没有好处?该不该取缔奥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